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品安全法(2021年最新食品安全法)重庆发布2019-11-23 04:12:04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对比2015年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
《条例》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落实“处罚到人”、保健食品监管
等内容进行了细化
凸显了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条例》有哪些亮点?
请看解读全文
1
《条例》的修订背景
2015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稳步提升,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不断好转,但仍存在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顺畅,部分食品安全标准之间衔接不够紧密,食品贮存、运输环节不够规范,食品虚假宣传时有发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同时,监管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有效做法也需要总结、上升为法律规范。根据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针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必要对2009年7月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行修订。
2
《条例》修订的总体思路
《条例》在总体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
①细化并严格落实新《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②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食品安全领域依然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制度措施。
③重点细化过程管理、处罚规定等内容,夯实企业责任,加大违法成本,震慑违法行为。
3 《条例》在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新规定
主要有五方面的内容:
①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②强调部门依法履职、加强协调配合,规定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事故处置、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会商、协作、配合义务。
③丰富监管手段,规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日常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上级部门随机监督检查、组织异地检查等监督检查方式;对可能掺杂掺假的食品,按照现有食品安全标准等无法检验的,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④完善举报奖励制度,明确奖励资金纳入各级人民政府预算,并加大对违法单位内部举报人的奖励。
⑤建立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将食品安全信用状况与准入、融资、信贷、征信等相衔接。
4 《条例》在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标准等基础性制度方面的新规定
完善食品安全基础制度,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为此,《条例》从四个方面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标准制定作了完善性规定:
①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的运用,规定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监管部门经调查确认有必要的,要及时通知食品生产经营者,由其进行自查、依法实施食品召回。
②规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明确对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不得制定地方标准。
③允许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实施日期之前实施该标准,以方便企业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④明确企业标准的备案范围,规定食品安全指标严于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应当备案。
5 《条例》在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方面的新规定
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条例》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强调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①细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规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加强供货者管理、进货查验和出厂检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等工作。
②规范食品的贮存、运输,规定贮存、运输有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的食品,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并保持有效运行,同时规范了委托贮存、运输食品的行为。
③针对实践中存在的虚假宣传和违法发布信息误导消费者等问题,明确禁止利用包括会议、讲座、健康咨询在内的任何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规定不得发布未经资质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食品检验信息,不得利用上述信息对食品等进行等级评定。
④完善特殊食品管理制度,对特殊食品的出厂检验、销售渠道、广告管理、产品命名等事项作出规范。
6 《条例》在法律责任部分所作的完善
主要作了五方面的规定:
①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追究到人的重要精神,对存在故意违法等严重违法情形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②细化属于情节严重的具体情形,为执法中的法律适用提供明确指引,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从重从严处罚。
③针对《条例》新增的义务性规定,设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④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实施召回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减轻、消除食品安全风险,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以此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主动、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减少危害。
⑤细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的协作机制,明确行政拘留与其他行政处罚的衔接程序。
7 《条例》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新规定
学校的食品安全关系广大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广受社会关注。为细化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条例》规定,学校食堂应当执行原料控制、餐具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制度,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承包食堂的,应当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对食堂的食品安全负责;学校应当督促承包方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承担管理责任。
8 《条例》在加强保健食品监管方面的新规定
保健食品属于特殊食品,安全风险较高,国家对其实行严于一般食品的监管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监管,在新《食品安全法》基础上,《条例》主要补充了以下内容:
①不允许对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防止一些食品生产者对本应实行特殊严格管理措施的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以地方特色食品的名义生产,逃避法定义务。
②加强生产环节的把关,规定保健食品生产工艺有原料提取、纯化等前处理工序的,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原料前处理能力。
③加强对销售环节的监管,规定销售者应当核对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内容是否与经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一致,不一致的不得销售;保健食品不得与普通食品或者药品混放销售。
9 《条例》对食品虚假宣传作的新规定
为进一步治理食品虚假宣传,《条例》在新《食品安全法》基础上补充了以下规定:
①禁止利用包括会议、讲座、健康咨询在内的任何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
②明确非保健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作用。
③针对实践中一些组织和个人擅自发布未取得我国资质认定的机构出具的食品检验信息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未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食品检验信息,不得利用上述检验信息对食品、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等级评定,欺骗、误导消费者,对违法者最高可以处100万元罚款。
10 《条例》是如何体现“最严格的监管”要求的?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以儆效尤。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易发多发。为此,《条例》按照“最严格监管”要求,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相关制度规定。
0
1
严控源头风险
《条例》增设了农业投入品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对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管理;强化了进口食品风险控制措施,以及进口商的责任义务,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源头管控,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0
2
严查掺杂掺假
针对不法分子违法手段花样翻新,假冒伪劣、非法添加屡打不绝,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存在滞后的现象,《条例》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制定非标物质的补充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为严格监管执法提供依据,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
0
3
严格“处罚到人”
过去,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对企业进行处罚,震慑作用不强。《条例》规定,对故意违法、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行为,除了对企业进行处罚外,还要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处以罚款,最高可处其上年度从企业所获收入的10倍。
0
4
严惩失信失德
信用是市场主体安身立命之本,《条例》明确要求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目的就是通过强化信用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0
5
严打恶意违法
《条例》从违法行为的货值金额、持续时间、损害后果、主观恶意等方面列举“情节严重”的情形,明确要求对“情节严重”者从重从严处罚。
来源:重庆发布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杨夕文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