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佩饰习俗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发饰
发饰。安多地区藏族妇女佩发饰;而玉树地区藏族则男女蓄辫,佩发饰。男子多梳长发,编成一根又长又粗的辫子,辫梢续编几簇红色或黑色穗线,发根佩套一玲珑象牙或银箍束紧,并在发根近处缀以镶嵌有红珊瑚的双轮、双鱼等吉祥物或“两红夹一花”的3颗玛瑙。将发辫盘在头顶,续编长穗随发辫绕头一圈后由右耳顺肩垂向胸前。妇女的发饰更为讲究,一般洗梳装饰一次,需在1-2名女友帮助下花大半天时间才能完成。长发洗净待干时,梳编或许多等距排列的小辫,辫稍向后系编在一起,置丝绸腰带下,上面轻束雕纹皮带,辫穗自然下垂。牧区妇女还在各小辫及辫稍上缀满珊瑚等物,有的还在长方形的专用饰带上缀以珊瑚、贝壳、银币、纹银碗等物。这些饰物系在辫梢,长及脚跟,走起路来,铿锵有声。玉树地区妇女喜戴“腊白”(黄琥珀),不仅起装饰作用,而且表示身份和身世。已婚妇女前额两侧和头顶各置一“腊白”,少女则头顶一“腊白”,若刘海两侧置有两颗小玛瑙或松耳石,则表示已有男女;寡妇则取下头顶的那块“腊白”,只留前额两侧的。若仅摘去前额两侧的“腊白”,则表示双亲已亡故;若前额两侧的“腊白”附近置有两颗松耳石,则表示双亲及丈夫全亡故。黄南地区和环湖地区的藏族喜用辫套。辫套呈长方形,多用红布制作,绣有花纹边饰,中间自上而下缀有半球形银制装饰物(藏语称为“卓吾”和“银盾”)。末端缀有纹饰和穗子。

no.2 耳饰
耳饰。男女均戴。男子只戴右耳,为环形,用白银或白铜打制,偏中微凸的圆形中镶有松耳或珊瑚。妇女耳环形态各异,主要有“多那”和“念阿”两种,均有黄金、镀金或白银、黄铜所打制。“多那”环下镶有松耳石;“念阿”环下镶有细碎的小松耳石,再下是长条形珊瑚,尾部是细长的松耳石,十分考究。

no.3 颈饰
颈饰。均为项链。男子多戴玛瑙项链,正中为一筒形,两边为较大的圆形,两眼处镶以银环,其余为珠形。妇女常戴一至数串间置玛瑙的猫眼石项链,或珊瑚、绿松石串在一起的项链。男女均戴护身避邪的“嘎吾”,内装有微形佛像、经文或活佛加持之神物,形状大小各异,一般男子多戴方形,妇女多戴圆形。

no.4 腕饰
腕饰。男女均喜戴象牙手镯或镌纹的银镯、玉镯等。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在不念嘛呢时,还将象牙或红檀木制成的念珠绕于手腕。

no.5 腰饰
腰饰。安多地区的藏族男女均用彩色丝绸长带束腰,而玉树地区的妇女则喜用牛皮镶缎腰带、银板腰带和轻挽于臀下的股带。腰带上都系有各种精制的具有装饰作用的生活用具。长约75厘米的护身腰刀,柄鞘饰有白银、鎏金或宝鲨等,一般出远门或喜庆佳节时从右至左斜插于腰带下,是玉树地区藏族男子的专用品。无论男妇,均在腰带右侧胯骨前佩带一把七寸腰刀,刀柄常用牛角、银、铜、铁等相间打制或包以鲨鱼皮,有的还常用镂刻花卉、狮虎图案的铜、银打制,上面镶嵌红宝石;刀鞘则以木料做里,外箍铜、铁皮、上面浮雕龙凤、卷草纹、几何回旋纹等图案或体现藏传佛教文化的宝瓶、法輪双鱼、荷花等图案,并镶上玛瑙、珊瑚等名贵珠宝,显得华丽富贵,既是一件生活用具,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青海藏区缝制帐房、皮袍等多由男子承担,故男子腰带上还系有精致的装针筒。为引火方便,还系有火镰夹(内装火石和引火的绒艾)。安多地区藏族妇女多佩带铁锚形或桃心形的“喔斯儿”和“洛斯儿”。它们起初为一种劳动工具,是妇女挤奶时用来勾住奶桶的,后逐渐变为妇女不可缺少的佩饰,用黄铜或白银打制,雕以象征吉祥纯洁的海螺、蝴蝶、琵琶、莲花等各式精美图案,还镶嵌珊瑚、裴翠、松耳石等珍宝,挂于腰带一侧。

no.6 脚饰
脚饰。除了精致的藏靴是多彩的装饰物外,跳舞时无论男女还将一串铜质小铃系于靴面。随着明快的舞步,小铃叮当作响,以制造音响效果。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