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的书什么意思(舟夜书所见作者怎么念)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释义:观书眼虽老犹明知人如镜,论事理有胆有识直言秉公。
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注译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夜已深了,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赏析: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四朝闻见录》五卷,诗多散佚,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板》一卷。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诗中一二两句借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忆、怀恋,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诗的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让人进入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意味深长。“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全在一“挑”字,也“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诗人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全诗四句写景写人,所见所闻,或明或暗,全是写实。实中有虚(客情),寓虚(情)于实,以实映虚,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中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是写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诗人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更引发读者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