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合阳线戏
【名称】:
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合阳县独有的古老地方剧种,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又称“线腔戏”,俗称“线胡胡戏”。1957年后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戏相区别,一度曾称为“线腔戏”。
【起源】:
线戏渊源,十分久远,现在一般认为“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唐代段安节所撰《乐府杂录·傀儡子》载:“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于机关,舞于郫间。阏氏望,谓是生人,虑其城下,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后乐家翻为戏。”已故合阳线戏艺人雷清云早年回忆说,合阳线戏代代相传,曾为汉王立过大功。当年匈奴攻代国,汉王被困平城。
代王知道西河(合阳古称“西河”)有线戏,告知陈平。陈平命工匠仿制大木偶.栩栩如生,借夜月舞于城楼。匈奴王之妻望见,心生妒忌,害怕城破之后匈奴王纳汉家女,遂网开一面,放走汉王。后来代王喜弃国.被赦为合阳侯。代王喜即汉王之兄刘仲,据《合阳县全志》载,刘仲城在今坊镇东北五里。《合阳新志资料》载,刘仲城在坊镇东北五里和阳村。艺人的传说与史书记载基本吻合。《大业拾遗》记有:“隋炀帝使黄兖造木人二尺许,衣以绮罗,饰以金碧,能运用自如。”这记载与合阳线胡戏的木偶形象及尺寸几无二致。即就是演出形式,唐·杜佑《笔麈》中的记载也和今天十分相同:“傀儡子,汉末使用于嘉会,北齐高纬尤好之”,“今俗悬丝而戏,谓之偶人,以手持其末,出其帏帐之上(外)。”
悬丝傀儡即提线木偶的古称,“帏帐”在合阳线胡戏中称为“亮子”。表演时艺人站于亮子后面,手提木偶出于亮子之外。《通典》说唐代已把线戏列入歌舞类。《明皇实录》中有唐玄宗《吟傀儡》(一说为梁皇所作)一诗:“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犹似人生一梦中:”诗中虽未明指即合阳线胡戏,但“刻木牵丝”的结构,“鸡皮鹤发”的外形已与合阳线胡戏的木偶造型完全一样,也说明在唐代线戏已十分流行了。到了明末,合阳举人李灌(向若)与线戏艺人过从甚密,对线戏的唱腔、音乐、服饰、剧目及偶人造型作过较大的改革,使之更趋完整化、戏曲化,曾随商帮到过苏、扬二州演出。清代乾隆之后,是合阳线戏的鼎盛时期,至光绪年间,单是合阳境内就有线戏班社七十余个。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再次往苏扬两州及北京演出。光绪二十六年(1900),北黑池的王玉润线戏班曾往甘肃、河南、山西等省演出。
【表演】:
边敲边唱,边演边唱。
合阳线戏班社属于半农半艺的演出团体,艺人们农忙种地,农闲演戏。线戏在发展过程中,驰名艺人辈出。仅以近现代为例,坐鼓板怀说戏的有王武汉(艺名“六八儿”)、杜进虎、颜喜牢(红眼娃)、王玉润、雷振南、马东训(一窝鳖)、王孝前(十三娃)、李银选(狼咬儿)等。他们注情于声,声情并茂,每个人都能说五六十本戏,最多的可以说到一百多本:虽然已去世多年,仍为群众所津津乐道。“说戏的”责任重大,一本戏中的生、旦戏由他一人包干,讲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线腔戏的唱腔在音乐间歇中进行,只以铮子打节奏,听起来悦耳动听。合阳人看提线木偶戏主要是“听”,所以许多人于脆背对戏台,一饱耳福。
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二根不等,按具体情况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余根的。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通过线戏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却又有浓厚的木偶特色。可以自然地作卸帽子、脱衣服、搬椅子、抡杆子、单双闪官翅等特技动作。
【线】:
其角色形象酷似唐俑和“来报子”,有“郭秃”遗痕,因而它历史悠久。合阳线戏偶高80至90厘米,初期偶身扁平,无手足,以袖袍代之。提线5至7根(头3,手2,腰1), 特殊需要加至13根,线长约1米(名为“低线”); 七十年代后舞台更新,艺人在高空操作,“高线”出现。艺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提、拨、勾、挑、扭、抢、闪、摇八种技法,使偶人几乎可以做出各种生活与舞蹈动作,神态逼真。早期舞台约15尺见方,木柱支撑,布幔相围,两侧上下场。六人伴奏,五人操偶,往来逡巡,莫不应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剧目】:
明末清初的戏曲家李灌,曾对合阳线戏的木偶结构、造型、唱腔进行大胆改革,并专门为其撰写剧本。王武汗、“六六子”、党文辉等,都是名噪一时的艺人。新锐王红民、肖望峰等,创作了端椅子、写奏章、闪扁担等不少高难动作,屡获褒奖。
线腔传统剧目颇丰,大致分为爱情戏、历史戏、公案戏三类,约500余种,向有“十二鸳鸯”、“十二龙凤”、“二十四卷”、“七十二图”之说,常演《西厢记》、《谪仙楼》、《金琬钗》等脍炙人口的精彩剧目,本戏后还加演诙谐幽默的折子戏。
合阳木偶,造型古朴,唱腔激越,具三秦大地慷慨悲壮之风,至今光彩依旧。
【特点】:
它的音乐、唱腔、道白、偶人造型及舞台艺术都别具一格。
no.2 漳州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集各艺术门类的特点,丰富、修饰、体现布袋木偶戏的内涵。
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高超技巧、精美造型、风格独特、古老艺术的木偶剧种。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技艺高超的艺人双手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感情各异的偶人。布袋木偶戏尤为擅长武打场面和善于刻划人物性格。
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古老珍稀的优秀艺术,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近二百年来,至今已传承八代。
从人文历史考证,闽台文化原属一体。其母体为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的布袋戏是闽文化在台湾的移植和延伸,通过闽台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两岸木偶艺术的发展,更加深了两岸同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同感。在促进祖国统一事业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和影响。闽台布袋戏同根同源,这对漳州布袋戏艺术的发展衍变,历史传承与交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现代的文化价值。
國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漳州布袋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no.3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
地处西北、位于渭北高原的陕西省合阳县一带的农村,至今活跃着一个“起于汉而兴于唐”的稀有剧种——合阳合腔线偶戏,也叫合阳提线木偶。合阳线偶戏自成一家,表演时木偶的动作全部是靠演员用手中的细线悬控木偶完成的。同时,配合合阳线戏的唱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合阳人称之为线腔,线腔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悲怆苍凉而不失激情,委婉细腻而不失刚烈,颇具秦人秦地的风采和特点。
合阳提线木偶是我国目前现存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剧种之一。合阳人把提线木偶戏爱称为“线猴”,也叫“线胡”、“线戏”或者“小戏”,它是陕西东府特有的一个古老剧种。合阳提线木偶起于汉,而兴于唐,繁荣于明清。尤其在明清,流派纷呈、名角辈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且在合阳提线木偶里早已具备了后来戏剧里的主要行当,如生、旦、净、丑。
线戏的表演方法主要就是提线。表演时,在戏台上搭一高约1.2米的长板台,万通搜索 -- 仅为测试,前边用布帐围起,表演时,演员站在布帐后的木台上,手提木偶在帐前表演。提偶的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分为五到十根不等,旦角线最多,除了头、耳、手、腰、脚之外,还有腹及肘、膝等关节处的加线,算下来有十七八根之多,最长的线有三四米,操作难度非常大。表演时,表演者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悬控通常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的偶人做出走、跑、跳、坐、骑马、坐轿、舞枪弄棒、腾空驾雾、抡水袖、踢纱帽、闪官翅等难易不等的复杂动作,赋予木偶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如旦角的“杨柳腰、步步俏”等。
合阳线戏艺人都是由本地的农民组成,这些“半农半戏”的农民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搭台唱戏,所以他们的地位并不像传统意识中的“戏子”一样身份卑微,他们都是进得祠堂的农民艺人,在过去的老照片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表演时身穿长袍的身影。
在合阳线戏的发展史上,历代著名艺人层出不穷,至今还被群众津津乐道。另外,乐于此道的文人墨客参与其中,或编写剧本、或参与剧目、曲目的改写改编,使合阳线戏能紧跟时代的变化,保持了长久的活力。
线腔的剧目是十分丰富的,老艺人传说有五百余本。现在的一些老艺人还能唱一二百本,最受欢迎的是“三箱二楼双钗”等。“三箱”指的是《百宝箱》、《西厢记》、《囊哉装箱》,“二楼”就是《谪仙楼》和《鸳鸯楼》,“双钗”是《金碗钗》和《双凤钗》。还有一部分艺人们即兴创作的线腔小戏,俗称“梢戏”。语言通俗上口,生活气息极浓。
“线戏在清末民初的时候还十分流行”,合阳县文化馆的副研究馆员史耀增先生说,“那时合阳县就有20多个大的社演线戏,而且几乎村村有自己的班社,有的人有了钱,就为乡亲们出钱买戏偶组戏班,乡民们都爱看戏”。解放后,合阳线戏一度辉煌过,但好景不长,和所有其他的传统剧种面临的问题相似,合阳线戏目前也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威胁。
由于线戏自古以来都是以师徒口头相传的形式传承,现在这种师徒学艺的传授方式已经不再,加之现在线戏市场不好,人才成了大问题。另外,一次外演,至少要演两三场,一个演员只能挣到四五十元。情况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演出七八场,大部分时候一个月能有两场演出就不错了。演出收入少,逼迫得很多线戏演员转行做其他事了,年轻人也很少有学艺的,合阳线戏面临失传的窘境。
no.4 四川大木偶
四川大木偶
中国地方木偶戏。又称大杖头木偶、大木脑壳戏。因其偶头木制而形体大,故名。主要流行于川北一带,颇受广大群众欢迎。清末民国时期最盛。偶人身高,差不多与人等,约140厘米左右。木偶造型生动,面部各具特色,嘴、眼都能活动。属于外签子,两根操纵杆露在外面,如同拄着两根拐杖。因木偶较重,演员操纵不能托举,必须先捆好腰带,将杖杆插于腹部,半蹲式挺举着表演。演员操纵偶人双手,有时伸进偶袖表演取物,或者牵拉其他部位动作。特点是远近都能看到,酷似真人。由于动作难于表演,不宜大幅度活动,所以一般多演文戏。
no.5 杖头木偶
仗头木偶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劲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就杖头木偶的偶型而言,有大中小三种,分布地域不同,各有特色。图中这一杖头木偶头为木质雕刻而成,表面施彩,眼睛能动,造型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相近,为一丑头形象。两眼夸张突出为两个大圆球,白多黑少,鼻平而阔,两眉倒竖,八字胡须,嘴角下拉,整个面部短而浑圆。设色较为单纯,以白色为底,以黑色画胡髭、眼珠、眉毛等,只有嘴刻上除了眼球、鼻梁较费工时,其余部分则十分简括。这一生动传神的木偶头令人联想到演出时的活泼场面。
杖头木偶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流传,各有不同的风格特征,称谓也有所不同,在中国西北部的“耍杆子”、西南部四川的“木脑壳戏”、南部广东的“托戏”都属杖头木偶。各地木偶头的造型、脸谱、装饰和雕刻工艺及演出风格也结合了地方戏曲剧种以及唱腔,各有特色。
no.6 北派木偶
北派木偶即徐竹初的传统木偶,其技法源自北方汉剧的风格模式。徐竹初则创造性的将原有风格结合,强调了木偶戏剧的表情化与性格化,他掌握了中国雕塑优秀传统的精髓 --- “以形写神”。因此,他在落刀之前,总要细细研究,认真揣摩刻划人物身世、身份、性格、好恶。一旦思考成熟,就有把握地下刀。他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蓝本,以对称、均衡、对比、调和的艺术法则,使用造型、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运用夸张、变形、强调、减弱、提炼、概括等艺术手段,拟容取心,为对象传神写照。
徐竹初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一个木偶世家。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继承了祖辈优秀的雕刻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仅造型方面,由徐竹初创新设计的品种就有 600 多种,戏曲的生、旦、净、未、丑等各行当齐全。既有传统名剧的名角,又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魔、怪等形象,个个脸谱不同,神态各异,生动传神,被称为“东方艺术珍品”。木偶头为核心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作品真率、精致、优美。
通过对北派木偶雕刻的抢救和保护,使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传授至海内外,使木偶雕刻艺术得到传承,并促进对台文化交流。漳州徐竹初传统木偶雕刻是中国木偶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他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祖传工艺,丰富而精美的性格化造型享誉世界,分布在厦、漳、泉以及周边地区。
no.7 泉州提线木偶
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
在全国各类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戏又是唯一仍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至今仍完整地保存将近300支曲牌旋律曲调及南鼓(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
no.8 台湾布袋戏
台湾布袋戏
【布袋戏介绍】
中国地方木偶戏的一种。布袋戏是把傀儡托在掌上搬演,所以在台湾,布袋戏又叫做「掌中戏」。因戏偶小巧而装以小戏笼,与提线木偶大笼相对,故又名之为小笼。台湾的布袋戏是由漳州、泉州、潮州一带随着移民来的,不过,在台湾倒也发展出自己的本土特色。从早年师承唐山师父,专门演出代代相传的老戏码;到专门搬演神仙魔道大战,剧情光怪陆离,集怪诞、悬疑、刺激于一身的「金光布袋戏」阶段;到以「云州大儒侠—史艳文」风靡全台湾的「电视布袋戏」阶段;到现在最「炫」 的「霹雳布袋戏」。布袋戏在台湾虽然也曾经面临中断的危机,但是,在许多老艺人的坚持与努力之下,不但使布袋戏曾经风风光光地收服了台湾老小观众的心,现在更逐渐发展成为台湾偶戏的特色。
其偶人造型、舞台布景、音乐曲调诸方面,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戏班分前后场,前场表演撑技,即由头手、二手(主演、助演)2人操纵戏偶;后场4人,分担文武场。唱腔一般采用漳州调。乐器有月琴、单皮、堂鼓、小锣、铙钹等。演出多为有谱可循的传统剧目,内容大抵取材于历史故事,或者民间传说。
【布袋戏的由来】
传统台湾布袋戏,据说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从闽粤沿海一带传入。最初流行于台湾嘉义、鹿港等闽南人聚居地区,道白曲调均带闽南乡音,被闽南人称为家乡戏。后来逐渐扩散到台湾全省。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台湾,竭力推行“皇民化”政策,强迫将台湾布袋戏改成日本式的木偶戏,以台语夹杂日语道白,用西洋乐器伴奏,使之遭到无情的践踏,一些老艺人纷纷转到乡野民间。及至50年代,登记在册的500多个偶戏班,又因受到所谓现代艺术冲击,仅存无几。只有台北许王的小西园、李天禄的亦宛然等少数几个班子,仍保留有漳泉布袋戏的余风。1963年,老艺人黄海岱之子黄俊雄的真五洲木偶剧团,以现代先进的声光电技术,运用于台湾布袋戏的舞台上,首先将《云州大儒侠史艳文》搬上电视荧屏,引起轰动。不过,由于经他改造的木偶与手掌比例很不协调,致使表演者无法发挥掌上功夫。特别是采用摇滚乐等西洋乐器,伴以台上摇摇晃晃的文偶、磕磕碰碰的武偶,已失去了台湾传统布袋戏的风格。
【布袋戏的著名大师】
掌中戏的戏状元—许王与小西园
许王生于布袋戏之家,父亲许天扶是著名的北管双璧的布袋戏大师,在一九一三年创立了「小西园掌中剧团」。许王四岁学艺,五岁就能上场表演,二十岁时,父亲去世,他便接掌了父亲的「小西园」。
许王的演技细腻、念白优美,又集编、导、演于一身,大家都称他为掌中戏的「戏状元——许王与小西园元」。「小西园」在许王的领导之下,勇夺多次戏剧比赛的冠军,又经常巡回国外表演,魅力非凡。
掌中戏第一世家—黄海岱与五洲园
「五洲园掌中剧团」真是台湾布袋戏的第一世家,它的大家长就是「红岱师」—黄海岱。黄海岱一九○一年生在云林,从小在西螺耕读、学戏,二十五岁就和弟弟一起创立了「五洲园」,苦心经营,终于成为台湾南部掌中戏的霸主。
黄海岱的子孙各个争气,子弟也是名满天下,他的长子黄俊卿是台湾五、六○年代内台布袋戏的掌剧霸王,第二个儿子黄俊雄更以「云州大儒侠—史艳文」让台湾观众如醉如痴,而现在电视上的「霹雳布袋戏」掌门人不是别人,就是黄海岱的孙子,黄俊雄的儿子—黄文择。
no.9 指掌乾坤:精彩绝伦木偶戏
作者简介】 - 指掌乾坤:精彩绝伦木偶戏
王景贤,生于1955年11月23日,福建泉州市人。1977年开始戏剧创作。1979年始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编剧。1992年起任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党支部书记。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学会理事,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世界木偶联会中国中心理事,泉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政协委员、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图书目录】 - 指掌乾坤:精彩绝伦木偶戏
【序】
【前世姻缘话俑偶】
——泉州提线术偶戏的起源
与鬼冲相伴的“俑和偶”◎死“俑”“偶”成了“活傀儡”
“郭秃”故事与“傀儡戏”的诞生◎悬丝傀儡戏落户闽南
【牵丝神技嘉礼绵延】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