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历史(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不丹历史(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不丹国旗跟大清有没有关系?

看到有人在网上说,不丹至今还在使用大清国旗。不丹原来是中国的藩属国,受中国册封。因此不丹也是龙旗,不同的是清朝是五爪金龙,藩属国只能是四爪金龙。(不丹国旗的龙只有三个爪子)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这个说法你肯定也看到过几百回了。

大清都灭亡100多年,我们很多国人居然还乐意看到这样的消息。大概是对过去那个天下归附、万邦来朝的“天朝”而感到自豪吧。盲目的自豪就容易变得一叶障目。

中国历来有龙图腾的原始崇拜,但你去看先秦时期的龙,跟现在的“中国龙”长得一点都不像。上古时期的龙更像是“小虫虫”、黄鳝、蛇那一类的动物。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红山文化中的玉龙

西汉的龙身体还是蛇,头却变成了鳄鱼,头上长了牛角,有些还长了翅膀,有些的脚是兽足,有些却是鹰足。可见西汉时期龙的形象还没有统一。

东汉时期龙的形象开始大变样,身体变成了老虎,还长了鹿角,并且都插上了翅膀。这个时期的龙更像是“会飞的老虎”一类的怪物。

及至南北朝时期,中国龙的形象依然摆脱不了老虎的身体,大家在这个基础上搞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龙”。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龙”形象,则是在唐宋时期产生和完善的。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南北朝时期龙的形象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唐朝时期的龙,三爪

关于龙的爪子数目,元朝以前一般流行三爪,现在收藏家买龙的古画就是以此为标准之一,看到三爪龙的古画,基本可以判断是元朝以前的作品。

明清时期皇帝与龙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皇帝的龙袍必须是五爪金龙,而民间画家画龙,四爪五爪都没有问题。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清朝王爷也是五爪金龙,图为博物馆里恭亲王奕?的亲王服

不丹国旗上的三爪龙,我觉得是受到元朝的影响。元朝时西藏一大片区域尽归蒙古人统治,这时候西藏与中国内地在佛教、文化上的交流增多。龙的概念和形象大约就是这个时期,通过西藏传入不丹的。

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打雷的时间比较多,不丹人认为雷鸣是龙的叫声。以此他们称自己的国家为“雷龙之国”。既然是“雷龙之国”,那么国旗上有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却被有些人牵强附会用一面龙旗以此来证明是清朝的藩属国,不丹人也是很无奈了。

由此可见,不丹国旗上的龙是受中国文化影响、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根据藩属关系的相关规定,来确定的国旗。

不丹藩属国地位的几种视角

事实上,不丹到底算不算中国的藩属国,这其中还存在很多争议。你所站的角度不同,看法也大相径庭,我总结了目前至少有四种看法:

1、站在我们现在中国人角度来看,基本上认为不丹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具体的证据我们却找不出来,就算能找出来的证据,也漏洞颇多,不具说服力。但那不重要,只要你一直坚持说就是藩属国,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了公理。很多历史观念的形成,就是这样来的。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2、站在当时清朝政府的角度看,不丹是下辖西藏噶厦地方政府的藩属国,有点西方封建大领主、中领主、小领主三者的关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以在历史上,我们几乎看不到清政府直接与不丹互动的情况。清朝政府对不丹这个遥远的地方,也从来没给予过重视。

3、站在当时西藏噶厦政府的角度看,不丹当然毫无疑问是我的藩属国。宗教上,不丹国王需要定期到拉萨朝拜;政治上,不丹国王需要定期向西藏噶厦政府汇报施政情况,包括不丹一些重要官员的任命也需要征求噶厦政府的意见。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4、站在不丹人的角度看,他们甚至不承认曾是西藏的藩属国,更不用说是清朝的藩属国了。不丹人认为定期到拉萨朝拜,那只是出于对宗教的虔诚,跟穆斯林不远万里去麦加朝圣是一个道理。所谓向噶厦政府汇报情况,也只是两国在政治上的交换意见而已,说明关系友好,但不能说明藩属国的地位。

所以啊,看问题站的角度不同,产生的意见往往也是大相径庭。就像八国联军侵华,洋人认为是保护使馆、保护侨民,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西藏吐蕃王朝时期的不丹

不丹国的历史鲜有史料详细记载,即使有,也大多是地震、战火之类的记载,资料极为贫乏。

最早提到今不丹地区的文献是在吐蕃松赞干布时期。那时候的不丹各种原始部落林立,连同藏南被统称为“门隅”,也就是说那时的不丹连自己独立的名字都没有。直到清朝时,不丹在史书中才被译为“布鲁克巴”。

7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在不丹中部的布姆塘河谷修建了强巴寺,又在不丹西部帕罗河谷修建了克楚寺。修了寺院就要派军驻扎。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不丹最古老的寺庙克楚寺

所以,这两座寺院的建立意义重大,不仅表现了吐蕃王朝对不丹宗教上的统治,更表现了军事上的统治。毫无疑问,那时的不丹是吐蕃王朝领土的一部分。

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崩溃瓦解,大量西藏僧侣逃难到不丹境内。藏传佛教噶举派与不丹当地一些部落首领、贵族结成了联盟,这个联盟成了不丹地区的实际统治力量。但其过程是极其漫长的,用了好几百年才将不丹全境纳入统治之下。

从西藏来了一个噶举派僧人,叫阿旺·纳姆加尔,他在1637年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不丹王国。阿旺·纳姆加尔为最高统治者,称为“法王”,集宗教大权和世俗大权于一身。

不丹如何成了西藏的附属国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不仅发生了清军入关的历史事件,这一年西藏也开始对不丹用兵了。西藏想恢复吐蕃王朝时期的疆域,先后出兵尼泊尔、拉达克等国,使这些地方称臣纳贡。而不丹也正是“恢复计划”中的一部分。

但不丹并不是想象中的软柿子,西藏军队打了几十年,大大小小进攻几十次,依然没有拿下不丹。形成了长期对峙僵持的局面。

1707年不丹国内发生了内乱,起因非常神奇。这一年,不丹人民才知道他们的首任“法王”阿旺·纳姆加尔已经逝世50年了!也就是说,这50年来,阿旺·纳姆加尔逝世之事被不丹政府高层隐瞒,并且还在借他的名义发号施令。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此事被披露后,各方势力汹涌澎湃,不丹的贵族、僧人们都在争夺国家的统治权。世俗力量和宗教力量打的不可开交,致使不丹内乱了20多年。

这恰好给了西藏方面可乘之机。此时的西藏已在大清统治之下,但他们有很高的自治权。西藏决定吸取教训,不宜盲目对不丹动用武力,毕竟以前吃过亏。所以这一次西藏派出了一个使团到不丹,说是调解内乱。

不丹人自然是不领情所谓“调解”的,直接把使团轰走了。西藏还有二手准备,派出2000多名蒙藏联军直取不丹,很快就取得了不丹西部几座城池。这下子,不丹人只能被迫接受“调解”了。

“调解”的结果是把不丹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由西藏安排“信得过的人”来统治,并且每年要到拉萨朝拜纳贡。这时的不丹完全就是西藏的附属国了。

不丹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有趣的是,西藏只是大清一个高度自治的地方政权,如今地方政权都有了自己的附属国。西藏和不丹使团一起到北京,向雍正皇帝陈述事情经过。雍正赐予不丹宗教首领“额尔德尼第巴”的名号,这是专属于不丹的封号。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在政治上,不丹作为西藏地方政权的附属国,直接由噶厦政府负责,清朝中央政府并未将其纳入自身的属国范围内。这就涉及到本文前面提到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但是你又该如何理解一个地方政权可以有自己的附属国这回事呢?

于是,不丹、西藏、大清这三者的关系变得有些令人伤脑筋。举个例子可能会让你更清晰明白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大清好比是一个大老板,而西藏是大清老板的一个员工。后来西藏员工跟别人合伙开了一个不丹公司。西藏员工就拿着不丹公司的营业执照,去告诉大清老板这件事。大清老板很高兴自己的员工也能开公司了,有本是、有能力,一高兴就为西藏员工的不丹公司提了几个字,说你把这几个字裱起来挂在前台,告诉别人是我罩着你的。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从法理上来说,不丹公司是属于大清老板的吗?雍正给不丹宗教首领赐封号,跟大清老板为不丹公司提字是一个道理的。清朝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雍正皇帝为别国领导人赐宗教性质的封号,在政治上不能说明什么。所以,答案不言自明。

事实上,在不丹、西藏、大清近200年的三角关系中,除了去觐见雍正那次,后来不丹再也没有派人进京。倒是不丹使臣每年都要到拉萨朝拜,这时候象征性去见一下驻藏大臣是有可能的,并传达一下对大清皇帝的问候。

英国人入侵不丹,清朝态度消极

英国人的到来,让这种奇怪而纠结的关系变得明朗。

1772年,东印度公司驻孟加拉总督派兵攻打不丹南部,不丹军队节节败退,很快英军就占领了不丹的几个地区。不丹方面赶紧向西藏求救,西藏6世banchan便给东印度公司驻孟加拉总督写了一封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盖此不丹大君,乃西藏之一臣属……若阁下仍麾军深入不丹境内不已,势将激怒吾并其属民悉与阁下为敌……”

东印度公司驻孟加拉总督收到信后,立刻停止了对不丹的继续进攻。当然,并不是被这封信说服的,因为英国人终极目标是鲸吞西藏,目前条件还不成熟,不想得罪西藏,不丹只是小地方,暂且忍耐一时。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觉得时机成熟了,加速了对不丹的入侵。1865年11月11日,不丹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辛楚拉条约》。不丹丧失了南部大片领土,还被迫开放边界口岸。

在签订此条约时,无论是西藏还是大清国竟然都浑然不知。当既成事实之后,西藏方面亦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今非昔比,已经不是1772年那次了),连封信都不敢写。而大清国甚至为西藏边境地区战争威胁的消除,而长舒了一口气。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对大清而言,只要能维护住西藏就谢天谢地了,至于西藏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属国,他们是不感兴趣的。

不丹正式沦为英国保护国

而不丹内部实际上还并没有放弃对西藏和大清国的幻想,希望通过他们的力量来对英国人加以限制,就算不能限制,也希望寻求在大清和英国之间夹缝中求生存。

但到了19世纪末,锡金正式沦为英印政府的保护国后,不丹人终于认清现实,不再报以幻想。不丹当权派乌颜·旺楚克决定摒弃西藏和大清国,向英国人靠拢。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乌颜·旺楚克,现在不丹王国的创始人

1904年,英国发动了第二次侵藏战争,不丹国王乌颜·旺楚克公开表示对英军的支持。这件事标志着不丹与英国人暧昧的关系明朗化,标志着不丹正式倒向英国人,而与西藏的藩属关系也实质性灭亡。

令人不解的是,清政府200年来几乎没有关心过不丹的国事,但在1908年居然派出驻藏大臣派马吉符来到不丹,准备与不丹、英国人三方会谈,谈判不丹归属权的问题。结果连不丹国王乌颜·旺楚克的面都没见到,英国人也没兴趣理睬他。

这时候的大清已是将死之势,只能理解为这是一次“回光返照”努力维护疆域的行为了。

不丹小国与大清王朝的真实关系

乌颜·旺楚克国王与其家人

1910年,英国、不丹修订了1865年签订的《辛楚拉条约》,正式以明文的形式向世界宣布不丹成为英印政府的保护国。并且每年给不丹10万卢比补贴,而不丹在外交关系方面,需要以英印政府的“指导意见”来办事。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你可以说是英殖民者太强大、太蛮横。其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不干涉西藏地方事务,对其属国不丹更是毫不重视、毫不作为的结果。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