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引用了五柳先生的什么话)
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做了八十天县令?
以酒入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从《诗经》到魏晋至唐宋,古代诗人可以说是与酒缘颇深,酒作颇丰。譬如,我们所熟悉的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就是诗歌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再如,斗酒百篇的诗仙李白也有大量的饮酒诗,正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他出生于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是当时很有权势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过太守,父亲也官至太守,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之女。
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便从此衰落,与母亲和五岁的妹妹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苦,但由于从小家境优良,他在母亲的指导下读了很多书,其中有老子、庄子、四书五经,历史神话等。陶渊明曾这样描绘自己,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以他从读书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他读书不是逐字逐句,他不求甚解,旨在期望与古人心灵相合。
陶渊明在早年的时候没有做官,29岁的时候,家中的亲人衰老,家道贫穷,于是他出仕做了祭酒,由于受不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干了没几天便辞职了。州里招他去做主簿,他也是推辞不去,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七年之后,陶渊明又出任桓玄镇军的参军,母亲去世后,他辞官奔丧,守丧两年。
有一次他对亲戚朋友说,我想过恬静的生活,现在我出去做官,为以后的隐居积攒一些本钱,不知可以吗?在当时的当权者听说之后,马上派他去做彭泽县令。公元405年秋天,为了养家糊口,陶渊明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县里给他几亩公田,他全部用来种植酿酒用的稻谷,他说,能让我每天有酒喝就够了,妻子不同意他这么做,于是便拿出一半的土地种稻米,另外一半仍然种秣谷。
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没多长时间,这年冬天,有位粗俗而傲慢的官员来视察, 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要求县令来拜见他。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很瞧不起这种作威作福的人,但不得不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他说:“参见这位官员要身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忍无可忍,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就向那些乡里小儿卑躬屈膝。” 他当天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陶渊明的一生,都是在富贵与贫贱,做官与归隐之间,矛盾、纠结、交战,最终的抉择是远离官场,归隐田园。这个优雅的转身,让中国的文人墨客羡慕了一千多年。”人之所以羡慕他,正是因为他做了我们想做而没勇气做的事。人生在世,烦心事甚多,不刻意讨好,不曲意逢迎,如此,才能舒服地做自己。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梦想出路都是做官,做官不顺,开始自暴自弃,天天聊吃喝玩乐,退隐山林。我喜欢陶渊明和苏轼,但他们不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除了出仕和归隐,在现实不符合理念的时代,还可以努力自由思想,做出一点真正有意义的深思。
以前,独立的思想太少了,导致每逢剧变,都没有成系统的思想资源来抵御一些东西,再构建一些东西,所以改革和革命总是进两步,退三步。这和中国知识分子在智识上的自我放弃有大关系。看遍传统哲学,有价值的部分太稀少了。
做人要有骨气,不能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