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怎么死的(周瑜死后小乔归谁享用)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东吴大都督周瑜在返回南郡的路上突染暴疾,仅隔一天就暴毙于途中,年仅36岁。
这样一位国之栋梁,在赤壁之战后仅两年正值事业巅峰期,帮东吴开疆辟土的途中却意外暴亡,死的时候比我们郭网红还年轻两岁(很多人叹息郭网红天妒英才,却不知大都督比他还死得早),这显然不同寻常,我们不排除他是真的遇到突发心脏病这样的天灾,同样我们也有理由怀疑这场从发病到暴亡仅两天的变故是一场人祸。至于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且容我们慢慢抽丝剥茧,一探究竟。
瑜,美玉也。为了和大都督建立足够的亲密度,我们后文就叫他周美玉吧。
死者周美玉,男,汉族人, 安徽庐江人,生于公元175年,外貌英俊(长壮有姿),通音律,在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的名声。祖上出过两位太尉,父亲是洛阳令即北京市市长亲儿子,标准的高干子弟,不出意外是一生衣食无忧,但这是乱世,显然周美玉并不把混吃等死当成人生理想,作为一个读书人,治国平天下才是该做的事。
也许是都有一颗躁动的心,也许是天意使然,一个高干子弟就和一个脑袋悬裤腰带上的军阀子弟孙霸王一见如故,关系好到“升堂拜母”结为异姓兄弟,时称“总角之好”(还好不是龙阳之好)。后随孙霸王短暂就业于袁术,孙霸王另立门户后共同开始了创业之路。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两人,一个胸怀大志神勇无敌,一个运筹帷幄又可披甲上阵,一时江东无人可敌,有江东双壁之称。
破宛城后,孙霸王娶了大乔,周美玉娶了小乔,江东双壁娶江东双娇,还有比这更美的天作之合么,两人亲上加亲。这也是唯一记录在案周美玉的媳妇,虽外界一直有争议小乔到底是妻是妾,但按照陈寿同志的记载,两人琴瑟和鸣,夫妻关系很好,且陈寿同志一项惜字如金的风格,小乔是妻的可能性较大,基本排除情杀。
孙霸王被刺身亡后,全盘托孤于张昭这位本地人,希望借助张昭势力帮助弟弟孙权稳定局面,当时周美玉领兵在外。
关于孙策未托孤关系更加亲密的周美玉的原因,我觉得从政治角度是可以理解的。当时江东政局不稳,最大的隐患就是本地士族力量,加上孙权年幼,孙策必须尽可能稳住这群人,而托孤无疑是宣告信任的最好手段,至于兵权这个乱世最重要的砝码,孙策还是更信任一起摸爬滚打的周美玉。
我想即使白帝托孤的时候张飞关羽活着,刘皇叔也不会找这俩位托孤吧,没人会找自己“家人”托孤的。后面局势最糟糕的时候也确实是周美玉带兵奔丧稳定住了孙权的地位,同时分了张昭的权,与张昭共同辅政,史称“将兵赴丧”,但却也给年少的孙权蒙上了一个阴影,周美玉同志带兵奔丧的行为无疑是僭越了,哪怕他初衷是帮孙权稳定地位,但谁知道你是来帮我的还是来浑水摸鱼的?最后你也确实摸到了一半的权。
事发前两年,曹操集团南下,周美玉在张昭等本地士族力主降曹的情况下,分析厉害,力主抗曹,并任抗曹总指挥。同年,于赤壁借风威火势,谈笑间曹军灰飞烟灭,断了曹老板一统天下的梦,而后占据南郡等荆州土地,事业达到巅峰。
仓皇而逃的曹老板还不忘攻心,写信给孙权:“周美玉虚名而已,都是我自己因为疫情烧船自退,他周美玉就是捡漏捞的名声,他现在名声这么大都是我的锅,你别慌。”好你个曹老板,临走还不忘黑我大都督!也是在这个时候,周美玉提出了东吴最宏伟的政治构想:划江而治,二分天下。
当时东吴面对曹老板留下的“烂摊子”,主要有两个派系,一个是我们熟知的鲁肃等人力主的帮助刘备攻取益州而后共同抗曹,基本上和丞相的隆中对一个思路;另一派就是我们死者周美玉倡导的软禁刘备,收拢张飞关羽等人,利用已经占据的南郡等地攻打益州,实现荆州益州扬州尽属东吴,与曹老板划江而治,二分天下。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觉得站在东吴的角度来看周美玉的想法更符合东吴的利益啊,能划江而治凭什么跟你刘备三分天下?事实是孙十万选择了鲁肃的建议,选择了三分天下,这不是孙十万大度,而是孙十万不仅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他更看到了背后巨大的风险和成本。软禁刘备这一步好说,刘皇叔很快就会自己送上门。
然后是要挟关羽张飞诸葛亮,呵呵,真当二爷三爷是吃素的,你敢抓刘备,这两位就敢冲建业。再然后以南郡为依托逆流而上攻打益州,万一这中间刘备部趁机攻眼前的南郡,你周美玉该怎么办?
而且在不完全占据荆州的情况下进攻益州本身难度可太大了,中国军事历史有两个规律:1.逆流而上难 2.自南向北更难 第一条后面刘备做到的,但是纵观历史,真不多见,毕竟上游一盆撒泡尿你全国都要喝我的DNA。
第二条中国5000年无数北伐唯一真正完成的只有朱元璋(巧了,第一条他打陈友谅的时候也做到了下游干爆上游,还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水战-鄱阳湖之战)。
当时东吴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再去完成这么宏伟的构想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刘皇叔大量瓜分战后荆州果实,早已不是那个苟延残喘的皇叔了,万一中间失败了,东吴等于背弃盟友还把自己干残废,白让曹老板捡漏,这风险太大了,也几乎没有完成的可能性(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分析)。
相对的,鲁肃三分天下的构想,成本低,没风险,相对收益也低点。孙十万作为一个输了要掉脑袋的决策者,选择了更稳妥的,我觉得没问题。另一个从个人看,赤壁之前周美玉就是东吴两大巨头之一,赤壁张昭因为主张降曹战后声望大减,而周美玉赤壁谈笑烽火,声望达到顶点,已经是东吴最大的权臣了,功高震主才有了曹老板那封诛心的信。
这个时候荆州南郡等土地是周美玉拿下的,假如划水瑜这次神兵天降真的排除万险搞定了刘备刘璋得了益州,几十年后发生在邓艾身上的事就有可能会提前发生,他周美玉实际掌握荆州益州还会听你一个仅仅控制住扬州的孙十万的话么?这个也是孙十万担心的,周美玉做大的威胁远远比刘皇叔的危险大。
周美玉在确定方针后,已经开始谋划攻蜀,强迫当时的凤雏先生给他当秘书(逼其为功曹),共同筹谋取蜀大计,后周美玉暴亡,凤雏先生在将周美玉遗体送回东吴后就转投了刘皇叔。
这里庞统的转头主要有两个原因:
1.周美玉作为取蜀主谋,他的暴毙代表着东吴整个二分天下阵营的瓦解,庞统作为主要参与者在这场派系争夺中已经失败,很难再在东吴混下去了。事实也是如此,周美玉帐下主要参与取蜀计划的孙瑜在周美玉死后也遭冷落,作为凤雏他很清楚自己在东吴已经没前途了。
2.他本来谋划的就是取蜀,现在取蜀的人变成刘皇叔了,自己自然要跟着跳槽啊,毕竟这是自己筹谋已久的事,做起来得心应手。事实也确实如此,庞统很快给刘皇叔列举了取蜀的三中下三策,这是和周美玉等人共同制定的。(大都督泉下有知该何等难过,但毕竟凤雏先生是送他最后一程的人啊)
周美玉事发前,等到了刘皇叔自投罗网,刘备这次是来借“荆州”的。赤壁之后,荆州一分为三,曹老板占据最北边的南阳等地,孙十万作为主力占据南郡等地,而皇叔鸡贼占了长沙等大部分地方。刘备借荆州实际上只是借南郡等地方,并不是整个荆州。
为什么我要说这个呢,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觉得孙十万憨憨,借一个荆州还目送刘备拿益州,这也太大度了,实际情况是孙十万并非大度,实在是形式所迫,他并没有能力单独抗衡曹魏,扶持一个盟友而已。至于后面因为荆州闹的各种事,等吕蒙白衣渡江再讲清楚。也是这次,周美玉进言趁机软禁刘备然后取蜀,毕竟他主动来白给,还借我周美玉辛苦打下来握在手里的地盘,欺人太甚!
孙十万虽没同意软禁刘备,但是同意了他取蜀的方案。结果反手又答应把周美玉取蜀的立足之地南郡借给刘备,后来还将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安抚他,后香香回了东吴,听闻刘备白帝托孤去世了,觉得私自离开对不住他,投江殉情而亡,至今长江边上还有香香的枭姬祠纪念她。直接给罗贯中借机搞了手赔了夫人又折兵,黑我大都督!这取蜀和借荆州完全是两个相悖的政策,孙十万一边同意取蜀,一边借荆州,他想干嘛?
刘皇叔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临走前拉着孙十万私聊,说周美玉同志工作能力强啊,气度也大,恐怕不是个甘为人下的主(大都督:谢谢你的夸奖),果然是曹老板钦点的天下英雄,诛心都和曹老板一样。
而周美玉同志呢?得到了一个差强人意的结果后,启程返回南郡继续准备取蜀(刘璋:有没有人考虑过我的感受!)。途中突遇暴疾(罗把这里改成三气周瑜),隔日确认自己必死,开始准备后世,给孙十万写了最后一封信,这封信很重要,有两个版本。
1.《三国志·周瑜传》
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
2.《江表传》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两者差距主要在两个地方,1.三国志字少,这个我很理解,陈寿从来这样简洁,而且语出吴国宫廷记载《吴书》。2.《江表传》这个最后用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回忆一下,看过的电视剧小说,人什么时候才会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有求于人啊,一种乞求的语气,我都要死了,我的话都是为了你好。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在写完这封信后,这位年仅36岁的东吴大都督溘然长逝,将星坠落。
我不是学医的,我的常识里找不到一种疾病可以让一个常年征战身体很好的人迅速染病,然后一夜就知道自己必死,开始准备后世,史书也没记载到底是什么病,当然也不可能记载。
那么我们先不谈自然疾病的天灾,假如是人祸,谁有动机和能力?
首先头号死敌,曹老板,刚刚被周美玉在赤壁干得死死的,可谓全天下最恨周美玉的了,他确实也做了,打南郡之战送了周美玉一箭。这也是目前最多的一种说法,周美玉死于箭伤发作。但是问题在于,时间不对啊,距离中箭都一年多了,就突然爆发了?意思是还是个定时箭?至于派刺客,基本不可能,真要这样早记录下来了,也不至于写信给孙十万去诛心吧?所以我个人认为和箭伤关系不大,时间对不上。
新交的死敌,刘皇叔。这位可是周美玉死前最希望他死的人,毕竟周美玉计划里第一步就是干住刘皇叔,取蜀更是直接动了刘皇叔的根本策略,恐怕天下最想周美玉早点领盒饭的就是皇叔了。但是历史没记载啊,这要是刘备谋杀周美玉,这得多劲爆,这孙十万不得找刘备索要个十万八万的赔偿款?主要是他没这能力在南郡动手下毒,不然刘皇叔第一个投赞成票。
最后一个就比较狠了,孙十万(真有你的啊,周美玉,三国领导全有动机杀你,能不能读读《情商》这本书)。从“将兵赴丧”开始,到赤壁之后功高震主,再到曹刘同时发现君臣问题发表诛心之论,再到同时同意两种截然相对的方案......结合后来孙十万多疑大杀功臣的案底。。。。。。孙十万:“等一下哈,你不对劲,为什么曹刘全是洗地的措辞,到我这就变成了找作案动机了?”其实也不然,假如是孙十万觉得害怕周美玉,要像曹老板那样隐诛周美玉,他也很难这么快就完成一系列操作,毕竟周美玉也不是傻子,太突然了,整个东吴还需要大都督。
周瑜死后,东吴的大都督虽然还有鲁肃、吕蒙、陆逊,却没有一个真正把一统天下当目标的,都不过是偏安一隅而已,那位白衣儒将羽扇纶巾是东吴最美的风景。
或许真的只是一场天灾意外,只是这场意外来得太是时候了,无论是对曹老板,刘皇叔还是孙十万,这场意外太及时了,太符合大家的利益了。
只可惜,往后千年,还会有很多小姑娘弹错曲子,却不会再有周郎回过头说:哎,你的音好像不太准唉。
故事的开头是两个心怀天下的热血少年,结拜兄弟,去南方立誓一起拯救乱世,一人神勇,一人智谋,二十出头便荡平江东,娶了一对名满江东的姐妹花传为佳话,却不幸年长的那位意外离世,临终前将自己的弟弟托付给他,也把自己的理想托付给了他。
故事的结局是他仰天长叹:“非瑜背诺,天不假年”。不是我违背诺言,而是上天不给我时间了
用心写好每一篇历史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