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最值得投资的城市的房子)
很多人都知道合肥成功投资了不少项目,但是没有多少人了解合肥认真地拒绝了多少项目。
文 / 巴九灵
2020年,合肥GDP破万亿,同时第一次跻身中国内地经济前20强。
让我们来直观地告诉你,这个成绩有多恐怖。
目前,中国有23座GDP万亿城市,回首过去二十年,它们的累计经济增长是这样的(以2000年为100%):
合肥一骑绝尘,甩开第二名长沙两个身位。
可能有人质疑:2011年合肥划入了原地级巢湖市的两个区县,增长是不是靠吞并来的?
这里要说明一点,上图的增速不是用当年GDP除以上一年GDP,而是按可比口径计算,剔除了物价和行政区划变更的影响。
也就是说,2011年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分巢湖,2016年成都代管简阳,2017年西安代管西咸新区,2019年济南合并莱芜,都不会直接影响各市当年的GDP增速。(再者,划归合肥的巢湖部分,只占去年合肥GDP的9%左右,比物价因素的影响还小)
还可能有人质疑:上海、北京的起点高,后续增长当然会放缓,而合肥起点低,增长最快理所应当。
这样说不能算错,只是没意识到,合肥的起点究竟有多低。
容我们亮出第二张图:
对于23座GDP万亿城市来说,合肥是二十年前起点最低的城市。
对于45座GDP超5000亿的城市来说,合肥仍然是二十年前起点最低的城市。
2000年,合肥经济总量369亿元,排在全国80名开外。
二十年来,它超过了60多位选手,才拿到城市竞赛下半程的入场券。当时和它起点差不多的、同样是省会城市的太原、兰州,如今GDP只有它的三四成。
恐怖如斯的合肥,是如何炼成的?
01
安徽二字,安是安庆府,徽是徽州府。长久以来,合肥在安徽省内都只是个小弟。(如今的合肥市≠过去的庐州府,合肥市的主体≈庐州府府治——合肥县,最多再加上庐江县和巢县)
第一次命运的转机,来自这里诞生的一位人物——李鸿章。当年李鸿章在合肥创办淮军,提拔本地将领(如刘铭传、丁汝昌、张树声),也促使合肥(庐州府)在太平天国时期首次成为了安徽的临时省会。
张树声的四位曾孙女——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可能比他本人更知名一些
第二次命运的转机,是1952年皖南行政区和皖北行政区合并,新设立的安徽省,将省会正式定在了“为皖之中”的合肥。
第三次命运的转机,当属1970年中科大落户合肥。这件事,既有机缘,又在人为。
1969年,受动乱和中苏边境冲突的影响,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13所北京重点高校外迁,中科大也在其中。
学校原定迁至河南南阳,但考察之后得知,当地没有接收能力,遂改迁至安徽安庆。在迁往安庆的过程中又发现,当地也容纳不下。
中科院和安徽省委经过交流,决定把学校搬到合肥。为了安置中科大师生,合肥腾出了合肥师范学院(因此被拆分)和银行干校的校舍,在有限的资源下尽可能地满足。
“文革”后,13所高校大多不是迁回北京,就是两地办学。中科大也想走,但安徽竭力挽留,加之中科大原校址被占,最终才扎根在了地方。
有人评价说,这真是偶然偶然再偶然的事。
至于中科大如何成就了合肥?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不过至少有一点——2017年,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国家科学中心(目前有四个,北京怀柔、合肥、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若无中科大,此事几无可能。
2016年8月,中科院与安徽省签署了《全面创新合作协议》,从引领创新到培养人才,双方的共振效应越发让人期待。
02
如果说前三次转机靠的是天时地利,那么最近这一次,全靠合肥自己。
2005年,合肥提出“工业立市”。
此前合肥并非没有工业,合肥的万燕,研发出了世界第一台VCD播放机;合肥的荣事达,一度是中国洗衣机销量最高的品牌;合肥的美菱,曾位列中国冰箱行业前三……
然而这还不够,合肥要“大招商”。
合肥引进了美的、格力、海尔、TCL等家电品牌,直至2008年,当地的洗衣机、空调、冰箱产量,都位居全国前三。
合肥还想生产电视,而电视需要屏幕。于是,合肥开启了一场“豪赌”——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财政收入只有300亿的情况下,以上百亿的投资规模引进京东方。
为了这笔投资,合肥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当时京东方年年亏损,论实力论财力都比不过日韩的液晶面板巨头。
直到2012年,京东方的两家定向增发股东——合肥鑫城和合肥蓝科解除限售时,这笔投资仍然是浮亏的,媒体报道形容为“深陷泥沼”。
如今我们开着上帝视角,知道合肥这笔投资大赚特赚,但放在当时,换做是你,你会选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是选择给液晶面板这种烧钱大户送钱?
京东方在合肥先后建设了6代线、8.5代线、10.5代线等项目,而后合肥又引进了维信诺、康宁、彩虹等企业,打造出一个世界级液晶面板产业集群,出货量约占全球的10%。
“缺芯少屏”,解决了屏幕的问题之后,合肥就开始布局芯片——而这比屏幕更难。
2016年,合肥市政府和兆易创新共同出资成立了长鑫存储,其中合肥出资75%,兆易创新出资25%,专攻DRAM内存。
2019年,长鑫存储宣布8Gb DDR4量产。
在长鑫的影响下,超过200家半导体企业在合肥落户。如今合肥已被工信部列为九大集成电路集聚发展基地之一。
2020年,合肥又以70亿战略投资了蔚来。这是合肥在新能源车产业上踏出的新一步。
目前蔚来已经将总部迁至合肥,而且在规划一个年产能100万辆的生产基地。
就在几天前,蔚来CEO李斌在演讲中说到:去年在蔚来最为危难的时候,“差点就挂掉了”,“安徽省和合肥市政府在我们最关键的时候伸出援手,也创造了奇迹,六个月以内就让合肥有了很好的投资回报”。
2020年4月29日合肥与蔚来签约,当时蔚来的股价是3美元,如今是40美元。哪怕这是一笔纯粹的财务投资,也赚翻了。
你觉得合肥这是“赌运佳”吗?
从家电到屏幕到芯片,再到新能源车,合肥一直是“按需补缺”。咨询行业专家,组织专业机构进行尽调,召开论证会,没有一笔生意是靠赌的。
一位合肥产投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京东方、长鑫、蔚来……很多人都知道合肥成功投资了不少项目,但是没有多少人了解合肥认真地拒绝了多少项目。”
为了推进重点项目,合肥还设立了“链长制”,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确保项目高效无碍地建成投产。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链长,是市委书记。
合肥的成功,是“技术官僚”的胜利,是“专业性”的胜利。
03
2016年,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是上海,三个副中心是南京、杭州、合肥。从经济总量上看,合肥是最小的一个。
但是今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0年来,长三角人口增量第一是杭州,第二是苏州,第三是合肥,高于上海、南京。
都说南京是“徽京”,这一次,合肥总算争了一口气。
但合肥仍然面临挑战。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个都市圈包括安徽的滁州、芜湖、马鞍山、宣城——简直是公开抢人。
不少安徽其他城市的居民,诟病合肥抢占资源,是“霸都”。但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如果合肥不做“徽京”,自有南京来做“徽京”,到时候,安徽只会更难受。
毕竟,城市竞赛的下半程,刚刚开始。合肥也是拼尽全力,才堪堪拿到一张入场券。
作者 | 木有药师 | 当值编辑 | 武新月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