职业经理人十大心态修炼之十:和谐心态

80酷酷网    80kuku.com

  

第十章:天籁之音——和谐心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

  “郁闷”——成为当今职场一个流行的词语。可当大家都在痛喊郁闷之时,却依然日日游戏、天天观花,而忘了可把这份郁闷痛痛快快地发泄出来,寻出根源,还自己一个轻松和谐的心灵。郁闷,是一种压抑也是一种不满,对生活对理想、对现实对人生、对是是非非、人人事事的种种不满和压抑。

  心理,是需要平衡的,瑞士的钟表行里时刻都记着一个原则:只有和谐平静的心灵才能造出准确度最高的钟表。心理的世界如果不和谐,必是某些方面在增重,如果我们对这些方面采取不管不问甚至是压抑的态度,不和谐将加剧,我们生活的钟表也将不会再精确,而是趋于紊乱。

  一、什么是和谐心态

  《现代汉语词典》给和谐下的定义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请注意“配合”这个关键词,它体现的是多元而非单一的丰富内涵、互相促进、平衡共赢的价值取向。整体而言,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己的和谐三个层面。而人的自我和谐则是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人类社会以来,一直面临着三个基本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化矛盾为和谐,始终是中国也是人类的梦想和追求。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我国的故宫,其核心建筑三大殿的名称,集中反映了这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这三个殿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

  “和谐”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作为描述客观规律性的概念,和谐就是规律;作为表达主体主观感受的概念,和谐就是美;作为表达主客体相互关系的概念,和谐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融洽;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和谐是一种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的

  1、和谐心态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娶了一位又丑又凶且刁横泼辣的女人为妻。按常理他们之间应该是矛盾不断、战火连绵,可奇怪的是苏格拉底却能很好地与其妻相处。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能与这样一位近乎魔鬼的女人长期相处时,苏格拉底笑着说:“我能长期与一个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那我将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保持良好和谐的关系。”

  成功学家希尔说:“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一个人所交的朋友,一个人对子孙后代所做的贡献,所有这些人生的内容,都是由这个人的心态所决定的。”上述故事正好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心态良好的范例。苏格拉底用自我的调整追求和谐人生的心态可以说是我们永远学习的终极目标。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人心灵的一种主观反映和折射。幸福快乐只是人的感觉而已。你感觉到幸福,人生便幸福,你感觉到痛苦,人生便痛苦。同样的处境和遭遇,在不同心态的人身上便有不同的看法和行为方式。正如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不同的心态,造成希望和失望的分野,也带来人们截然不同的命运。

  常言道: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心态好,运气就好。精神打起来,好运自然跟着来。

  心态的好坏取决于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是否和谐,而和谐的程度,在于平常的及时调整和修炼并形成习惯。凡事看开点,看远点,看淡点,做到豁达些、大度些,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利于我”且“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就没有流不出的水和搬不动的山,更没有钻不出的窟窿及结不成的缘。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样便能养成习惯,树立积极乐观和宽容豁达的良好心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快乐,带来事业上的成就和生活上的美满幸福。

  2、自我的和谐是一门生存艺术

  对每一个人,对你、对我、对他而言。“和谐”是什么?

  个人和谐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外在的和谐(身体),一个就是内在的和谐(精神)。两者之间的关系大概如此。内在的和谐决定了外在的和谐。外在的和谐又是内在的和谐的外显形式。内在和谐尤其重要。从心理的角度而言。内在的和谐应该就是一个人对周围的人和事的理智的认同接受程度。换句话,和谐也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积极心态的极至的表现形式。一个心态不好的人,很难内心和谐。一个内心和谐的人,肯定心态很好。就从这点上看来,和谐对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而言,就显得非常重要。内心和谐的人的存在对集体空间的氛围也显得更为重要。那么这就从人格和谐的层面,上升到了人际和谐的层面。

  拥有和谐的人格非常重要。他是生活中的一米阳光,他宽容,他宽厚,公民素质好。他有行为道德准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看云舒,笑看云卷。能正确的看待自己,能正确的看待他人。

  和谐是一份沉静,是一种淡泊,是一份宽容,是一种中庸,是一份诚挚,是一种礼让,是一份信任,是一种祥和,是一份与人为善,是一种自得其乐,是路留一步、味让三分,是退即是进,与就是得,是清心寡欲,与世无争。

  《菜根谭》上有这样一段话: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而心之冰炭难去。去得心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也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在物欲横行的今天,如果一个人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点,对精神和追求多一点,多一份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点尘世的俗累,我想离“和谐”也就近了一点了。

  一个人自身的和谐,就是具有健康正确的自我形象,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要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非常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要和谐,这样才会有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唯有一个人的自身和谐,才能看到他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才有可能发现他向更高职业目标的迈进!

  3、人际的和谐是一门生存科学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含着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中国自古就重视人际关系建设。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创造“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一系列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仁、义、礼、智、信、忠、孝、恕”等。老子则是最希望实现人和的,他强调“无欲”“无为”“无争”的彼此和谐。

  中国重视一个人的“人缘”,用社会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人缘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在中国这种以关系为取向的社会里,十分强调社会和谐性及人际关系的合理安排。于是,人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人缘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资源。正因人缘的重要,人们对它也就越发地加以关注。人人都争做“大众情人”,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西施有毛病,人们也都包容她,由此自能万事亨通。

  此外,中国人讲究人缘和中国的社会氛围有着密切关系。相比于西方的个人主义社会,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西方人认同的观念是心相异,心相隔,因此强调宗教理法、自我独立、正义平等。而中国人普遍认同的观念是人心相同、相通,因此看重血缘亲情、朋友情义,看重各种关系的长久稳定。在这种氛围中,人们觉得,只有在集体当中,在人际的和谐当中才能找到自我,内心得到慰藉,才能体验到平稳和满足。为此,中国人认为,要想安身立命,必须要依靠一定的人缘,有了这些特定的人情关系,内心才能平稳,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我们办一件事情,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在很多时候被表达成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人和”。“人和”大多被理解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了些“道”就能“多助”。不但如此,有较好人缘者,相对而言有较好心理环境。不行春风就没有春雨,就不会有草长莺飞、生机勃勃。

  对于现代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和人缘,不仅能圆满处理与老板、与同事、与员工、与客户等各方面的关系,上下顺畅,左右逢源皆大欢喜,在优势富集效应的推波助澜之下,实现骄人的业绩和自我发展,而且还能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在业界、公司和客户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4、和谐之美

  和谐是一种协调的氛围。和谐是合一、是融洽。“其难其慎,惟和惟一”。有了和谐,在待人处事时就会以诚相待,推心置腹,开诚布公,就会摈弃前嫌,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就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心心相映。和谐是温馨,是朴实。一支曲子虽无华丽的乐章和复杂的音符,只因和谐,便格外悠扬悦耳;一幅图画,虽无绚烂的色彩,只因和谐,便特别清新爽目;一个家庭,虽无万贯家产,只因和谐,便十分美满幸福;一片风景,虽非仙山琼阁,只因和谐,便让人流连忘返。

  和谐是力量,是智慧。和谐激发人的创造力。和谐促人积极向上,催人进取,让人内聚。让人不乏经世济邦之策,让人不乏玉韫珠藏之才。即使居于轩冕之中,不会忘怀山林之韵味;纵使处在林泉之下,也会襟怀廊庙之经伦。和谐不会让人束手束脚,固步自封。和谐创造着美丽和殷实。只因风和日丽,便草木葱倩,鲜花缤纷;只因春和景明,便流云轻抹,蜂蝶翩跹。

  和谐是诚实,是良善。和谐,便多了些携手共进,少了些尔虞我诈;多了些公平竞争,少了些坑蒙拐骗;多了些有规则的展示,少了些恶意的挑衅;多了些扶危济困,少了些以邻为壑;多了些乐善好施,少了些竞奢斗富;多了些的言谠论,少了些浪语邪说;多了些庄重健康,少了些低级庸俗。

  和谐,是宽厚心田里长出的树,是仁爱之树上结出的果。厚以载德,仁者爱人。宽厚仁爱,就会有高山般的沉静永恒,有大海般的广博邈远。就会有“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平和,有“猝然临之而不惊”的镇定;有“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大度,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豁达。就会“记人之长,忘人之短”;“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就会普洒爱的甘露。

  和谐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在别人忧谗畏讥,山重水复,深陷苦闷时,就会给人以抚慰、以鼓舞、以引导、以支撑;甚至会以笑脸去舒展别人的横眉,以忍让化解别人的嫉妒,以博爱回报别人的仇恨,以鲜花回赠别人的杂草。宽厚仁爱,总能化纷繁复杂为简单明了,化仇怨干戈为真情玉帛.“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和谐,似一江春水,抒写了温馨、闲适,让人在柔和舒适间倍感亲切。享受和谐之美,让万物生机蓬勃,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生活幸福吉祥,让世界亲密无间!

  大雁高飞时排成“人”字,展示了生命的和谐之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同舟共济、扶危济困,正日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强音符。自然需要和谐,人类需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可见,世界上的一切美丽皆是因为有了和谐。

  百股小溪蜿蜒东流,大海敞开坦荡的胸怀容纳;万丈瀑布飞泻直下,山川伸去长臂迎接;小草吐绿于狭窄的石缝,阳光温暖,雨露滋润;大鹏翱翔于辽阔的天空,白云烘托,清风抚慰。这种种美的极致都是大自然的和谐。

  如果没有和谐,何来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如果没有和谐,何来王维、孟浩然的“寄情山水”?如果没有和谐,欧阳修、范仲淹怎会“互勉互励”?如果没有和睦相处,焉有元稹、白居易的“共看夕阳”?因为做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古代文人才会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竹林间抚琴而长吟,在青山绿水间吟唱轻灵的诗句,活得悠然自在、潇潇洒洒。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它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同时也有着不竭的创造力。

  二、塑造和谐心态

  1、警惕成为“高压族”

  近些年,“过劳现象”、“过劳死”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词汇。今年4月10日,著名画家、59岁的陈逸飞因过度劳累引发肝脏并发症逝世;春节前1月22日~26日四天内,清华大学相继有两位年龄不到45岁的教师“突然”死亡;接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萧亮中,猝死时仅32岁……再早前,还有去年均瑶集团总裁王均瑶英年早逝;爱立信中国区负责人杨迈猝死在跑步机上。据上海社科院最新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五十八九岁降到现在的五十三四岁。另了解今年年初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就曾提交了建议立法防止“过劳死”的议案。中青年社会精英的健康问题引发了大众的关注与思考。

  从个人层面来看,“高压族”上进心很强,对个人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们往往具有“超我”的人格和理想主义的自我。“超我”的人格属于利他主义的人格?这样的人把自己和社会完全整合起来,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历史使命。“高压族”还具有较高的理想追求。由于理想目标过高,难于实现,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影响自尊。他们的目标愈高就愈难以实现,结果其自尊就愈低。高目标低自尊的矛盾使他们逐渐失去自信,在各种压力下产生郁闷心理,而“高压簇”又不愿意向别人诉苦,只能默默憋在心里。这种亚心理状态是各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产生的根源。

  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的利润追逐取向和缺乏人文关心的频繁加班,是导致“过劳死”的直接原因。“高压族”都是事事希望拔尖的人,往往隐瞒自己的实际状况死撑,一方面出于自己的面子意识,一方面怕丢了自己的饭碗。世俗化和功利化的社会评价机制是导致一些人“过劳死”的间接原因。社会把一个人的成功简单化为金钱、权力、豪宅、轿车这些世俗物,使人不再有对崇高理想和真理正义的追求,失去了精神家园。失去了精神支柱的人最脆弱,很容易被各种不幸击倒。总之,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功利化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加剧了“高压簇”的心理紧张和生命压力。

  短期来说,这种高压状态对其工作可能有促进作用;长期而言,对其工作不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有负面影响。因为这种状态违背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生存规律。当加班出现了边际效应即工作效率出现递减的趋势时,加班工作就变成一种毫无意义的行为,是对生命的一种折磨。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

  同时,“高压族”对其家庭生活的影响基本上是负面的。由于缺乏充分的闲暇时间与家人进行沟通互动,这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而且会影响夫妻关系。当心怀负罪感地忙于补偿时,只能是累上加累,铤而走险。在内外压力的夹攻之下,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在超负荷的连续运转过程中,由于心力耗尽,就有可能发生像清华大学那些年轻教师突然死亡的悲剧。

  2、警惕陷入“精英”圈套

  来自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公司针对北京大公司的白领精英展开调查。零点公司采用专门的心理学测评工具“枯竭量表”,对415位北京“白领精英”的调查,以评估他们的心理疲劳程度,如果达到3级就意味着心理疲劳非常严重,身心健康正在受到严重威胁,而最终是心理疲劳程度在等级3及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61.4%。心理疲劳的表现是:容易疲倦;缺乏精力;容易生病;脸色不好,与家人或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容易忘事;容易忧虑、发愁;有迷失感,难以开心快乐,易急躁、发脾气。

  精英阶层特征明显:一、事业心强,有成就感。二、有强烈的工作动机,勤奋甚至玩命工作。三、能量充足,似乎永远不知疲倦,有连续工作能力。四、很看重自我声望,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大多有舍我其谁的想法。五、他们总是处于一种应激状态。

  崔永元在做节目的时候被人称作工作的疯子。“我们当时做《实话实说》的时候特别投入,我觉得我发病都跟这有关系,有点钻牛角尖,希望每一期节目都做好,希望一期比一期精彩,老是这样想,有这个责任感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特别痛苦。”

  不肯放弃,不肯降低标准,最后的结果是导致自己痛苦。这就是精英的痛苦,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在痛苦中麻木,有的人在痛苦中发疯。下面是一位职业精英的叙述:

  “一个人从海拔1至5000米的时候还比较容易,但一旦从5000米到7000米的上升,你试试!太难了,这就是越是精英越难做。”

  “精英的生活伤害了我,我在物质上更虚荣了。过去兜里装着几百块钱就挺快乐的日子一去不返。”

  他说,社会给你摆出了精英的生活图景,而这一图景更多是表现在物质上的:你的消费高于他人,你需要换一辆更好的车,你需要住在更高尚的小区里,你不用和别人一样挤公交车,这是基本的物质需求。贷款买房的时候,没有觉得有多大的压力,但住了好房子了,就需要和它配套的东西,养一些名贵的花、好看的名贵的鱼、漂亮的装饰,小区里有很好的会所要去健身……

  “精英生活是个套儿,当你一旦钻进去之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是啊,作为在风口浪尖上舞蹈的职业精英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态:最好的,最好的,永远都是最好的。这是精英永远的姿势。强大的社会关注度是一种推动力也是一种压力。但是,这些压力一旦超出限度,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袭击他们的身体、身心、社会关系以及家庭生活。

  而这时,危机好象商量好了一起袭来的。当你身体垮掉的时候,你也许会一下子发现你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因为你日夜努力地工作,而你已经找不到和妻子沟通的途径;你也许会发现你的孩子也出了问题,你已不知不觉地疏远了家人,孩子的成长因为没有你的参与而缺失;你还会发现你和同事的关系并不好,因为职业而把朋友“做死”;最后是自信心的彻底垮掉,对身体,对所有的一切的自信。

  在很多精英看来,社会有一只无形的手,一把看不见的尺子,在推动着,在衡量着。你获得什么样的地位,就获得什么样的压力,获得什么样的焦虑。

  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生活品质的看法,因为这标志着你的职业生活,标志着别人对你的工作成绩、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借用司马光的一句话:“由俭入侈易,由侈入俭难”,那个标准就在那里,你下不来了,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东西,它是一切的标准。

  当你置身于精英行列时,一方面社会与他人对你的看法、要求推动着你、衡量着你,你不得不实践着社会、他人对你的期望;另一方面,你也不再以成为精英之前的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了。精英以自己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理解来要求自己,来行动。精英由于其所掌握的知识、财富、地位,其特殊的角色意识总比别人强、比别人自觉,而且精英分子总是一个社会中最有责任感的人,这种责任感成为精英的一种内驱力,成为自己审视自己的一个标杆,别人能出错他不能,别人可以低标准完成任务他必须是高标准接近于完美地完成任务,别人可以按时下班他却总要加班加点,别人可以放松地旅游他心里却总是装着工作,别人能生病他从来都不生病,不肯放弃,不肯降低标准,总是要这样绷着绷着,最后就断了。“最后的禁忌,不是性,不是酗酒,不是毒品,而是职业压力”,美国《财富》杂志以这样的观点阐述现代社会对人的损害。

  根据研究,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会经过“警觉”、“反抗”和“耗尽”三个阶段。这就是说应激精神状态可以导致身体疾病,这种疾病被称作心身疾病,即不是由生理原因所产生的疾病,而是由心理原因所导致的疾病。这种心身疾病最典型的是高血压、心脏病,其他还有皮肤病、头痛、腰痛、等。

  职业精英所代表的是成功、财富、名誉、智慧,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这个社会的精英分子,他们是强者,是胜利者,然而与他们相关的词还有:过劳死、亚健康状态、心力衰竭、心理危机。

  很多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置身于精英行列,同时却发现自己也成了“精英症”患者,面临精神、身体的双重危机:紧张、焦虑、急躁、烦闷、忧虑、疲倦,身体乏力、睡眠不稳、记忆减退、经常头痛、腰酸背痛、食欲不振、视觉紊乱、关节疼痛……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

  3、建立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生目标体系

  人的精力毕竟毕竟是有限的,人自身也要可持续发展。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的精力、健康的消费既满足个人当前发展的需要,又损害个人今后的发展。因此,个人在发展时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的发展,还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潜力,不能以牺牲明天的精力来换取今天暂时的成功。我们可以花明天的钱来满足今天的消费,但不能把明天的精力、健康提前消费。因为钱是可挣的,可以说是可再生资源,而人的精力、健康毕竟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失去,很难在挽回。精英们之所以遭遇"精英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今天透支了明天的精力、健康。今天过于拼命,甚至可以过于短视,忽视了明天的发展。

  个人的生活质量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还包括个人精力旺盛、身心健康。个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奢华的同时,还要注重个人的身体、心理健康,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得"精英症"的精英们,他们虽然拥有豪宅、名车、大笔金钱,但他们身体或者心理是不健康的,很难说生活质量很高。

  同时,金钱、地位、名誉、豪宅等等,固然是生活品质的外在的标志,但这些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生命和人生的全部。完美的人生还有温馨的家庭与天伦之乐,还有精神的富足与心灵快乐,还有兴趣的投入与拥抱自然,还有关爱他人与回报社会等等。

  因此,在规划人生时,必须注意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人生角色的平衡,必须处理好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个人发展、事业成就、奉献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全面自己的提高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全面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品位。而且,在进行自我目标设计的时候,既要保持它的激励性,又要保持它的现实性,不可好高骛远地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挫败感和无谓的烦恼。

  简单的讲,一个和谐平衡的人生规划和目标体系基本上包括四个方面:

  1)个人发展的目标。问一问自己:我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适应目前的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吗?我还要学习什么?比如参加什么培训?取得什么证书?我的世界观是一个平衡的积极的正确的世界观吗?我应该把什么作为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的重心?把什么作为自己最终的人生追求和期许?我的角色有哪些?在这些角色上,我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怎样实现角色的平衡?比如:我怎样做一个好儿子(女儿)、好丈夫(妻子)、好父亲(母亲)、好兄妹、好朋友、好同事、好经理、好公民?

  2)事业经济的目标。问一问自己:我的职业或事业理想是什么?我是否是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我最终想自己创业吗?我适合自己创业吗?我的职业生涯的最终定位是什么?我的长期、中期、短期事业和经济目标是什么?

  3)兴趣喜好的目标。问一问自己:我仅仅就是为了工作才来到世上的吗?我儿时的理想和最大愿望是什么?我有什么工作以外的兴趣和爱好?我想发展什么兴趣和爱好?比如:读书、散步、登山、旅游、运动、设计制作等。

  4)和谐关系的目标。问一问自己:为了和谐平衡地工作和生活,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我应该怎样制定一个和谐的人生规划?我怎样坚持锻炼身体?我怎样给自己减轻压力?我怎样使自己保持快乐、平静、宽容、安祥与轻松?我怎样清除自己心灵的杂草与精神的尘埃?我怎样经营好自己的人脉关系资源?我怎样保持身心的年轻?我怎样回报社会和服务、帮助他人?

  4、平衡人际交往中的角色心态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心态,即家长心态、成人心态和孩童心态。

  有这样一个例子:三个人合伙做生意,最后赔了,甲说:“都怨你们,没有真本事,和你们合伙真是倒霉!”乙说:“我觉得这次赔本有几个原因,一是我们三人想法不一,劲没往一处使。二是工作上也存在一些客观阻力。”丙说:“都是我不好,我没干好工作,请你们原谅,我一定会改正,大家还是接着干吧。”

  这段对话中,甲用长辈的口吻指责两位同事,显然是一种家长心态;乙非常冷静,像一个稳重、明理的成看人,属于成人心态;丙却像个小孩子,像作了错事一般,一个劲地求大家原谅,正处于孩童心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当中都存在着这三种角色心态。当我们处于家长心态时,心里便有“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意念。家长心态又大体分为两种:一种表现为对人刻薄,喜欢挑别人的缺点,另一种却容易对人表露情绪。一个人的家长心态属于哪种形式,是从父辈那里获得的。小时候父母爱怎样对我们,长大了我们就拥有什么样的家长心态。处于成人心态时,我们显得冷静、理智、客观,既不挑剔别人,也不会冲动任性,我们很有主见,作事有计划,临阵不慌。而处于孩童心态时,我们则表现得感情用事,做事不考虑后果,而且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影响。

  工作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固定角色者。长期处于家长心态的人很喜欢批评别人,或提出建议强迫你接受,要不就是喜欢干涉别人的生活,把你当作小孩一样照顾。当然能长期与之相处的只能是那些“终身孩童”们。“终身孩童”是那些长期处于孩童心理的人,就算活到五六十岁,他们的言谈举止和思想行为等各方面都俨然一个小孩子。他们一般没什么主见,凡事依赖别人的时候多,常常还不肯承担责任,做事流于冲动,生活上需要别人照顾和呵护。在与人交往时,他们喜欢引人注意,赢得赞许。而长期处于成人心态的人喜欢纯逻辑思维,他们做事非常理智,很少讲感情,常被人称“冷血动物”。他们在生活中极少幽默,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与他们相处也是件非常乏味的事。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单独发展自我的任何一种角色心态,都会使自己的性格发展不平衡,这又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是不和谐。

  那么,该怎样调整自己,使自我中三种心态保持平衡呢?我们必须了解自己在人际交流中的三种角色心态的应用比重。这需要你记录你在一周之内与人交往中的角色心态,集中起来考察,三种心态的比重便非常明朗了。了解到三种心态的比重后,便可以在与人交往中有意识地降低比重最高的那种心态,提高另外两种心态。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用家长心态与人交往,就应该注意客观地观察,学会聆听,少批评、挑剔别人,每采纳别人的正确建议。让你的生活多一点随意和感性,你定会快乐得多。

  如果你是个非常理性的人,你最好把自己的成人心态放低一点。可以试着让自己放松放松,允许自己的感情适当地得到宣泄。建议你经常看一些喜剧或笑话,让自己像孩子一样乐一乐。

  假如你经常处于孩童心态,那么你遇事最好能冷静分析,避免感情用事;最好每问自己“我想怎么做”,而不必顾及别人的喜好,以免失去自我;最好多训练自己,对他人负责,而不是过多地依赖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正处在什么心态,在不同场合找出最为恰当的角色心态与人交往。相信,你会拥有许多的朋友,成为一个很受人欢迎的人。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人和万事兴,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必须面对和处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人际关系,如果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们就会变成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和合力,反之,就可能成为阻力和分力。因此,兼顾和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营造良好的人缘是职业经理人顺利开展工作和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颇为耐人寻味: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劲吹,咆哮呼啸,行人为了抵御寒气,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徐来,风和日丽,行人顿觉温暖舒适,神清气爽,于是解扣脱衣。正如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处理人际关系不也应该这样么?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我们应该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所欲,亦勿施与人”的原则,秉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的理念,广布善缘,广植善因,坚持不懈,必将广结善果。

  王蒙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准则”,显示出他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智慧。我们可以借鉴参考:

  ??1)不相信那些动辄就汇报谁谁谁在骂你的人。

  ??2)不相信那些一见了你就夸奖歌颂个没完没了的人。

  ??3)不讨厌那些曾经公开地与你争论、批评你的人。

  ??4)绝对不布置安排一些人去搜集旁人背后说了你一些什么。

  ??5)不随便拒绝人,也不随便答应人。不许愿,不吊人胃口,不在无谓的事情上炫耀自己的实力。

  ??6)不急于表现自己,也不急于纠正旁人,再听一听,再看一看,再琢磨琢磨。

  ??7)不在背后议论张长李短。

  ??8)记住,人际关系永远是双向的,学人者人恒学之,助人考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同时,说人者人恒说之,整人者人恒整之,害人者人恒害之,耍人者人恒耍之,虚伪应付人者人恒虚伪应付之。

  ??9)在人际关系中永远不考虑能从中捞取到什么。

  ??10)永远不要以为任何你接触的人比你傻比你笨比你容易上套。

  ?11)寻找结合点、契合点,而不是只盯着矛盾分歧。永远安然坦然,心平气和,视分歧为平常,视不同意见的人为现实的诤友或候补级诤友,而不是小气鬼般地一见到意见不一致的人就如坐针毡,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12)把人际关系的处理当做一个特殊的课程,从中分析和进一步掌握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社会结构,我们的哲学传统与时尚思潮,我们的逻辑学科学文明教养心理健康等等。

  ?13)可以用足气力去学习、去工作、去写作、去装修房屋,乃至去旅游去赛球去玩儿,但是用在人际关系上,用在回应摩擦上,用在对付攻击上,最多只发三分力,最多发力30秒钟,然后立即回到专心致志地求学与做事状态,再多花一点儿时间和气力,都是绝对地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6、处理好工作和事业中的三大关键人际关系

  第一,尊重你的上司和老板

  首先,接受与老板事实上的不平等状态是职业经理人的明智选择。美国军队中规定:军人不能蓄长发。而黑格将军在担任北约部队的总司令时,却蓄着一头长发。一名留长发的士兵看到画报上登载了一头长发的黑格将军的照片,就赶忙将其剪下来,贴在不允许他留长发的连长的办公室门上。为了表示抗议,这名士兵还画了一个箭头,并在旁边配了一行小字:“请看他的头发!”

  连长看了这份别出心裁的抗议书后,并没有立即把这个愤愤不平的士兵叫来训斥,而是将那个箭头延长到总司令的领章处,也加了一行小字:“请看看他的军阶!”

  在企业中,老板与下属事实上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比尔·盖茨曾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在企业中的不同地位就是这种不公平的重要表现地之一。

  其次,把老板当作第一顾客。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它看作是自己的事业,把自己看做是一家公司,而自己就是这家公司的经营者。

  公司的赢利来源于为顾客创造价值,赢利的大小取决于你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大小。作为打工者,老板就是你的顾客,而且是最大的客户,因为他在花钱购买你的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老板无疑是你的第一大客户,你也应该把老板当作第一顾客。

  如果你把老板当成第一顾客,那么你就要学会推销自己;同时想办法增加自身的价值。把老板当作第一顾客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与老板的关系。如果按照“顾客是上帝”的营销理论,你就不会责怪老板的严责和挑剔了。把老板当成第一顾客,你就要认真仔细地研究老板合理合法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进而发挥自己的能量去创造和满足这些需求。得老板者得舞台。

  第二、尊重和喜欢你的职业同事

  喜欢、尊重并乐于帮助同事是职业经理人明智的投资。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人处处受欢迎,有人处处得罪人,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沟通出现了问题。

  同事间在进行言语沟通时首先应该懂得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与同事讲话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可因为自己一时之快,直言不讳,而触击了别人的伤痛,使别人不愉快。讲话时要认清形势,分清场合,不要因为不合时宜的批评使人面子上过不去,从而使对方怀恨在心。为人说话小心谨慎可使自己置身于进退自如,攻守有余的位置,牢牢把握住人生的主动权,这无疑是有益的,有句老话“多吃饭身体好,少说话威信高”,就是告诉我们少说话多办事,以免祸从口出。

  千万不要在背后议论同事,即使有人开头,也要尽量避免这种话题。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被别人的话左右你的思想,更不能学习别人的做法,这是同事间最大的忌讳,不仅伤害到别人,也给自己惹来一身的麻烦。同事之间以友好、和谐为重,这需要我们用心来经营。

  学会忍让。人与人之间要真诚“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就是这个意思。别人不愿和你在一起,一定是有不值得别人亲近的地方,不愿和你相处,一定你有讨厌人的地方。要反省自己言行是否有不妥的地方,是否对别人造成伤害,从而学会道歉。

  在与同事沟通和交流之前必须要搞清谈话内容和事实,要洞悉同事的脸色和行动,要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要说些对方不爱听的话语,要给对方留有说话的余地,适当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去接触同事,用自己的真情和爱心尽可能的去帮助别人,使同事关系尽快地亲近起来。

  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彼此间免不了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与同时发生矛盾后,争取积极主动找对方沟通,抛开昔日成见,真诚和善对待对方,刚开始时,对方可能心存介意。认为这是一个圈套,经过一段时间后矛盾就会解决。

  诚信、欣赏、赞美、微笑、互助、沟通、尊重、热情、友好是处理同事关系的基本准则。同事之间友好和平、快乐相处不是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件复杂的事,但一定要用心。只有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

  第三,善待你的下属

  下属是你的绩效伙伴,是你职业价值保值升值的基础。我们看看这个“侍从害公子”的小故事:中山国有一个公子,不受宠爱,他的车子很破、拉车的马很瘦。国君的侍从与这位公子不和,他知道公子贫穷,就想出了一个陷害公子的办法。他向国君说:“公子实在可怜,请给他增加一些马料吧!”正如侍从所料,国王拒绝了。侍从当晚让人放火烧了存放干草的仓库。国王大怒,说,“可恶的公子,我没给他增加马料就放火。”于是,公子受到惩罚。

  常言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可怜的公子,不受宠爱,人困马瘦,已经够难受的,又受到侍从的陷害,这就是“虎落平阴被犬欺。”侍从的恶谋之所以得成,是利用了国君对公子厌恶的心理,造成了公子对国君不满的假象,从而借刀杀了公子。平时不善待下属,最终还是害了自己。

  下面是盖洛普衡量员工满意度的12项指标,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怎样善待下属的思路和方法:

  1)我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

  2)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资源;

  3)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的做的事;

  4)在过去的7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

  5)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个人情况;

  6)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

  7)在工作中,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重视;

  8)公司的使命和目标使我觉得我的工作很重要;

  9)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

  10)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

  11)在过去的6个月内,工作单位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步;

  12)过去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善待你的下属和员工,他们会替你照顾好你的顾客、业绩、利润乃至于你的职业前途。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