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故事画乐伎
敦煌壁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故事画,其中包括佛传故事画、因缘故事画、史迹故事画、神话故事画。这些故事画大都以连环画的开形式出现 。因故事情节的需要,这些故事画贵州省出现了乐舞场面,其中就有许多弹奏乐器的儿伎人物,这些佛教故事画虽然有些说的是佛国人物故事,但反映的还是世俗人间的生活,古代画师也是依据人间现实生活为素材来绘制的。历而故事画中的乐伎人物是属于世俗人间的,但故事画中的乐伎 ,也不完全是人间乐伎,有些是属于天界乐伎的。比如佛传故事画中“乘象入胎”、“太子出生”、“逾城出家”、“得道成佛”、“双林涅磐”等情节中,为烘托释迦牟尼的神圣伟大,不比凡人,在这些情节画面上空或两边,出一一些天宫乐会,飞天乐伎散花、奏乐,表示礼赞。音乐界的研究者,把故事画中的质询不演奏人物,定名为故事画乐伎。
no.2 供养人乐伎
供养人是敦煌壁画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出力、开窟造像的施主和捐助者,包括当时社会上各阶层、各民族的佛教信仰者。这些开窟造像的施主和捐助者,为了虔诚奉佛,时时供养,功德不绝,同时也为了留名后世,显示自己和家族的名望,开窟造像时,在洞窟里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部下属僚以及侍从奴仆的肖像,这些肖像车,称作供养人画像。在供养人画像行列里常画一些奏乐歌舞的人物肖像画,音乐界的研究乾,把供养人画像中持乐演奏的人物画像,定名为供养人乐伎。
供养人乐伎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供养人礼佛乐队。北朝时期洞窟所画的供养人行列中常有礼佛乐队。礼佛乐队画在供养人行列的前面,引导引导作用。如北凉第275窟北壁下层供养人行列的最前面画两身吹角号的乐伎(参见第12页图)。
二是供养人家族的供养乐队。隋代以后一些豪门贵族所营建的洞窟里,不仅画供养人祖先、本人以及音标眷、属傣、侍从、奴仆的画像,有的还画供养乐队。这些供养乐了全是表示供养人对佛的礼赞,二是显示了供养人家族的富贵;三是把供养人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也画入了壁画之中。供养乐队实际上是豪门贵族的家庭乐伎。例如:隋代第390窟南壁东侧下层,女供养人行列尾部画女供养乐队共计8人,分别演奏琵琶、箜篌、方晌、横笛、排箫等乐器。
no.3 出行图乐伎
在晚唐和五代的敦煌壁画中出现了不少《出行图〉出行图是表现历史人物功绩或豪门贵族富华生活的形象画卷,是由供养人画变鸸为的,多画的敦煌豪门贵族的功德窟中。所谓功德窟就是代养人为自己家族营建的洞空,把佛教石窟当作“家庙”。多是一定一窟或一族一窟。因此,敦煌壁画中的《出行图》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豪门贵族以绘画形式为自己的树碑立传,借此显赫自己家族的威望降地位。另一种意义是变相的供养人画。这种供养人画具有双得意义;其一,出行图中的人物向佛作供养,另一种意义是变想的供养人画。这种供养人画双得意义:其一,出行图中的人物向佛作供养,因为他们的丰功伟绩和豪华富丽的生活来自佛恩。其二,活着和后来的人,向出行图中的人物作供养。因为他们要敬祖先,时时不忘祚的功德。在这些在型出行图中,有表现军队出征时的仪仗乐队,军营鼓吹,军伎歌舞的扬面;有贵妇人春游时,表演百戏歌舞、乐伎演奏的场面,音乐界的研究者,把出行图中演奏乐器的艺人,定名为出行图乐伎。
no.4 嫁娶图乐伎
在经变画和故事画中有许多《嫁娶图》,仅《弥功经变》中就有《嫁娶图》41幅。这些嫁娶图虽然是依据佛经内容所绘制的,但是所描绘的却是历代人间举行婚礼时,乐队吹奏祝贺,歌舞宴客的场面,音乐界的研究者,把《嫁娶图》中的演奏乐器的艺人,定名为嫁娶图乐伎。
no.5 宴饮图乐伎
《宴饮图》多画在在型经变画《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和佛传故事画中。和《嫁娶图》一样,这些《宴饮图》虽然是依据佛经内容所绘制的,但是所描绘的却是历代人间举行宴饮的情景。图中有不少描绘举行宴饮聚餐时用奏乐、歌舞助兴的场面。音乐界的研究者,把《宴饮图》中奏乐的艺人,定名为宴饮图乐伎。
宴饮图乐伎因表演的地方不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内举行宴饮,多是豪门贵族举办。乐舞场面大,乐伎人数多,乐器种类也多。另一种是室外或酒肆举行的宴饮,多是平民百姓举办,乐舞场面小,仅用几件乐器,自奏自乐,自歌自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