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友谊桥(中朝友谊桥能过去吗)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中朝友谊桥(中朝友谊桥能过去吗)原创南方都市报2020-10-28 17:50:19

断桥咋断的?徒步过江在哪?重走鸭绿江寻70年前志愿军足迹

今年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有两张历史照片近期多次在各大网站转载刷屏,即志愿军徒步跨过鸭绿江、曾遭美军轰炸的鸭绿江断桥画面。这两个历史瞬间背后都有何鲜为人知的故事?近日,南都记者在“重走鸭绿江”采访过程中进行了深入挖掘。

断桥咋断的?徒步过江在哪?重走鸭绿江寻70年前志愿军足迹

70年前,志愿军徒步跨过白雪皑皑的鸭绿江。

断桥咋断的?徒步过江在哪?重走鸭绿江寻70年前志愿军足迹

据统计,从1950年8月至1951年8月,“联合国军”飞机轰炸鸭绿江大桥共5391架次,多则每天3次以上,每批20架至90架,大机群轰炸达10多次。

遗址、旧址、遗迹,是历史信息的载体,人们认识已过去的,甚至久远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除依据有记载的文献资料外,还要得益于对曾经发生过历史事件的遗址、旧址、遗迹等的考察和求证。

我们都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主要战场在朝鲜境内,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旧址、遗址等均在朝鲜境内。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活动,如今在国内是否可以寻踪到有关历史遗迹?它们都在哪里?

从山丘桥墩残垣开始,寻访历史上的发生地

出生于1969年的张校瑛,是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在纪念馆工作26年的她,长年从事抗美援朝战争史、丹东地方史、朝鲜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其中,有关抗美援朝遗址、旧址、遗迹的调查研究也是她这些年一直作为主要课题来研究。

断桥咋断的?徒步过江在哪?重走鸭绿江寻70年前志愿军足迹

53米高的抗美援朝纪念塔。潘珊菊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丹东是祖国战略大后方的最前沿,与朝鲜隔江相望。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去往朝鲜战场,大批作战物资从这里运往朝鲜前线,丹东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英雄的城市”。

张校瑛告诉南都记者,多年来,纪念馆的专业人员,通过志愿军老首长、老英雄、老战士、支前模范等相关人士,进行资料搜集、寻找线索,积累了大量有关抗美援朝遗址线索和资料,10年前抗美援朝纪念馆成立“抗美援朝遗址遗迹考察组”,从一处山丘、一座桥墩、一湾江水、一处残垣,追寻志愿军将士和支前队伍当年留下的踪迹,足迹遍布丹东城市与农村。

志愿军徒步跨过鸭绿江地点在哪?

关于志愿军徒步跨过鸭绿江的历史画面是在哪里拍摄的?徒步跨过鸭绿江的地点到底在哪?南都记者从抗美援朝纪念馆获悉,时隔多年,人们想寻访这个画面发生的地点,期间颇费周折。

据了解,曾经的拍摄者志愿军第64军政治部摄影组组长黎民从拍摄照片,到入朝,再归国,先后并没有在丹东住上几日,多年后他自己也记忆模糊确定不了准确地点。经过多番实地考察与核实,曾经定格下来的徒步跨过鸭绿江的过江地点确定是在鸭绿江上游的马市村,这里位于丹东市区东部30公里,对岸是朝鲜的西湖洞。

1950年10月,这里修建了过江便桥,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徒步从公路便桥入朝参战的唯一一处过江地点。此处的过江桥梁是志愿军与当地民兵共同修建的公路便桥。

在实地考察期间,考察组从村里一位叫刘福源的老人那里证实马市村确实是志愿军过江一处地点。几位年龄大些的村民也都了解这段过江史实。据当地老人说,村附近的鸭绿江上有一座便桥,是志愿军入朝前由部队组织民兵搭建。桥规模不大、很简陋,连桥栏都没有。

最有说服力的是拍摄点对面的山形。考察组发现,马市村现在拍摄的照片虽然历经数十年风雨,但山川依旧,对面山形几乎与历史照片完全吻合。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原有的位于安东市区(现丹东)的两座大铁桥目标较大,是美军飞机攻击的重点目标,而马市村这座便桥地处偏僻乡村,比较隐蔽,很少遭到敌机空袭,大批志愿军后续部队从这里过江,众多作战物资也从这里运往前线。

1953年7月,随着战争结束,志愿军部队撤离丹东,此处临时性过江地点失去作用,了解这座桥情况的人越来越少。后因鸭绿江汛期洪水,这座临时便桥被洪水冲毁,此处志愿军过江遗址几乎被人遗忘。

遍布两千多个弹孔的钢铁大桥发生过啥?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位于丹东市鸭绿江上的两座桥梁,即鸭绿江断桥和中朝友谊桥,两座铁桥相隔仅百米,横跨丹东与朝鲜新义州之间,是当时重要“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鸭绿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流经丹东市约300公里,这两座桥以鸭绿江上下游分为上桥(现在的中朝友谊桥)和下桥(现在的鸭绿江断桥),这两座桥梁是中朝铁路和公路联结点与交通要道。

断桥咋断的?徒步过江在哪?重走鸭绿江寻70年前志愿军足迹

如今的鸭绿江断桥。潘珊菊摄

在“重走鸭绿江”期间,我们发现,鸭绿江大桥下桥的桥梁只剩下中国一段的半座桥梁。远远望去,断桥庄严屹立在鸭绿江上,那么它的另一半去哪了?走上断桥,桥梁上大大小小的弹孔,又是从何而来?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鸭绿江大桥上桥、下桥作为钢铁运输线的起点,是连接志愿军前线与后勤运输的纽带,也是美国空军实施轰炸的重点目标。

1950年10月,当时的“联合国军”为切断志愿军兵力和物资后援,调集空中力量,开始对鸭绿江上所有铁路、公路桥梁实施轰炸封锁。11月5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令对鸭绿江桥实施毁灭性轰炸。11月8日至21日,美军发动了以轰炸鸭绿江上所有桥梁及朝鲜北部军事设施与交通线路为主要目标的“空中战役”,进行地毯式轰炸。11月8日上午9点,鸭绿江大桥下桥被拦腰炸断,朝鲜一侧6孔桥梁全部沉入鸭绿江,只留下几个桥墩,成为如今人们看到无法修复的断桥。

断桥咋断的?徒步过江在哪?重走鸭绿江寻70年前志愿军足迹

鸭绿江大桥上桥改名为“中朝友谊桥”。潘珊菊摄

同日,美军轰炸中上桥也受到重创,朝鲜一侧钢轨被炸断、炸弯,枕木和桥板被炸起火。经过当时安东铁路分局抢修,9日凌晨3点完成抢修任务,保证志愿军过江和作战物资顺利运输。下桥被炸毁后,上桥独自承担起志愿军过江的重要通道和后方补给运输线的重任。

战争结束后,上桥一直由中朝共同管理。1990年10月,中朝两国政府协议决定将上桥命名为“中朝友谊桥”,以此纪念中朝两国人民用献血和生命凝成的战斗友谊。在战争洗礼中,中朝友谊桥尽管遍布大大小小、斑驳不一的炮弹痕迹,但它依然屹立于鸭绿江上。

断桥咋断的?徒步过江在哪?重走鸭绿江寻70年前志愿军足迹

中朝友谊桥至今仍可看到遍布大大小小、斑驳不一的炮弹痕迹。潘珊菊摄

丹东边检站小范介绍,这个大桥大大小小的弹孔共计2037个,这是边检站还未改制时教导员带领战士上桥数了很多遍确定的。这些弹孔越往桥中间越密集,战争期间美军飞机主要轰炸朝鲜的中间部分。

“中朝友谊桥全长946多米,我方一侧就有570多米,从丹东这条分界线过去就是朝鲜的新义州市,那是朝鲜的第四大城市。”小范指着桥梁不远处的分界线说。

对话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

“197653”是抗美援朝烈士人数,不是志愿军牺牲人数

南都:时隔6年,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于上个月底正式开放,跟以往相比有哪些不一样?

张校瑛:抗美援朝纪念馆有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和国防教育园组成,这次改扩建主要把陈列馆由原来的5400平方米增加到2万3千多平方米,由此展出的文物和照片也有所增加。与此同时,有些场景也有新变化,例如激战云山城、冰雪长津湖、奇袭白虎团等10多个场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馆藏资源,使得当年的这些著名战役场景再现,让观众有更直观的冲击力。

断桥咋断的?徒步过江在哪?重走鸭绿江寻70年前志愿军足迹

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出的文物。潘珊菊摄

南都:扩建后增加那么多实物,都从哪里搜集而来?

张校瑛:抗美援朝纪念馆基本陈列主题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它的前身是1953年建成的叫辽东地志博物馆筹备处,1958年志愿军归国后把他们的战利品和朝鲜军民赠送的纪念品赠送给我们馆,此后改为“安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来1965年安东改名丹东,纪念馆又变成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1993年开馆的时候,把“丹东”二字去掉,命名为“抗美援朝纪念馆”,它不仅仅是属于辽宁、丹东,更是属于全国的。

对此,我们对这个纪念馆的定位是,它是全国唯一的、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我们馆藏文物2万多件、关于抗美援朝史料有3万多份,目前我们收藏的抗美援朝馆藏文物和史料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纪念馆。

断桥咋断的?徒步过江在哪?重走鸭绿江寻70年前志愿军足迹

纪念馆内展示的两组数据。潘珊菊摄

南都:能给我们讲讲纪念馆两组数据“2900000”和“197653”各是怎么得来的吗?

张校瑛:好的。290万指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入朝参战是290万人次,而不是290万人,这里是有区别的。为什么呢?因为入朝部队有轮休的、有志愿军受伤回国治疗痊愈后又入朝的。

同时,197653人是民政部在2014年公布的抗美援朝烈士人数,除了牺牲的志愿军将士外,还有支前民工、担架队等战勤服务牺牲的,以及受伤回国后没治好、帮助朝鲜重建家园、维护朝鲜停战协定期间而牺牲的人员。所以这个数字是烈士名单,而不是牺牲的志愿军将士名单。

有些人想歪曲否定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故意夸大志愿军伤亡人数,其实这是不对的。志愿军阵亡人数始终没变,烈士名单不代表志愿军将士牺牲的人数。

南都:今年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新馆开放至今有收到什么反馈?

张校瑛:新馆开放后,这里迎来各个层面的观众,有学生、老人、部队战士,也有各单位组织的企业、机关、干部、群众等等。例如,10月25日纪念日那天,这里就来了大批志愿军将士后代,这几天还陆续有,除了来参观,这些烈士后代,还把他们珍藏的文物捐给我们。这几天是我们比较忙碌的阶段,也非常辛苦,但是我们也有收获。

南都:在纪念馆工作26年,你对志愿军最切身的感受是什么?

张校瑛:这么多年来,我接待了很多志愿军老战士,一直被这些英雄事迹所感染着,作为抗美援朝纪念馆一员,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好抗美援朝精神,讲好抗美援朝故事,还有英雄人民的故事。丹东作为“英雄城市”在抗美援朝过程中作出了特殊贡献,当时丹东的口号是“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在防空疏散、宣传教育、支援前线、参军参战、救护志愿军伤病员、踊跃捐献、增产节约、反细菌战等方面均做出了特殊贡献。

南都记者潘珊菊宫纳发自辽宁丹东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上一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流程)

下一篇古代奥运会创始人(第21届奥运会主办国家)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