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北京-京 剧
 京剧是我国传统的戏曲形式,其表演和舞美体系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因而被人称为“国粹”。京剧是在吸收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等多种戏曲样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京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当流派纷呈,涌现出大量的名家,形成许多盛演不衰的传统剧目。
  
京剧《将相和》

no.2 北京-北京景泰蓝制作技艺
景泰蓝技艺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称“景泰蓝”。该技艺是外传珐琅技艺与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通常以铜作胎,再轧扁后用手工制成各种图案的细铜丝固着在胎体上,而后施以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最终制作出成品。

双龙壶

no.3 北京-象牙雕刻工艺
象牙雕刻工艺是在北京地区形成的一种以象牙为雕刻材料的传统技艺。它表现题材广泛,工艺难度大,因使用象牙这种特殊材料而显现出高雅的美感。象牙雕刻工艺是中国特种工艺美术的一部分,也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争春篮

no.4 北京-拉洋片
拉洋片亦叫“西洋景”、“拉大画”和“拉大片”,是老天桥撂地表演的一种民间杂耍。拉洋片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就以其表演方式独特、道具新颖,集响器、画片于一体,被称为天桥八大怪之一。

拉洋片

no.5 北京-木偶戏
木偶戏是老天桥的一种演出形式,早年在老天桥演木偶戏的很多。木偶戏约有三种:一种是大木偶,木偶人约有二尺来高,搭有专门的台。这种木偶幕后有乐器伴奏,有说有唱,当时也叫官本大戏。

木偶戏

no.6 北京-大兴诗赋弦
“诗赋弦”是目前仅存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具有北京乡土特色的地方民间小戏,创始于1880年。诗赋弦的曲牌共有30多个,其曲调大部分来源于当地的民歌、单弦、西河大鼓、莲花落的曲谱,并不断吸收其他剧种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营养,形成诗赋弦特有的曲牌。
  
诗赋弦表演

no.7 北京-宣武区皮影
北京天桥皮影戏自明中叶在京都上演,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是通过灯光把牛皮或驴皮刻成的皮影人映射在影幕上,伴以戏曲演唱来表演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声腔和唱腔最具特色。

皮影造型

no.8 北京-京西幡会
北京城西部百花山脚下的千军台村和庄户村历史悠久,此间流传几百年的民间正月十五的古幡会,形成京西独特的民俗画卷。古幡盛会是古庙会的产物,以颂神、祭神为主,自明代万历二年起,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千军台、庄户和板桥村共举办三天幡会。
  
京西幡会

no.9 北京-智化寺京音乐
 智化寺京音乐是典型的中国传统音乐,源自宫廷、由僧人传承于寺院,至今已传承560年。其艺术特征:庄重、古朴、典雅、辉煌。智化寺京音乐忠实保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貌。
  
智化寺京音乐堂

no.10 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1998.11
    天坛位于北京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在世界上享有极大的声誉。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圆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天坛的总体设计,从它的建筑布局到每一个细部处理,都强调了“天”。它那300多米长的高出地面的甬道,人们登临其上,环顾四周,首先看到的是那广阔的天空和那象征天的祈年殿,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就油然而生。这条甬道又叫海漫大道,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到天坛去拜天等于上天 ,而由人间到天上去的路途非常遥远、漫长。

no.11 万里长城

 
 

    长城 1987.12 加入世界遗产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no.12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1987.12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因本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闻名于世,尤其是1929年发现了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根据对文化沉积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no.13 北京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1998.11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no.14 天津-葛沽宝辇会
 宝辇会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天津市津南区的葛沽镇,它是在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下形成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这种北方大型的妈祖祭祀活动是葛沽古镇特有的文化遗存表现形式,它始自明代,代代传承,从未间断,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天津妈祖节上的宝辇表演


no.15 天津-天津皇会
天津皇会原称“娘娘会”或“天后圣会”,是旧时天津民间极为隆重的民俗活动,它最初是海神诞辰的庆典仪式,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独特的庙会形式。天津皇会的会档分为服务性质、仪仗性质和民间花会表演三类,内容丰富多彩。
  


天津皇会


no.16 天津-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起源于明清时期,盛于清末民初,是流行于天津地区的民歌小调。其中包含了许多天津地方民歌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调。天津时调内容丰富,曲目繁多,它独特的曲调唱腔和表演风格及曲折的传承历史在天津民间文化中具有代表性。
  


王毓宝在演唱天津时调


no.17 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是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泥人张彩塑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它在民间艺术雅化和古典文学艺术俗化的过程中发展了民间艺术,其创作兼具雅俗合一的艺术特征。
  


三英战吕布 (中国艺术研究院藏)西开教堂

no.18 天津-天津妈祖文化信仰
天津妈祖文化信仰与津沽繁盛的河海漕运密切相关,至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在民间信仰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化出多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妈祖民俗文化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天津市最重要的人文现象之一。
  


民国时期天后宫

no.19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木版年画发源于古镇杨柳青。其特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采用刻绘结合的特色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以其历史积淀的厚重和文化的连续性而扬名中外,被公推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首。
  


列国楚灵王贪恋细腰宫


no.20 上海-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一带的器乐合奏形式,以上海地区最具特色。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结合演奏,合奏乐器常用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笙、箫等,还有一些打击乐器如鼓、板等。编制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合奏时,每件乐器既富鲜明个性又互相和谐,手法常用加花变奏。


丝竹爱好者在老城隍庙活动

no.21 上海-锣鼓书
锣鼓书旧称“太保书”,是说唱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的民间唱说形式。锣鼓书融豫、浙、苏的民间音乐为一体,旋律高起低落,连说带唱,节奏重音与语言逻辑紧密结合,是保存在大都市中为数不多的民间乡土艺术形式。


1964年南汇文化馆创作排练锣鼓书《王婆骂鸡》
获华东六省一市“上海之春”优秀创作演出奖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胡善言1957年演出太保书《打盐局》


no.22 上海-金山农民画
农民画用“以针代笔、以线为色”的方式表现农村生活。金山农民画吸收了50年代江苏邳县的墙头画和60年代陕西户县变体的传统画的特点。



金山农民画作品-陈芙蓉《盖新房》





金山农民画作品-阮四娣《孵蛋》





金山农民画作品-张新英《闹厨房》





金山农民画作品-曹金英《满月》





金山农民画作品-陈德华《鹊桥相会》


no.23 上海-青浦田山歌
青浦田山歌是当地农民在田间劳动时用方言演唱的一种土调子,以声腔高亢的演唱形式世代相传,具有浓郁的水乡文化特色,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江南稻作文化地区民歌的独特之处。


1980年,泖甸田山歌歌手在田间演唱





泖甸田山歌班成员

no.24 上海-嘉定竹刻工艺
嘉定竹刻盛行于明清,是明朝嘉靖年间朱鹤、朱樱、朱稚征祖孙三代人融镂刻技术和书画技法于竹刻艺术而创造的。清乾隆、嘉庆年间,嘉定竹刻更是名家辈出,精品迭现,一时列为贡品,为世所珍,嘉定因此被誉为“竹刻之乡”。 



为传承竹刻技艺,举办培训班(组图)




建立竹刻陈列室,让竹刻珍品面世

no.25 上海-龙华庙会的传说
 龙华庙会兴起于赵宋年间,是华东地区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民间传说,并影响了其他文艺样式的发展。


龙华庙会民间行街表演


no.26 上海-罗店龙船节
 罗店龙船始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龙船以龙体为船身,上建罗店镇明代古宅北极阁式样的楼宇,龙尾高翘,艄亭披锦挂彩。龙船表演以轻竞驶、重观赏、小巧玲珑著称,无论是造型装饰还是表演技巧,无不呈现出典雅的水乡风韵。


1950年代的龙船节老照片





瑞典西格图纳市民间艺术团在罗店龙船节上演出


no.27 上海-沪剧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发源于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从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200多年时间。沪剧的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在全国200多个戏曲剧种中独树一帜。


沪剧《罗汉钱》剧照




沪剧《星星之火》剧照


no.28 上海-崇明“牡丹亭”
崇明牡丹亭是一种以队列形式在行进中演奏的民间丝竹音乐表演方式。它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在民间庙会或节日喜庆时作为行街队伍中的重要部分出现。牡丹亭经常演奏的乐曲《苏扬桥》是一支崇明民间古曲。


牡丹亭船首扎彩庭造型


no.29 上海-顾绣
顾绣是中国惟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诞生于上海,传承400余年。它以松江画派文人画画理为宗旨,创造出“画绣结合、以画辅绣”的艺术特色,又称“画绣”,是民间绣艺与士大夫文化结合的产物。 




松江顾绣(组图)


no.30 重庆-蜀绣
蜀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其主要发源地是重庆、四川。它与湘绣、苏绣、粤绣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绣。丰富多变的针法是蜀绣技艺的精髓,这种绣法通过铺针、滚针、掺针、沙针、盖针、晕针等不同针法,表现绣物的光、色、形和神韵,达到“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的意境。


蜀绣传人胡慧琴



蜀绣传人胡慧琴作品



蜀绣传人胡慧琴在传授蜀绣技艺

no.31 重庆-梁平竹帘
 梁平竹帘系重庆市梁平县汉族人民以竹丝为主要原料编织并在其上绘制精美图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它起源于宋代,经元、明至清,工艺日臻成熟、精美。梁平竹帘是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奇葩,它名列梁平“三绝”之中,又是“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


梁平民间技师正在编织竹帘 (摄影 段明)



梁平竹帘 《蜀山新貌》

no.32 重庆-梁平癞子锣鼓
 梁平癞子锣鼓系重庆市梁平县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器乐。梁平癞子锣鼓的乐器包括二鼓、马锣、钹、大锣、钩锣、镲子六种,乐队由5人组成,打马锣者兼打钩锣。癞子锣鼓具有声音洪亮、气氛热烈、音韵起伏、耐人寻味的特点,常在节日盛会中演奏,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梁平癞子锣鼓抢彩场面

no.33 重庆-梁平年画
梁平年画系重庆市梁平县境内汉族人民为庆贺年节而绘制的一种年画,已有300年历史。它运用西洋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技法,巧施阴阳(明暗画法),远近分明,层次清楚,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构图饱满简洁,人物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烈。 


梁平年画:踏伞

no.34 重庆-铜梁龙舞
梁龙舞系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它兴起于明,鼎盛于清,在当代重放异彩。铜梁龙舞分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龙舞类主要包括大蠕龙、火龙、稻草龙灯,灯舞类主要包括鱼跃龙门、泥鳅吃汤圆、高台龙狮舞等12个品种,其中以大蠕龙、火龙最有特色。


重庆铜梁龙舞《火龙》



龙灯“鲤鱼跳龙门”

no.35 重庆-金桥吹打乐
金桥吹打乐系流传于重庆市万盛区金桥镇的民间吹打乐种。它产生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金桥吹打乐分为喜庆、生产生活、丧事、民间传说等类别,吹奏中显现出音域宽、音量大、力度厚、音色明快、穿透力强等特点。


重庆市万盛区金桥吹打乐

no.36 重庆-接龙吹打乐
接龙吹打乐系流传于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的民间器乐乐种,明代末年就已渐趋成熟。它包括吹打乐、锣鼓乐、吹打唱三大品类和丫溪调、下河调、青山调、昆词、教仪调、将军锣鼓、伴舞锣鼓七个品种,共有983首乐曲。 


重庆接龙吹打乐

no.37 重庆-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是原四川省重庆市境内长江水系的船工们驾船劳作时所唱的歌谣。它随航运事业的兴起而产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川江号子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汗水和生命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


长江老船工何绍模演唱“平水号子”



乌江老船工冉启才驾船冲滩

no.38 重庆大足石刻

 
 

 
    重庆大足石刻1999.12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國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
    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no.39 重庆-川剧
 川剧流行于四川境内及云南、贵州、湖北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影响较大的地方剧种。川剧的根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巴渝歌舞”及秦汉的“斗牛”之戏和“百戏”、唐代的“蜀戏”、宋代的“川杂剧”、明代的“川戏”等。清代中叶,全国“花部乱弹”地方戏曲蓬勃发展,经过200余年昆、高、胡、弹、灯诸腔并奏的分班活动,至民国初年三庆会集诸腔之大成而同台演出,统称为“川剧”。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袁玉堃(72岁)在《踏纱帽》中扮演周仁(摄影 何德君)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赵又愚(66岁)在《西川图》中扮演张松(摄影 何德君)

no.40 重庆-石柱土家“啰儿调”
 石柱土家“啰儿调”因山歌唱词中有“ 啰儿”而得名,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多样,曲调简洁多变,乡音乡韵浓郁并具有考证巴渝历史和探索民歌的重要价值。 


石柱土家“啰儿调”

no.41 重庆-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流传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一种集歌、舞、戏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而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起源于唐宋,延续于元明,兴盛于清代,发展于民国,辉煌于新中国。 



秀山花灯表演(组图)

no.42 重庆-梁山灯戏
 梁山灯戏系流传于重庆市梁平县境内的一种地方小戏,它形成于明代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每个剧目演出时间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在长时期的传演中,梁山灯戏与民俗文化相互依存,形成了独立的音乐声腔、打嬉笑闹的表演风格和口语化的台词,易于在民间流传。


梁山灯戏剧照

no.43 河北-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井陉县境内,属北方秧歌,起源于明清时期。传统井陉拉花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表演人数不等。其音乐为独立乐种,道具内涵丰富,各有象征寓意。
  


井陉拉花

no.44 河北-邢窑传统烧制工艺
邢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瓷窑,创烧于北朝后期,兴盛于唐。窑址主要分布在河北邢台市临城县、内邱县一带。邢瓷胎质细腻,釉面光润,釉色白中微泛青绿,造型庄重大方,雍容华贵,独具特色。


邢窑彩罐


no.45 河北-冀南皮影戏
冀南皮影戏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皮影造型古朴,体制简练,雕绘结合。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对白口语化,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演出时以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伴奏,武场另配有鼓、锣、镲、号、梆子等。
  


冀南皮影


no.46 河北-承德清音会
清音十番是清朝避暑山庄后宫的娱乐性音乐,源于明末清初江南的丝竹细乐。清政权结束后,清音十番传出宫外,后有爱好者组成传承这一音乐的“承德清音会”。承德清音既有鲜明的宫廷色彩,又有浓重的民间音乐风格,显示出优美纤细、典雅端庄的特征。
  


承德清音会


no.47 河北-内丘神祃
内丘神祃,俗称神灵祃,是木板印制的各种宗教神像的总称。从形式上主要分三类:大神祃、中神祃和小神祃。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自然神、生活神和儒释道神。自然神主要有:天地、土地、土神、路神等。生活神又分为居家之神、兴业之神、吉祥之神、避邪消灾之神。儒释道神主要有:家堂、老母、南海大士、罗汉、圣人等。
  


内丘神祃


no.48 河北-易县摆字龙灯
易县摆字龙灯始于清乾隆年间。它由13节龙身组成,另加领龙绣球1个。每节龙身中央固定一个把手,内设三环套月式蜡烛3个,舞动时烛火始终朝上不灭。在锣鼓镲铙的伴奏声中,舞龙者不断变换队形摆出汉字,组成吉祥祝福的词句。
  


易县摆字龙灯


no.49 河北-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剧种,它由清康熙中叶流入北京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道光年间正式形成河北梆子,其音调高昂激越,善于表现慷慨悲壮的情绪。河北梆子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伴奏乐器为板胡和笛子。
  


河北梆子《钟馗》

no.50 河北-舞狮
舞狮又称狮子舞,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徐水舞狮能模仿真狮子的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其中的大狮子由前后两人扮演,称太狮;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的小狮子称少狮;手持绣球逗引狮子的人称“引狮郎”,他在整个舞狮过程中处于主要地位。引狮郎与狮子配合默契,这是北方舞狮的一个重要特征。
  


徐水舞狮

no.51 河北-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又称窗花,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其题材广泛,内容繁多,包括戏曲人物、戏曲脸谱、神话传说、花鸟鱼虫、家禽家畜、吉禽瑞兽等等。蔚县剪纸在刀功上既有北方民间剪纸粗犷、质朴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纸细腻、秀丽的风格。


蔚县剪纸


no.52 河北- 二贵摔跤
二贵摔跤形成于清朝道光末年,为传统民间道具舞蹈。表演者身背道具,在打击乐的伴奏下,做许多如抡、转、滚、举、扫腿等摔跤动作,一个人表演两个满族人摔跤的场面。表演强悍有力,动作诙谐幽默。


二贵摔跤

no.53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no.54 山西-中阳剪纸
山西省中阳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吕梁地区,此地原生态民俗文化积淀厚重。中阳剪纸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联系紧密,多以当地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和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红纸为主要材料,有时也根据风俗习惯,运用紫、黑、黄、绿、蓝等彩色纸进行创作。


中阳剪纸

no.55 山西-平阳木版年画
平阳木版年画始于北宋,明清达到极盛。其题材大都以戏曲故事、民间风俗、神话传说、人物花卉为内容,艺术风格粗犷豪放、凝炼刚健。平阳木版年画的形式有中堂、影壁、门画和门楣、条屏、桌裙画等多种。


中国最早的木版画《四美图》

no.56 山西-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文化
大槐树移民文化,是明初以来以山西移民出发地的洪洞大槐树为标志,由山西向周边省区逐渐扩展到海内外的大批移民续写家谱,思念故里,缅怀先辈功德以及寻根祭祖的民间民俗文化。


洪洞古大槐树移民处

no.57 山西-稷山高台花鼓
稷山高台花鼓的表演最初是以男性为核心抱鼓,另有男扮女装的配角,有乐队在旁边伴奏,且配有演唱。后人数增多,抱鼓的达6人3对,跑圆场的由4人增为8至10人。进入高潮后,叠起9条板凳,演员分层表演,难度加大,花样增多。


稷山高台花鼓表演


no.58 山西-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簧、罗戏、卷戏,俗称“昆梆罗卷簧”。主要流传于山西晋东南地区。上党梆子五种声腔并存,以梆、昆为主,其唱腔既有曲牌体又有板腔体,并五种声腔各有剧目。


上党梆子送戏下乡


no.59 山西平遥古城

 
 

 
    山西平遥古城1997.12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no.60 山西-阳城生铁冶铸术
生铁冶铸术是我国古代的铸造技艺之一,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和西方迥然不同的钢铁冶炼技艺体系。犁镜是阳城生铁冶铸产品的代表,它以原铁水浇铸,制作方法十分罕见。阳城生铁冶铸采用的熔炼炉为中国式竖炉,燃料为当地所产青木等优质木材烧制的木炭,熔炼时有一整套成熟工艺。


阳城犁镜-犁炉



no.61 山西-挠羊赛(跤)
 挠羊赛(跤)是由民间盛行的角力、角抵之戏逐渐演变而来。是一种流布甚广的摔跤运动。挠羊赛(跤)有浓厚的家庭传承色彩,不穿跤衣,不要器械,不分体重,人人可以参加。


挠羊赛


no.62 山西-太原徐沟背铁棍
背铁棍起源于金大定二年(1162)。大旱之年,当地举行祈雨活动,民众将神像置于供桌上,旁边2个孩童扮演童男童女,抬着游街串乡,称为“抬阁”,后又增加了由大人肩扛童男童女游行酬神娱神的“铁棍”。并逐渐发展成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传承至今。


晋中背棍街头表演

no.63 山西-关公文化
关公文化是以关公(关羽)故里运城市为中心,广泛传播于海内外的一种民俗文化。广大民众讲述关公的传说、轶闻、故事,纪念、崇拜和祭祀关公,推崇其忠义仁勇精神,奉之为武圣和财神。关公文化具有典型的中国儒家文化特征。


解州关帝庙前演出的大傩之舞


no.64 山西-朔州秧歌戏
朔州秧歌戏是融舞蹈、戏曲、武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早期在广场、街头表演。其中以舞蹈为主的秧歌戏称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节庆和祝寿等民俗事象中表演;以演戏为主的秧歌戏称为“大秧歌”,剧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


朔州秧歌《泥窑》

no.65 山西-晋南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作为民间锣鼓艺术的一支,最早被称为“锣鼓”,俗称“家伙”,它在山西晋南地区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威风锣鼓是锣、鼓、铙、钗四种乐器合奏表演的一种民间打击鼓乐,它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成为山西民间鼓乐的代表。


山西晋南威风锣鼓


no.66 山西-山西礼馍
礼馍(又称花馍)是在民间礼仪庆典、岁时节日中用面粉特意加工、精心装饰而成的一种富有意味的食品,流行于山西省各地。礼馍在世代传承的民俗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表达方式,一直为百姓继承沿用。


山西礼馍枣牌


no.67 山西-晋剧(中路梆子)
晋剧是清代初期蒲州梆子流入晋中后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而形成的山西地方剧种。它既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特色,又具有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音乐丰富,板式多变。著名的晋剧剧目有《打金枝》、《小宴》、《杀宫》等。
  


晋剧优秀传统剧目《打金枝》

no.68 山西-高跷走兽
高跷走兽的表演形式来源于“火神庙” 庙会祭祀活动,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高跷走兽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表演时二人足踩高跷同作骑兽状,演员负重荷,按曲牌节拍行走。辅助配乐由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


西开教堂

no.69 陕西-凤翔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作品内容有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大都是空心的圆塑,也有浮雕式的挂片。凤翔泥塑以创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出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形态逼真,色彩绚丽,线条流畅,纹饰奇特。


凤翔泥塑

no.70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
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合阳县独有的古老地方剧种,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其音乐、唱腔、道白、偶人造型及舞台艺术别具一格,线腔既苍凉悲壮,又委婉细腻;偶人通常高80至90厘米,系线根据角色不同分为5到10多根不等,具有多种表演技法。


合阳提线木偶戏

no.71 陕西-布玩具
 陕西布玩具大多采用绣、拼、贴、缀、扎、填充等综合手法制作而成,主要类型包括虎枕、蛙枕、鱼枕、猪头鞋及各种小动物等。布玩具造型可爱,放在孩童身旁不仅可充当玩具,还有守护小生命的民俗功用。


鱼枕



双头虎枕



双驴

no.72 陕西-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澄城尧头陶瓷系由当地农民利用农闲时节烧制而成,技艺世代相传。这种陶瓷夏秋制坯彩绘,入冬烧窑销售。其釉色多为白、黄、黑三色,花色除白、黄之外,还有蓝色及棕红色。产品以碗、碟、壶、罐、盘、瓮等器皿和各种精巧玩具为主,具有典型的传统民间风格造型。


澄城尧头陶瓷《懒老婆》(清代)


no.73 陕西-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原用以迎神驱邪,后来发展为民间舞蹈。它风格独特,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


安塞腰鼓表演


no.74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位于陕西临潼县城东5公里, 距西安36公里, 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 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 ,顶部略平, 高55米,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 也是最大的皇帝陵。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 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等文物;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对外开放。
 
 

 

 

no.75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全以木版手工印刷,局部手工染填,套金套银,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夸张。凤翔木版年画长期以来一直流行于陕、甘、宁、川等地,主要种类有门画、美人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和神马画。



凤翔木版年画

no.76 陕西-华县皮影戏
华县皮影戏人称“五人忙”,表演者包括主唱的“前声”,兼打大鼓弹月琴;负责操纵皮影的“签手”;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的“坐槽”;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的“上档”以及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的“下档”。华县皮影属东路皮影,以碗碗腔皮影为代表,影人形制小巧,刻工讲究,装饰严密。


皮影 《西厢记》




皮影《谢瑶环》

no.77 陕西-陕西剪纸
陕西剪纸风格小巧玲珑,纤细入微,打出的牙牙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关中戏文剪纸多带有皮影的特点,还受木版年画年影响,造型活泼,手法多样,有点彩、渗染,彩绘等样式,北部还盛行彩色拼贴剪纸。团花剪纸因大部分帖在窑顶部,也称窑顶花,主要用于婚俗洞房的美化。 


三边剪纸 双猴




点彩剪纸 戏曲人物




熏样点彩剪纸 狮子绣球




单色剪纸 蝴蝶杯




团花

no.78 陕西-洛川蹩鼓
  蹩鼓是在洛川北塬广泛流传的一种大型民间广场舞蹈艺术。蹩鼓表演分过街鼓、大场鼓和小场鼓等几种。表演时演员均作古代武士打扮,头扎包头,身背战旗,腰束战裙和大鼓,按照一定的规则变化表演,鼓声如雷鸣海啸,动作粗犷遒劲,气势磅礴。


洛川蹩鼓表演

no.79 陕西-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流行于陕西省延安、榆林地区的一种鼓书,过去均为盲人演唱。其唱词生活气息浓厚,通俗易懂,曲目内容多以“奸臣害忠良,相公招姑娘”为主,唱腔激越、粗犷,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情。


陕北说书


no.80 陕西-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为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音乐属板腔变化体,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的情绪;下调多用于表现舒畅、明快、豪放的情绪。长于文戏。


汉调二簧

 

no.81 陕西-民间刺绣
陕西民间刺绣广泛用于婚丧嫁娶等人生礼仪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品类繁多,有佩饰、服饰、挂饰、绣帐、门帘及各种生活用品,纹饰以花草鱼虫、飞禽走兽、戏文人物、民间故事等为主,多用来寓意生殖繁衍及福、禄、财、吉庆富贵等。


青龙帐




白虎帐




枕顶《凤戏牡丹》




兜肚《娃娃坐莲》


no.82 陕西-韩城抬神楼
 抬神楼是西庄八社迎送神医法王时耍的社火。传统的表演顺序为火铳开道,村牌、对联、大号、旌旗紧随其后,十六抬法王神楼赫然出现。锣鼓队敲起震天动地的祭祀锣鼓,神楼左摇右摆,铜环声扣人心弦,呐喊声震谷裂川。在数百年的盛大社事中,抬神楼的威武雄壮遐迩闻名。


韩城抬神楼


no.83 陕西-华州背花鼓
华州背花鼓源自祈雨祭神活动仪式中的民间祭祀鼓舞。背花是背花鼓颇富特色的舞饰,以五根长竹篾为架,上扎五色大纸花、花旗、假柳条及圆镜红绸,犹如孔雀开屏,因而以此为道具的舞蹈称作背花鼓。


华州背花鼓场地表演


no.84 辽宁-评 剧
评剧是北方戏曲剧种之一,其唱腔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戏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梆子、京剧、皮影、大鼓等剧种、曲种音乐而发展起来的。评剧中既有不同行当的唱腔,又有正调、反调、越调、越反调四大声腔体系。韩(韩少云)、花(花淑兰)、筱(筱俊亭)三大流派构成辽宁评剧艺术的主体。


评剧剧照

no.85 辽宁-玛瑙雕刻技艺
 阜新玛瑙雕刻工艺门类齐全,“素活”工艺在同行业中处领先地位,可称绝活儿的工艺技术有“打钻掏膛”、“取链活环”、“肩耳制作”、“透雕活球”、“装饰雕刻”等。一件精美的玛瑙玉件要经过选料、剥皮、设计、抛光、初雕、细雕和配座等7道工艺流程才能最终成形。


阜新玛瑙工艺品

no.86 辽宁-朝鲜族乞粒舞
 本溪朝鲜族乞粒舞是属于民间舞蹈范围的文化表现形式。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乞粒舞的演出主要在朝鲜族的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中,如作周(一周岁生日)、回甲(六十大寿)、回婚(结婚60周年纪念日)或婚礼、店铺开张、建造和修缮庙宇时,由村里的头面人物及年长的老艺人牵头,组织歌舞场进行表演。




乞粒舞活动照片

no.87 辽宁-凌源皮影戏
 凌源皮影戏是中国北方皮影的一个支脉,相传有300多年的历史。凌源皮影戏的唱腔及演唱方法独具特点,其影人、影件的制作以驴皮为基础,线条刻制刚劲有力,流畅奔放,人物造型粗犷大方,影人的雕刻和色彩讲究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人物常常是一只眼、五分脸、七分帽、九分身,颜色也以红、绿、黑三色为主。




凌源皮影

no.88 辽宁-玉雕工艺
岫岩玉雕工艺是以辽宁省岫岩地区为中心发展成的玉石雕刻工艺。它继承了中国玉器的传统技法,做工以立体圆雕及浮雕为主,辅以线刻、镂刻、透刻,有勾花、勾散花、顶撞花等做法,并以“素活”见长。“柔环”、“活链”是岫岩玉雕的典型工艺,难度之高足令世人称绝。


岫岩玉雕工艺品

no.89 辽宁-高跷秧歌

 海城高跷秧歌属大鼓高跷,是海城当地重大庆典、岁时节日、祭祀报赛等社会活动中重要的表演形式,有祝福人寿年丰、祈禳灾邪等多种功用。按传统习惯,高跷秧歌通常由七副架(14人)或十二副架(24人)组成,亦可根据需要使用几百上千人,它囊括了音乐、舞蹈、杂技、演唱、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东北文化的精髓。


集体舞《架象》

no.90 辽宁-盖州风筝
 盖州风筝的主要工艺特点为骨架、面料及绑扎均采用传统用料和手工艺精细加工。工具独特,技艺精巧,题材多取本地满、蒙、汉族乡民的风尚习俗。作品造型逼真、线条粗犷、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乡土情味。


盖州风筝

no.91 辽宁-二人转
 传统二人转艺术产生于辽宁并盛行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二人转主要是由一丑、一旦组成的一种走唱表演综合艺术,曾形成过东、南、西、北四个流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的谚语。铁岭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机结合各派之长,说口及歌舞突出,形成了代表一方特色的二人转艺术。


二人转表演

no.92 辽宁-丹东单鼓
单鼓,俗称“烧香”,是广泛流传于东北农村的民间风俗活动。单鼓在丹东的形成过程可追溯到女真人的萨满祭祀活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丹东单鼓的突出特点是说唱结合,载歌载舞。




丹东单鼓表演

no.93 吉林-朝鲜族跳板、秋千
朝鲜族跳板、秋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朝鲜族先民在长期生活中,创造性地将高技巧与优美歌舞相结合并被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尤其在元霄节、端午节、中秋节盛行。目前朝鲜族跳板、秋千已成为國家规定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朝鲜族秋千




朝鲜族跳板


no.94 吉林-吉林市满族鹰猎习俗
满族鹰猎习俗起源于唐代,金、元两代十分盛行。深入研究这一习俗可以了解历代王公贵胄驯鹰、养鹰的独特历史涵义及有关的社会生活状况,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对中国古代史的认识,对整个中国历代王朝历史有其较为独特的研究价值。


吉林市满族鹰猎习俗


no.95 吉林-前郭尔罗斯查干湖冬捕习俗
 查干湖冬捕习俗流传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渔猎文化盛于辽金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蒙古族历史上有祭拜自然的习俗,由此而产生祭湖仪式。加之蒙古族渔民有崇拜工具的心理,冬捕前以醒网活动来祭祀渔网。其后祭湖和醒网仪式逐渐固定,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






查干湖冬捕


no.96 吉林-二人转
二人转是流行在我国东北三省,华北东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种二人搭档的民间小戏。最初的二人转表演主要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随着地域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二人转在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表演模式。


二人转


no.97 吉林-满族说部
满族说部是满族先民的一种民间长篇说唱艺术,满语称为“乌勒本”。它最早用满语说唱,现在表演时则在汉语中夹杂满语,其形式和内在意蕴都与普遍民间故事迥然有异。满族说部表演时由族中长者嗽口焚香,配以铃鼓扎板,夹叙夹唱,听者谦恭有序。满族说部的讲述者与传承者多属于特殊群体,目前已渐趋稀少,能用满语宣讲者尤其不易寻觅。


满族说部表演


no.98 吉林-长白山放山习俗
长白山放山习俗是在采挖山参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流传于中国的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放山习俗包括专用语言、行为规范、道德操守、崇拜对象、各种禁忌、传统挖参技能、专用工具器物等多方面的内容,经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至今。


长白山放山


no.99 黑龙江-鄂伦春族桦树皮加工技艺
 桦树皮加工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猎民族的独特技艺,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传统的桦皮加工有四个步骤:首先是剥取树皮;其次是将树皮浸软或煮软;而后是剪裁缝合,有的制品不用线缝而以精巧的手法使之自然咬合;最后是装饰图案,用砸压或剪贴的方式将象征吉祥、企盼平安丰收的图形装饰在桦树皮制品上。


鄂伦春族人进行桦树皮传统加工




桦树皮作品

no.100 黑龙江-口弦琴
 口弦琴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伴奏乐器之一,形似音叉,以铁片或木片做成外壳,奏出的曲调深郁幽远,适于独奏自娱。现在,口弦琴多用于民族节日中传统器乐的表演,目前,能熟练演奏口弦琴的极少。


口弦琴

no.101 黑龙江-赫哲族食鱼习俗
赫哲人早年以渔猎为业,因此擅长加工各种鱼食品。赫哲人的常用食品分生、熟两种:生食有鲜鱼和鱼干;熟食有鱼松、炖鱼、煎鱼、炸鱼、烤鱼。赫哲人独特的食鱼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烤鱼片

no.102 黑龙江-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由祭敖包衍生而来,分别在春秋季择日举行。每逢那达慕大会,各地牧民都从远方汇集而来,进行激烈精彩的体育竞技活动。比赛期间,民间歌手和祝颂者演唱赞歌颂词,优胜者将受到众人的推崇和拥戴。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第十三届那达慕大会赛马比赛

no.103 黑龙江-赫哲族鱼皮技艺
赫哲族世居黑龙江,是东北古代三大族系之一肃慎系的后裔,在历史上以“鱼皮部落”闻名。赫哲族长期以渔猎为生,捕鱼、食鱼、穿鱼皮、用鱼皮盖房、造舟。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剥鱼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艺术修饰等一整套复杂的鱼皮加工过程。


鱼皮技艺传人在制作鱼皮服

no.104 黑龙江-海伦剪纸
海伦剪纸是古老的满族民间艺术之一,它充满了浓郁的满族乡土气息。现在海伦剪纸正由民间单个作品向标题化、系列化作品发展。


海伦剪纸

no.105 黑龙江-蒙古族祭敖包
 敖包产生年代久远,蒙古人把它当作地方保护神看待,通过祭祀敖包来禳灾求吉。这种祭奠的内容与形式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敖包由单一的地方保护神发展为综合性象征物,单纯的祭祀、祈祷亦逐渐发展为综合性的集会——敖包会。


杜尔伯特族敖包大会

no.106 黑龙江-赫哲族“乌日贡”大会
乌日贡大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举行,会上的体育竞技活动和文娱活动充分展示了赫哲民族的勇毅精神和艺术才能。现在的乌日贡大会已成为保护和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第七届“乌日贡”大会文娱表演

no.107 黑龙江-赫哲族叉草球
 叉草球是赫哲族传统的游戏。叉鱼是赫哲人的主要劳动,为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们的叉鱼技巧,人们发明了叉草球的游戏,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这一活动练就过硬的叉鱼本领。


“乌日贡”大会上叉草球比赛

 

no.108 黑龙江-赫哲族“萨满舞”
萨满舞起源于萨满跳神活动,人们在此基础上创作发展,将萨满舞搬上舞台,成为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舞。萨满舞既承载了原始萨满文化的内涵,又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豪迈奔放的性格,是独具北方民族特色的舞蹈。


萨满舞表演

no.109 黑龙江-满族莫勒真大会
 莫勒真大会是满族传统的体育盛会,大会一般每年春秋举行,会上集中展示体育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莫勒真大会是满族传统文化的大会,也是研究满族文化的重要资源。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比赛

no.110 黑龙江-濒危中的满语、赫哲语
满-通古斯语族中的满语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濒危语言,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抢救对象。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及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赫哲语也正逐渐离赫哲人而远去,这使得赫哲语同样也成为濒危语种。


为数不多的富裕县三家子村能讲满语的满族老人孟淑静等

no.111 浙江-宁海平调
宁海平调又称“夷海本地班”,因在宁海北部亦称“调腔”,是浙东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唱腔具有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锣鼓助节,不托管弦的特点,表演方面则拥有“独角龙耍牙”这一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中凸现灵动的“变口”绝活儿。




宁海平调(组图)

no.112 江苏-海州五大宫调
海州五大宫调是指流布于连云港及其周边地区的以[软平]、[叠落]、[鹂调]、[南调]和[波扬]为基本腔调的一种用曲牌连缀体来演唱故事的曲艺形式。它历史悠久,是江苏明清俗曲重要的一脉,为古老的“诸宫调”的宝贵遗存,具有难得的实证价值。


海州五大宫调表演现场


 

no.113 江苏-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一种民间传统制陶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其制作以紫砂泥为原料,以制作饮茶的茗壶等实用器为主,形成了光器、筋纹器、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是我国制陶工艺中的一枝奇葩。


(民国)紫砂缎泥东坡提梁


no.114  江苏-溱潼会船
 溱潼会船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特大型水上庙会,每年清明节前后,姜堰市溱潼镇周边200多座村庄有千余条“供船”、“龙船”、“篙船”、“划船”参加表演和竞技,在祭祀和比赛的同时进行民间文艺表演,参与者及观众达数十万人。




会船场景


 

no.115 江苏-无锡手捏泥人
 无锡惠山泥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民间艺术,相传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作品主要取材于传统戏曲、神话传说和民风民俗,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色调秀丽明隽。其精品“手捏戏文”和形象代表“大阿福”名满天下,被誉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


清中期《大阿福》




《贵妃醉酒》 喻湘涟 王南仙




《挑帘裁衣》丁阿金


no.116 江苏-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以苏州方言为主的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的合称,形成于明末清初,经400多年的流传与发展,形成了“说、噱、弹、唱、演”和“理、味、趣、细、奇”为主要特点的表演体系,产生了几十种风格各异的流派唱腔,是中国民间曲艺的杰出代表。


邢晏芝和邢晏春分表演苏州评弹


no.117 江苏-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秦淮灯会源远流长,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著名的秦淮河“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灯会期间游人如海,万灯齐明,一派热闹景象。




灯会场面

no.118 江苏-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又称“广陵清曲”、“扬州小曲”、“扬州小唱”等,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音乐属曲牌体,演出形式为“坐唱”,演唱可分为“阔口”与“窄口”两种,以四胡、二胡、琵琶、月琴、檀板等乐器伴奏。 


扬州清曲表演


 

no.119 江苏-南通板鹞风筝
我国风筝素有“北鸢南鹞”之称,南通板鹞风筝是“南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起源于北宋年间,因其造型如一平板而得名。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等工艺于一体,放上天,“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故有“空中交响乐”之美誉。






板鹞风筝

 

no.120 江苏-东台发绣技艺
发绣,顾名思义是用人发为原料的刺绣工艺品,具有不腐、不蛀、不褪色之特点和古朴典雅、苍润秀丽之风格。东台发绣技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艺人继承和革新传统工艺,实现了从“墨绣”向“彩绣”,从单面绣向双面绣以及双面异色绣、从小型绣品到长卷巨作的发展。


发绣鹤




神仙78发绣(局部)


no.121 江苏-扬州漆器制作技艺
扬州漆器历史悠久,发端于战国时期,两汉时期造型和装饰手法已相当精美多样。到唐代,脱胎干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的技法已十分成熟,漆器被列为贡品专送皇家御用。经宋、元两代的发展,至明清时期,扬州漆器进入鼎盛阶段。现代的扬州漆器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雕漆嵌玉《报春图》





点螺《草亭访友图》

no.122 江苏-白蛇传传说

“白蛇传口头文学”起源于镇江,并以镇江为中心逐步形成相关的“文化空间”。历代有关白蛇传的传说或话本中一些地名如“针子桥”、“五条巷”、“金山寺”等都为镇江所实有。“金山寺”、“白龙洞”、“法海洞”等早已成为镇江独有的与《白蛇传》相关的风物遗存。


端午金山脚下话白蛇

no.123 江苏-常州手绘梳篦
 梳篦俗称“木梳”、“篦箕”。常州手绘梳篦历史悠久,已有2000多年历史,素有“宫梳名篦”之美称。在手绘梳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常州名景、名街、名店,同时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为研究江南地区的民生、民习、民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常州手绘梳篦

 

no.124 江苏古典园林

 
 

 
    江苏古典园林1997.12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