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特点(三国演义重点人物性格特点)
众所周知,小说《三国演义》从最初的十多路诸侯讨伐董卓,经过好多轮的兼并、淘汰,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方最强大的势力。
魏蜀吴之所以能够从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就从用人的角度简单议论一下。
对于一方势力而言,想要干成大事,发展长远,人才建设是基础。
先来聊聊三方势力之中,势力最为强大的魏,也就是曹操一方。
曹操起步的时候,已经有一定家底了。毕竟自己是高干之后,虽然没有袁绍那样显赫,但是也不至于白手起家。曹操本人也非常精明强干,文治、武功都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当一个领导人业务能力强,什么都能干的情况下,往往自信心非常足,往往会自己给自己身上揽很多权,而且有极强的控制欲。因此,曹操的管理团队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副手,无论是在文臣还是武将方面。因为曹操会替他们做好一切安排,身边的人只需要执行,最多帮着曹操提可供参考的方案即可。曹操身边,中等、二流的谋臣一抓一大把,但是顶尖的智者是不会侍奉这样强势的BOSS的,因为跟着这样的BOSS做事,受到的掣肘会很多。
《三国演义》中评价曹操多疑,其实但凡这样的领导,都会有一种认为下属无论怎么做,也没自己做得好,没有自己见多识广的感觉。只要下属的表现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被领导认为是能力不足,换、撤人员自然是家常便饭。而且,曹操还有个性格特点,那就是对于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往往会嫉妒,看不顺眼,甚至最后痛下杀手,比如杨修之死就是最好的例证。这是典型的领导和员工争夺“小红花”啊。
再比如,号称“凤雏”的庞统曾经和曹操打过交道,曹操明知道庞统的称号,也只是陪着吃了顿饭,就打发他走了。可见曹老板对于那些才干接近甚至胜过自己的人,反而会心生排斥。
其实曹操争的不是“小红花”,而是在要求自己的下属一定要在自己容忍、可控的范围内。
曹操的这一系列禀赋,使得他所构建的人才队伍,很有特点。
比如在武将方面,曹操的确有一套吸引、笼络人员的能力。
曹操本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使得他吸纳了不少勇猛的将士,比如张辽、徐晃、许褚、典韦等人。这些战将武力值可以排列在《三国演义》中的前列。因为曹操很明白,对于武将而言,想要他们真正为自己效死力,只需要给予足够的物质财富和足够的关注认可即可。这种性格和那些赳赳武夫,非常的对脾气。
曹操虽然出身官僚阶层,但是他的祖上其实是过继给了一个宦官,因此和那些真正的名门望族相比,曹操的出身并不出众。或许是这种先天的秉性,使得曹操在对待周围的人方面,比较随性,大大咧咧,不太注重那些虚名,只看其是否有真才实干。
正如前文所说,曹操在文臣方面就有点欠缺了。《三国演义》中最顶尖的智谋人士,并不青睐他。
总而言之,曹操实行的是“个人帝国”的管理模式,完全以自我为核心,整个团队上下,曹操个人色彩非常浓厚。文臣、武将能够个人发挥的空间都很有限。而曹操又是个家底厚、舍得下血本的人,所以笼络那群人并不难。
再说一下三方势力中的刘备。
他们之中,刘备起步的本钱是最少、起点是最低的。刘备本就是一介百姓,身无分文,起步的第一桶金还是来自于张飞变卖了全部家当,帮他招兵买马。不过,随后刘备给自己的一个定位,的确是很有影响力:中山靖王之后。而且,一不小心还和当今天子攀上了亲戚,成为了汉献帝的叔叔辈,于是刘皇叔的美名一下子在全天下流传起来,形成了非常好的品牌效应。
彼时曹操虽然声势浩大,但是汉王朝的余威还在,经过深思熟虑的刘备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定位,伺机扛起了“匡扶汉室”的大旗,颇受天下相应,尤其是像诸葛亮、庞统这类顶尖谋士的好感。
如果论才干,诸葛亮、庞统这类人在哪里都会有碗饭吃的,他们之所以愿意为刘备效力,并不全是因为个人名利,更是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事。
这就是一流谋士和二三流谋士之间的差距:眼界、格局。
刘备由于其自身卑微的出身,使得他对于身边的人才队伍,表现出一种更为显而易见的谦卑,平易近人,以至于往往被对手认为是“假仁假义”。无论是否是真假,刘备的这种谦卑姿态,再加上“刘皇叔”的品牌力量,的的确确帮助刘备发展壮大了。
武将方面,刘备囊括了整个《三国演义》中,战力仅次于吕布的“五虎上将”,不过颇为尴尬的是,武将方面,除了五虎将之外,有点实力的战将就屈指可数了,造成了后期,蜀国无大将。与曹操那边猛将多、战力均衡、源源不断形成了鲜明对比。。
文臣方面,刘备也汇聚了《三国演义》中,最顶尖的两位谋士,“卧龙凤雏”,可谓得到了上天的厚爱。如果不是凤雏半道陨落,或许刘备真的可以成就一番更为宏伟的事业。
那么刘备的蜀汉集团形成后,基本上就形成了刘备(董事长)+诸葛亮(CEO)的管理模式。刘备非常放心地把军政大事全部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自己只负责把握大方向,运营好个人品牌效应。刘备这个领导岗位,比曹操省事多了。不过,由于诸葛亮这个CEO实在太过完美,以至于整个蜀汉都对他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在诸葛亮过世后,愚蠢、无知的刘禅逐步葬送了蜀汉的命运。
最后说说孙权。
孙权的父亲孙坚,也是起步比较早的诸侯之一,早早地为孙策、孙权哥俩奠定了不错的江东基业。在孙策离世的时候,一句“外事不决问张昭,内事不决问周瑜”,从而奠定了东吴内政、军政的结构框架:两大版块各有一个核心人员把持的“双核心”机构模式。
而作为最高管理者的孙权,一直被这种双版块、双核心模式牢牢禁锢着。再加上东吴一直没能得到一个类似于诸葛亮那样可以牢牢地将文武双方都把控在手中的强人,整个江东的文、武两大版块一直不合,两股力量泾渭分明,各行其道。赤壁大战之前,这两股势力居然可以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主战和主和。像这种现象,在曹操、刘备的集团内,是绝不会发生的。
从这个现象,也能看出孙权夹在文武两个下属团队之间的无奈和尴尬。毕竟孙权是年少继位,而身边辅佐他的人,都是和他的老爹、老哥出生入死的人。没给他蹬鼻子上脸就算不错了。
而且和曹操、刘备相比,孙权是十足的“富二代”做派。并不明白“自古英雄出身低”的道理,在用人方面往往任人唯近,反倒是对于送上门的庞统,直接拒了。
不过,由于江东是文雅之地,自古青年才俊层出不穷,每临大事,江东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帮助江东渡过难关。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东吴的运气实在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