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医生和护士结婚组成的家庭是大家心目中的绝配,但现在,医生不敢找护士,护士也不敢找医生,都觉得对方太苦太累,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在近来的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导致医护人员的婚恋观都发生了变化。
病人抱戒心走进医院
医生随时防医疗纠纷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2/3的医生不愿子女继承自己的职业,而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这个比例让人无法想象。“医生的声望已经跌到最低点,我们不愿意子女承受现在这样的压力。”有医生这样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除了常需24小时值班、经常面临生死之间的考验,绷紧到一触即发的医患关系也让很多医护人员非常紧张。现实情况是,在“看病贵、看病难”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中,不仅患者很受伤,医生们也很受伤。
“现在很多病人都是抱着高度戒备的心理走进医院,一些病人稍有不如愿就大吵大闹。”“每一次普通的治疗,我们都要为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提前防范。”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现在不仅是病人不相信医生,医生对病人也是高度戒备。
就在两周前,长沙长海医院急诊收治了一位病人,当时检查出冠心病和早期心肌梗塞,医生建议他入院,病人拒绝并签字确认。第二天,这位病人觉得自己不妥,又来看病,医生安排他住进心脏监护病房,但一谈及治疗,他觉得医生敲竹杠,闹着要走,医生只好再次请他签字确认。当时正好来了一个危重病人需要抢救,医生们既要全力抢救,又要应付闹事的病人。更让医生担心的是,闹事病人情绪越来越激动,万一突然发病怎么办,医生们一边安抚他,一边迅速准备各项急救措施。
记者了解到,抛开医患关系不说,单论工作压力,医生就已经很大了。在很多市级医院,一线医生每隔4~5天,就有一次长达26~28小时的值班,在值班时间内,医生不许离开自己负责的病区半步。“最长的一次,一台手术做了20多个小时,我一个人就站了十几个小时,吃喝拉撒全得尽量忍着。”一位脑外科医生这样告诉记者。
医生太压抑:个别科室
5人有2人服药抗抑郁
此外,常常有医护人员抱怨,工作环境太压抑。为了照顾病人的情绪和需要,医生上班时不允许开玩笑,说话不能大声,走路也必须静悄悄的。有些医院要求医护人员们实行微笑服务,可这个甚至也遭到过投诉:“笑什么?我生病这么难受,你们竟然还笑得出来?!”很多医护人员反映,一离开工作场所,他们马上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你想不到我们玩得有多疯,实在是太压抑了,需要发泄。”
由此衍生的还有病人逃跑谁埋单的问题,“当然是医生埋单了,一个月只要碰上一桩这样的事,医生就算白干了。”一位护士告诉记者。而在不少医院,只要有病人投诉,首先就会追究医护人员的责任。
据悉,由于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医生改行卖医疗器械或当医药代表的有很多,“医学院甚至有一届学生,毕业后全部陆续跳槽改行,没有一个人继续当医生。”现在这种情况也时有所闻。
在个别科室,由于压力太大,5名医护人员竟有2人服食抗抑郁药物。“除了要应付医患关系,医生们还要和其他人一样面对科研、升职和家庭的压力。”有些医务人员告诉记者,医生中存在心理乃至发展到精神疾病的也时有所闻,有的本来已经治好了,但遇到和病人的小摩擦,就会控制不住导致病情复发。
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方可打开医患死结
“几十年来,我目睹医患关系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互相理解演变成如今水火不相容。到我儿子这代,我家已经三代医生。小时候跟我父母上街,经常碰上以往治疗过的患者充满感激的招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一个美好的时期。可如今也是当医生的儿子经常向我感叹,你们说的和患者成好朋友的故事我怎么从来都没碰上?”有医务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记者的调查中,不少医务人员直言,医院追逐利润导致 “看病贵”和“看病难”成为压在患者头上的两座大山,也导致一些医生开大处方、滥用检查和药物。很多患者喘不过气来,就把“看不起病”的焦虑全部转嫁到本来和自己一起对抗病魔的医生头上。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双方戒备越来越深,导致现在这样不正常的状况。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