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平凡的幸福(承载一个小家最平凡的幸福)
从1988年至今,“菜篮子”工程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人们手中曾经空空如也的菜篮子,如今早已被琳琅满目的蔬菜瓜果装得满满当当。但农药残留的问题,让这只“菜篮子”拎起来格外沉重。
“世纪90年代初,我们在市场买菜没有什么东西的,想吃条鱼都不容易,而且很贵,到90年代中期以后,就很简单了,买蔬菜、弄只鸡、弄条鱼就很便宜了。”52岁的孔祥智说。
孔祥智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教授,他所说的,正是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现如今,市场内、超市里,各色各样的瓜果蔬菜让人眼花缭乱,鸡鸭鱼虾猪牛羊各类肉食也是应有尽有。而这一切的变化,都要归功于一项惠民工程——“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最初的目标——保证市场农产品供应充足,这个目标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基本实现。这意味着,人们再也不用为自家菜篮子空空如也而发愁。但紧接着,另一个棘手问题让人们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那就是——食品安全。
2000年,“菜篮子”工程的聚焦点开始由“量”向“质”转变。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菜篮子’产品基本实现可追溯,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而今,人们餐桌上的菜是否能“追根溯源”,是否能吃得放心?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年初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情况似乎并不乐观。
压瘪的“菜篮子”鼓起来了
排着长队购买储备过冬的大白菜,曾经是许多北方城镇秋末冬初时节的一道街景。十几年的时间,从买不到菜,到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菜篮子”工程给人们的餐桌带来了巨大变革。
走过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老一辈人,恐怕都对凭票买粮、油、菜、布等的经历记忆犹新。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各类物资的供应都处于极度短缺状态,因此,国家也对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
在那个年代,各种票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粮票、布票、油票、肉票,到火柴票、肥皂票、手纸票、自行车票,五花八门的票证涵盖了人们吃、穿、用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买什么样的商品,就要有相应的票证,否则,即使拿着钱也买不到东西,真正可谓无票“寸步难行”。
如今,人们不仅在蔬菜品类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买菜的渠道也愈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菜市场,还有超市和便民蔬果店,更有网上菜篮子可以送菜到家。被压瘪的菜篮子,已如今经实实在在地鼓起来了。
农药残留,一篮子的“不放心”
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小觑,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导致急性中毒,而长期摄入低剂量的残留农药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如干扰内分泌系统,伤害神经系统,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
从无到有,从空到满,“菜篮子”工程解决了以食为天的人们的第一个大问题——吃饱,但第二个问题又接踵而来——吃好。
“农药残留”,让这只被各色各样的蔬菜装得满满当当的“菜篮子”,蒙上了一层暗影。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小觑,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导致急性中毒,而长期摄入低剂量的残留农药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如干扰内分泌系统,伤害神经系统,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
同时,一个更令人忧心的情况是,目前多种农药混合施用已经成为蔬菜种植中的常态,但没有任何权威研究机构可以对混合农药残留的健康风险做出有效的评估。
对于农药残留的担忧,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但其相对昂贵的价格又非绝大多数的家庭能够长期消费的。“菜篮子”工程的初衷是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但食品安全问题又让人们心怀惴惴,人们拎着一篮子的菜,也拎着一篮子的“不放心”。
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田间档案
“我们通过GPS追踪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北京市民日常吃到的蔬菜,‘菜足迹’最长约为480公里。清楚菜的来源和种植情况,是大家吃到‘放心菜’的前提。”
农药残留的问题,往上一环节追溯,就是蔬菜种植的病虫害问题,病虫害愈严重,就越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农残问题。
田间档案,是农户田间生产的记录,通过它,可以追溯蔬菜的品种、种植田块、采收时间、种植者、加工者等信息。上海对田间档案每年都会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建立田间档案的散户,一份档案有50元的补贴,2012年至2014年,用于田间档案建立和管理的补贴达到1930万元,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一只小小的菜篮子,承载的是一个小家最平凡的幸福,关系国计民生的“菜篮子”工程,满载的是一个国家的安定和繁荣。“菜篮子”的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严格检测”的问题,它还涉及到生产本身及农民利润、市场红利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无论是生态农业的推广,还是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从这整个的全局出发,政府才能真正在其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