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故事(安史之乱中的一个小故事)
安史之乱给了唐王朝很大的打击,唐明皇从西安逃到四川, 他的儿子出来当皇帝,费了九牛二虎的劲才把安史之乱平定下去。然而在连年的战争中,各地的节度使都拥兵自大,产生了一批军阀。 “有军则有权” 谁的兵多,谁的权就越大。其中最有声势赫赫的要算唐朝的中兴名将汾阳王郭子仪。按照唐朝当时的制度, 兵马大元帅是由皇帝或者皇太子兼任的,在名义上算是把军权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 郭子仪是副元帅,实际上权倾天下。郭子仪是个谨慎的人, 他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对家人子女约束颇严 然而,尽管如此, 还是不免要出点乱子。
公元七七七年, 郭子仪的第三子郭晞带兵驻在邠州。 郭晞也可以算是一员名将,打过许多胜仗的。可是他的军纪不佳,对于部下的无赖行为放纵不问。 邠州有些流氓恶棍就钻这个空子,用贿赂走后门到他的部队里当兵。他们披上了一身老虎皮, 胆子更大了,地方官也不敢管他们。这些人成群结伙地上街,白拿人家的东西, 谁要说个不字,他们就把人的手足打断, 甚至把孕妇撞死。 当时的邠宁节度使白孝德明知这些情况,但是因为顾忌郭子仪,所以不敢说。这时段秀实正在附近的泾州担任刺史, 特地跑到邠州来找白孝德说:“国家让阁下担任地方官,阁下就应当管好这个地方老百姓的事。现在老百姓受到祸害,你却心安理得。将来出了大乱子,你怎么交代?”白孝德就向他请教办法。段秀实说: “我在泾州, 事情不多, 比较清闲。现在看到这里的局面,一来不忍心老百姓遭祸害,二怕影响国家的边防, 心里很不安。如果你任命我担任总执法官,我就来想办法不让老百姓遭殃。 ”看起来段秀实似乎有点傻,他放着地方上的太平官不做, 偏来揽这分麻烦, 但是无论从唐王朝或者是老百姓的角度看,都实在是很需要有他这样的人。
白孝德接受了段秀实的建议,任命他代理总执法官。一个月以后,一天郭晞部队有十七名战士到街市上白拿人家的酒,用刀刺杀卖酒的老头, 打破人家的容器, 街边满沟流的都是酒。段秀实立即把这十七个人逮捕起来,斩首示众。消息传到郭晞的兵营, 这些兵士哪里碰过这样的钉子,立刻鼓噪起来。全营的兵士都穿上盔甲,要找地方政府算账。白孝德害怕了,找到段秀实, 问他怎么办。 段秀实说: “没关系,我去说服部队。”白孝德要派几十个兵保护他,段秀实说“几十个兵有什么用?”他一个也不要, 只找个老头牵马, 就到郭晞的军营去。走到军营门口,军士们纷纷披着盔甲,拿着武器出来。段秀实说: “杀一个老兵, 用得着你们这样全付武装吗? 我自己把头带来了。”这些战士被段秀实的气势镇住了,不知说什么好。段秀实又说: “郭将军哪一点亏待了你们? 副元帅哪一点亏待了你们?为什么你们要闹事难道不怕牵连郭家吗?你们去给我向郭将军通报, 说我段秀实找他有话说。见到郭晞之后, 段秀实说: “副元帅的功劳充塞于天地之间,应当做到善始善终。现在阁下放纵士卒逞凶暴,而且还要闹事,乱了国家的边防,谁来负责呢? 认真查起来, 副元帅也有责任。现在这些干坏事的, 都是当地的一些恶子弟。他们用贿赂钻营到你的部队来当兵。又借部队的威势杀人害人。如果不制止激起老百姓的忿怒, 就要出大乱子。乱子出在将军手里,人们就要说将军是倚仗副元帅的势力纵容士兵作恶。这样一来, 您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段秀实说的这一番大道理,有理有情,打动了郭晞。他很感谢段秀实的提醒,立刻向部下命令:一律放下武器,各回营房,再敢闹事者,军法从事。
段秀实还有点不放心,不想马上离升郭晞的车营。又对郭晞说: “我为议件事忙得晚饭都没来得及吃。郭唏当然卜令款待。吃完饭,段秀实又称病在郭晞那里住了一夜,到第二天看到真正是风波平息,才告辞回去,段秀实这个胳膊所以能够扭过大腿,不但在于他懂得执法严明的必要。更在于他明知道这样做有风险,却甘恳放弃“太平官”的安逸,来把危险揽到自己头上。“出头的橼子先烂”,是事实。但是橼子没有出头的部分,房子就要塌下来。不正之风正是利用了人们不愿当“出头橼子”的心理而存在和泛滥的。现在讲到“舍己为人”,往往要被人嘲笑。但是,任何一个阶级,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社会,要存在,要发展,都不能没有一部分眼光比较远的、能够舍己为人的人呢。
段秀实的高明更在于,他不但顶了当时的歪风, 而且顶得很成功, 保持了社会的安定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因为他没有把郭晞当作自己的敌人,所以才能真正从对方的利害出发,说出那一番有情有理的话来。 如果他只是简单地用法令去压, 对一个少年气盛、居功自傲的将军就很难生效, 甚至会使矛盾激化。而段秀实的任务却是要解决矛盾, 而不是徒逞一时之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