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的哲理)
乐说古诗
清朝时,有位官员叫阮元,他曾经在浙江任巡抚。
平日里,这位巡抚大人不在衙门里坐着,满脑子想的都是老百姓和农业生产的事情。他经常下乡巡视民情,时间久了,对当地的山川地势和风土民情都十分了解。
嘉庆二年,阮大人来到太湖南边的吴兴城。看到苕溪、苎溪等四条河流在这里交汇,土地被密如蛛网的水系分割,大河与小溪遍布,丰富的活水给江南田野带来了一派生机。
吴兴地区不但风光秀美,而且非常富庶,临水的屋舍相连,人烟稠密。
这里的农民根据河流分布的特性,将水田分成三类,在深水里种菱角,在浅水里种稻谷,在不深不浅之处种上荷藕,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一种巧妙的生态平衡,使菱、稻、荷皆长势喜人。
阮元被江南的锦绣美景打动,更被庄稼人因地制宜进行生产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他写下一首《吴兴杂诗》:
诗歌大意
四条大河环抱着吴兴城,曲折交错地流淌着,由它们分散出许多条溪水,溪边居住着千家万户。这里的人们利用大好的自然条件,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
1、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2、杂诗:题目中没有指明具体内容的诗。
3、交流四水:交,交错纵横。 四水指湖州城附近的东苕溪、西苕溪等四条河流。
4、抱城斜:环抱着吴兴城曲折地流淌着。
5、散作千溪:分散为很多条支流。
6、菱:水生草本植物,果实叫菱角,可食用。
作者简介
阮元,清朝学者,乾隆年间进士,入翰林院,至嘉庆、道光年间一直为官,他毕生仕途显达,学识渊博,在经学、方志、金石学及诗词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著书180余种,编著有《皇清经解》等,被尊称为学界泰斗。
诗中佳句
这两句写各种农作物互相间杂,组成缤纷交错的图案,构成吴兴水乡的特殊自然风光。
诗中前两句有三个数量词,“四水”是主干,“千溪”是支流,“万家”则意味着更多的支流。通过“交流”、“散作”“遍”等动词勾勒出一片稠密的水系,呈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乐说
诗句平易浅近,纯真自然,令人沉思。
后两句写人们根据水位深浅,合理安排种植品种,不但增加了收益,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还蕴涵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乐说古诗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