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名将简介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巴渝战功卓著的女将军、女军事家。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常为男子装。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阳抗击后金,被明熹宗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并赐“忠义可嘉”匾额。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榆关)。崇祯三年,又奉诏勤王,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祯帝优诏褒美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并且在四川、贵州地区又相继击败奢崇明、安邦彦、张献忠、罗汝才等叛军,取得成都之捷、重庆之捷、夔门之捷等。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晋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爵。去世后谥号“忠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
NO.2 名将事迹
巴山蜀水巾帼雄 秦良玉(摘自《大明朝的另类史》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著)
秦良玉,乍观此名字,如果是对明朝史不大清楚的人,可能会把这个秦良玉与那个左良玉搞混。左良玉乃男儿汉,官至总兵,携"平贼将军"印,堂堂大老爷们,却一直养贼自重,最终还与南明的弘光朝君臣大施拳脚,在进攻南京的途中病死。其子左梦庚猪狗之才,携数十万明军向满清投降,甘为异族鹰犬。而我们所要讲的主人公秦良玉,红妆妇人,巾帼英雄,多年来为大明朝出生入死,赴边击后金,川地杀逆贼,至死不降,诚为女中丈夫,直可愧杀左良玉之辈。
秦良玉,忠州人(今重庆忠县),生于万历初年。由于其父秦葵乃明朝贡生出身,秦良玉自幼一直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熏陶。忠臣烈士之义,感身报国之情,秦葵一直向子女传授不懈。身为知识分子,秦葵已经有预感大乱将至,常研习兵书,舞剑论兵。他对儿女一视同仁,让秦良玉与其兄秦邦屏与弟弟秦民屏一起读典籍,学骑射。可喜的是,比起兄弟来,秦良玉秉赋超群,文翰得风流,兵剑谙神韵,使得秦葵怃然叹息道:"可惜孩儿你是女流,否则,日后定能封侯夺冠。"秦良玉慷慨朗言:"倘使女儿得掌兵柄,应不输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和冼夫人(隋明岭南的少数民族首领)"。
天作良缘。秦良玉成人后,嫁与石柱土司马千乘。这位马土司虽是一方土酋,但其祖宗大有名,乃汉朝"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郎才女貌,神仙伴侣,二人伉俪情深,夫唱妇随。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地区(今贵州遵义)的土司杨应龙造反。由于事起苍猝,贼寇连陷重庆、泸州等战略要地,进围成都。蜀中大震。
作为地方土司,马千乘以三千石柱兵从征,跟随明朝四川总督李化龙讨伐叛军。石柱兵皆持一种特制长矛,矛端呈勾状,矛尾有圆环,攀援山地险峻地形时,前后接应搭接,敏捷如猿。由于他们的矛杆皆以无漆的白杆制作,时人称之为"白杆兵"。依理,马千乘率兵三千从官军,已经尽到了土司对中央朝廷的义务,但秦良玉为解国难,又统精卒五百人,自备军粮马匹,与副将周国柱一起在邓坎(今贵州凤岗)扼守险地,持弓援剑杀贼。为此,明朝总督李化龙大为叹异,命人打造一面银牌赠与时年26岁的秦姑娘,上镌"女中丈夫"四个大字,以示表彰。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月初二,明军由于连连克捷,上下松懈,置酒高会,庆祝新春佳节。洞晓古今兵法的秦良玉多智,她预料贼军会乘夜偷营,诫嘱丈夫马千乘命令"白杆军"严禁饮酒,持矛裹甲,连夜分守险隘。半夜时分,明军官兵大部分醉醺醺的沉入梦乡,贼军果然突然发动袭击。醉梦中的官军一时间四一奔逃。所幸的是,早有准备的秦良玉夫妇所领"白杆兵"发起反突袭,叛军先胜后败,惶骇间被长矛捅倒无数,皆转身奔逃。
秦良玉夫妇紧追不舍,追入贼境,连破金筑寨、明月关寨等七寨,直抵杨应龙叛军老巢的天险桑木关下。
明军诸军喘息后集结,齐攻桑木关。由于山险关峻,甲胄衰身的明朝官兵一时束手无策。"白杆兵"此时顿显神威,这些士兵的攀援能力本来就高超,又有特别矛钩拥搭连,使得他们在短时间内演杂技一样互相搭持攀挂,与酋阳土司等地方兵配合,一举荡破险关。关口拿下,明朝官军夺门而入。
于是,众人合兵,直捣海龙囤,杀得贼兵血流成河。贼首杨应龙骇然无奈,慌乱中自缢身死,插州之乱平息。
此次平乱,秦良玉、马千乘夫妇"为南川路战功第一",为诸司之先,并又获朝廷银牌及色缎等物作为奖励。
大功如此,秦良玉并未沾沾自喜,从不言功,夫妇二人仍回石柱本份过活。
十多年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秦良玉丈夫马千乘死于政府狱中。《明史》记载说,石柱部民状告马千乘,明廷把他逮入云阳狱,不久马千乘病死其中。但他真正的死因,其实是北京万历帝派来的监税太监丘乘云向石柱索取贿赂,马千乘自恃于朝廷有功,不予。这下可羞恼了丘公公,他指使手下捏造罪名,把马土司逮捕入狱,活活折磨而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一下子变成孤儿寡母,秦良玉含泪忍痛。她大义为重,殡敛丈夫后,未有生出任何反叛不臣之心,反而代替丈夫任石柱土司,忠于职守。《明史》中这样赞诩秦良玉:"(其)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建立"大金"(后金),开始连连发动对明朝的进攻。两年后,萨尔浒一役(战场在今辽宁抚顺以东),明军惨败,诸营皆溃。自此之后,驻辽明军几乎是闻警即逃。
东北告急,在此大背景下,明廷在全国范围内征精兵援辽。秦良玉闻调,立派其兄秦邦屏与其弟秦民屏率数千精兵先行,她自己筹马集粮,保障后勤供应。为此,明廷授秦良玉三品官服。
沈阳之战中,秦氏兄弟率"白杆兵"率先渡过浑河,血战满洲兵,大战中杀辫子兵数千人,终于让一直战无不胜的八旗军知晓明军中还有这样勇悍的士兵,并长久为之胆寒。由于众寡悬殊,秦邦屏力战死于阵中,秦民屏浴血突围而出,两千多白杆兵战死。但也正是由此开始,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名闻天下。
得知兄长牺牲消息后,秦良玉制一千多件冬衣,配送给远在辽地的石柱兵。然后,她自统三千精兵,直抵榆关布防(今山海关),控扼满州兵入关咽喉。明廷兵部尚书张鹤鸣为此专门上奏天启帝,追赠死难的秦邦屏都督佥事,立祠祭祀。不久,明廷又诏加秦良玉二品官服,封诰褒奖。
由于"白杆兵"战斗力强,明廷再下令征兵两千。秦良玉闻诏即行,与弟弟秦民屏驰还石柱,征调士兵准备援辽。
抵家仅一日,重庆内乱。永宁土司奢崇明借奉诏援辽的名义,率数万人马与其女婿樊龙里应外合占据了重庆,并发兵围攻成都,大有关门做皇帝的意思。由于同为"土司"乡亲,奢崇明派人携大笔珍宝来石柱与秦良玉"通好"。秦良玉二话不说,立斩贼使。她派遣秦邦屏及其二子溯流西上,度渝城后,忽然抵至重庆南坪关,扼制贼兵归路。趁天黑敌军无备,"白杆兵"突袭贼军驻于长江和嘉陵江上的水军,尽焚其舟。同时,秦良玉分兵守忠州,驰报夔州官军密防瞿塘天险,阻遇叛军沿江东下。
正是由于这位女中丈夫的调度有方,奢崇明叛军终于难成气候,出战即败。但当时川地有一带诸土司"自治"部落皆收受叛军贿赂,大多数逗留观望,惟独秦良玉率石柱兵奋勇直前,连获红崖墩大捷、观音寺大捷以及青山墩大捷。如此一来,不仅成都围解,重庆也很快得以收复,叛乱得平。
明廷叙功,秦良玉得授总兵一职,成为方面大将,她的兄弟和子侄皆获擢升。
川地底定之后,鉴于作战中明朝官军的"熊包"表现,秦良玉上书奏称:"臣率(秦)翼明、(秦)拱明(她的两个侄子)提兵裹粮,累奏红崖礅诸捷。而(明朝官军)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别)人之胜;怯于贼者,惟恐(别)人之强。如总兵李惟新,渡河一战,败衄归营,反闭门拒(见)臣(秦良玉自称),不容一见。(李惟新)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妇人(自称),(其)静夜思之,亦当愧死!"疏上,由于明廷正需石柱这样的地方力量,天启帝"优诏报之",并下令文武大吏对待秦良玉皆要以礼相待,不得疑忌。
感动之下,秦良玉更加为明廷卖命,其弟秦邦屏不久即在陆广做战中战死沙场。
崇祯三年(1630年),皇太极攻榆关不入,便率十万辫子军绕道长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后,进抵北京城外,连克永平四城,明廷大震。
秦良玉得到十万火急的勤王诏书之后,即刻提兵赴难,星夜兼程,直抵宣武门外屯兵。当时,闻诏而至的各路勤王官军共二十万有余,但都畏惧满洲兵的狠武,无人带头出战。秦良玉"白杆兵"人数虽然仅有数千,但一直为满洲兵所忌惮。昔日浑河血战,让大辫子们再也忘不了这些身体矮小手持超长锐矛的士兵。因此,"白杆兵"呐喊冲杀之际,满洲兵心自发怯,加上明军中又有孙承宗这样的老将作配合,最终迫使皇太极连弃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撤围而去(山海关未能攻下,也是满洲军撤兵原因,他们怕日后遭首尾截击)。
北京围解之后,崇祯帝大加感慨,特意在北京平台召见秦良玉,优诏褒美,赏赐彩币羊酒,并赋诗四首以彰其功:
其一: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凭将箕帚"作蝥弧"(后三字原文为"扫胡虏",其玄孙马宗大在乾隆时为违祸,把原文三个字挖去)。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观崇祯皇帝有生之年,享国日浅,遭逢多难,很少有闲情逸志吟诗作赋,除赠秦良玉诗外,仅有赠杨嗣昌的五绝诗传世。迢迢西南边陲一位女土司,竟能得皇帝面见赐诗,秦良玉当属古往今来第一人。
满洲军出塞后,秦良玉率石柱兵回家乡。由于当时流贼张献忠、罗汝才(绰号"曹操")等九路人马自湖广进攻四川,明廷诏令秦良玉不用再出兵援剿,"专办蜀贼",负责守御川地。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贼军破夔州(今重庆奉节),进围太平,秦良玉提兵赶至,贼寇慑于秦良玉及其手下"白杆兵"威名,苍惶逃走,川东大定。
崇祯十三年(1640年),罗汝才贼部进入巫山,为秦良玉阻遏。于是,这位绰号"曹操"的黠贼突然进攻夔州,又被秦良玉率兵击走。不久,秦良玉率兵在马家寨邀击贼军,杀其骁将"东山虎",斩首六百余级。然后,秦良玉乘胜,与明军在谭家坪、仙寺岭连败贼寇,夺得罗汝才主师大纛,并生擒其副手"塌天"。
数役下来,秦良玉部斩贼兵近万,获甲仗马骡无算,贼尸横陈遍山谷。罗汝才率残部遁走大宁(今重庆巫溪),与张献忠在巫巴山区合军后,贼势复炽,逾过巴雳河(今重庆巫山县双龙镇大宁河),拼死攻击秦良玉侄子等人统领的石柱兵。接着,贼兵四处扎营,严重威胁到川地大部分地区。
明朝湖广襄阳督帅杨嗣昌本人乃湖广人(今湖南常德),他的初始战略就是想尽驱张献忠等部贼军入川。这位杨督帅的如意算盘是:以蜀地险远,极边之地乃松潘蛮部,贼兵入蜀后,蜀地官军守则守之,不能守自可弃涪州、万州、雅州、松州大部分地区,诱敌深入。然后,陕西官军断栈道,临白水制敌;云南官军屯曲靖,扼守白石江。而他杨督帅本人则可率明军主力掩击贼军,把他们驰至松潘诸蛮部落的地盘,听任当地土人剿杀。杨嗣昌此计,即愚昧又阴险。愚昧的是,他纸上谈兵,以为川地崎岖险峻,必能困住贼军;阴险的是,他驱张献忠等贼部入四川,自己没有丧地的责任,四川巡抚是邵捷春,丢地丧兵,责任皆由他负。杨嗣昌本人自可坐观成败,时刻准备去摘熟落的"桃子"。由于耽心四川当地官军扼守险隘会导致张献忠急红眼反扑湖广,杨嗣昌又使阴招,依仗自己的威权,把大批蜀地精兵调出,只留二万弱疲士卒给川抚邵捷春守重庆。
秦良玉一心为国,率三万石柱精兵抵至夔州。邵捷春令她把部分士兵移近重庆,与附近守将张令相倚为声援。不久,劭捷春又抽调一万五千石柱兵,进入重庆与官军共同把守坚城。秦良玉深知邵捷春之策甚愚,但她又不敢违背命令,就对路过自己军营的绵州知州陆逊之表示:"邵公不知兵,其移我部兵自近,而派张令守黄泥洼一带,甚失地利。贼军盘踞归、巫众山之巅,俯瞰吾军营垒。倘若他们自上而下,乘势使气攻击官军,张令部必败。张令一败,次必及我部军。我部军一败,谁又能救重庆之急?"陆逊之大惊,问策之所出,秦良玉言:"邵公此时,绝不能坐防坚城,应先发制人,与贼军争山夺险。"
陆逊之立即把消息转告给邵捷春。邵巡抚倒是知错就改。可惜晚了一步。张献忠贼军于十月五日在土地岭(今重庆奉节草堂镇)率先向窝里斗的明朝官军发动进攻,一天内即杀明军五千多人。次日,张献忠手下白袍小将张玉儿(编辑者注:即李定国)当阵射杀号称"神弩将"的明军老将张令,乘胜把明军杀得一败涂地。不仅张令一军尽覆,秦良玉手下三万多"白杆兵"也全军覆没,致使最后秦良玉仅单骑逃返重庆,遭遇其平生未有之惨败。
此役过后,杨嗣昌围来贼军于川地的"圆盘战略"完全破产,川鄂交界地带三十二隘口尽陷于贼,蜀中大乱。
损失如此惨重,秦良玉并未灰心丧气,她对川抚邵捷春说:"事态危急,可以尽发溪峒兵卒,人数可达三万,我本人出资出粮可供饷其中的一万人,朝廷供饷另外一万人。如果布置妥当,应该还能与贼寇周旋。"
邵捷春低头,良久不言。时势至此,这位文人守抚已全然死心。从他自己角度考虑问题,丧兵失地不说,官仓中已无粮养兵,而溪峒兵卒又属土蛮,反复不测,如果这些人再趁乱闹兵变,他邵捷春三族不保。饱读史书的他,自然知道元末"官军"中纪律最坏的就是杨完者所带领的"苗兵",他们那些蛮兵不仅剿贼无力,平时对百姓比寇贼还要凶恶淫毒。所以,溪峒兵卒,难保他们不象"苗兵"那样。读书多,顾虑就多。顾虑多,定议就少。
劭捷春最终婉言拒绝秦良玉提出的计划。
秦良玉叹息而归。其计不用,自然全川溃烂不可收拾。张献忠贼人蹂躏各外,杀人无算,四川广大地区人民陷入了地狱般的苦难。而邵捷春本人,自然难逃罪责,不久被逮入诏狱,仰药自杀(与陷害他的杨嗣昌一个死法)。
三年多后,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上吊自杀。消息传来,深受明恩的秦良玉服孝痛哭,几次昏绝,哀动左右。张献忠流贼此时尽陷楚地,又向四川杀来。秦良玉向当时的四川巡抚陈士奇呈献《全蜀形势图》,希望官军能增兵坚守蜀地十三处险隘。陈士奇不予采纳。秦良玉不死心,又推心泣血地向四川巡按刘之勃建议,刘巡按倒是同意她的计策,但他本人手中无兵可发。
张献忠巨贼数十万长驱直犯夔州。秦良玉驰援,由于众寡太悬殊,兵败而去。她的失败,标志着蜀地的沦陷。张献忠相继攻克万县、重庆、成都,并在当年年底称帝,建立"大西"伪政权。
张献忠占领蜀地,只有遵义、黎州及秦良玉的石柱地区未归于"大西"。慑于秦良玉威名,张献忠部无一兵一将敢于入犯石柱。投降张献忠的明朝官员屁颠颠向各地土司送去伪政权印信,各地土司大多畏惧接受。秦良玉接到印信,马上当众毁之,慷慨言道:"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地步,怎能以残余之年以事逆贼!石柱一地有敢从贼者,族诛之!"
不久,又有噩耗传来,秦良玉独子马祥麟先前被明廷征调到湖广御敌,战死于襄阳。死前,他给母亲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见儿子绝笔血书,秦良玉泪下如雨,心如刀割,但她乃大义妇人,提笔在信纸上写道:"好!好!真吾儿!"秦氏、马氏二族,可称上是二门忠烈,数年之间,死于国事者甚众。
满清占据北京后,残余的南明政权相继有弘光、隆武、永历数帝,秦良玉皆与之保持联系。但山长水远,秦良玉本人年逾古稀,不可能再有较大作为。
1648年,在西南颠沛流离的南明永历帝派人加秦良玉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讨使"。久卧病床的一代女豪杰,闻之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老妇人朽骨余生,实先皇帝(崇祯)恩赐,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
可惜的是,几日之后,秦良玉就因病重抱恨而终。其孙马万年把奶奶葬于回龙山,墓碑题文可彰示这位女中丈夫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赫赫功勋:
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持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可叹的是,如此忠贞女豪杰,文革中墓地也不能幸免,被"红卫兵"砸墓挖棺,干出连满清都没能做出的令人发指之事。而这些革命小将的毁墓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秦良玉是"土司婆娘",出身"反动";其二,她胆敢抵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十恶不赦。
"土司"婆娘自不必说,生活时代无法选择。而张献忠狂贼的军队,绝非"人民"的队伍,他几乎把川人杀绝、吃绝。对于他的种种暴行,"文革"中的"御用"史家也不敢隐讳,指称他在"反击地主阶级疯狂反扑"之余,"枉杀"了一些普通民众。其实,张献忠所杀的人绝对不止是"一些",他也不是"枉杀",而是故意屠杀了上百万的四川人民,这位巨寇,才真是"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大刽子手!"
道德标准,因时代嬗变总会有所不同。但忠孝义三个字,亘久长新。我们绝不能以偏狭立场在贼言贼,盲目认定"农民起义"都是正义行为,并由此认定镇压贼乱和保家卫国的王朝官军都是镇压刽子手。秦良玉一汉族妇女,数十年在地区自治间安乡护土,心向中央政府,忠贞不贰,破家为国,数赴国难,最终为大明铮铮直臣,至死不叛国,不降清,大太凛然。这样的奇女子,连封建文人也叹息称绝,题咏连连。谁能料,世易时移,"革命"年代砸毁一切"旧阶级",这位女豪杰入土之灵竟不得安。
清代词人钱枚又有《金缕曲》一首,他因见这位女英雄小像而发慨叹,持笔濡墨,写词褒赞,高度艺术性概括了秦良玉卓尔不凡的传奇人生:
明季西川祸,自秦中飞来天狗,毒流兵火。石柱天生奇女子,贼胆闻风先堕,早料埋夔巫平妥。应念军门无将略,念家山只怕荆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蛮中遗像谁传播。想沙场弓刀列队,指挥高座。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鬟婀娜。更飞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飒爽,论题名愧杀宁南左。军国恨,尚眉锁。
而歌颂秦良玉最让人感动的诗篇,当出自清末女英雄秋瑾。二人同为巾帼女儿身,惺惺相惜,自然别有一番真味在诗中:
其一: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其二: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其三: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娥媚。吾骄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NO.3 相关史料
秦良玉年谱:
万历二年 (1574年)良玉出生于一个岁贡生的家庭。她自幼深受其封建家庭"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思想影响,从其父秦葵操练武艺,演习阵法,显露出一般女子所难企及的军事才能,素以"饶胆智、善骑射、熟韬略、工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称著于世。幼年时代秦良玉就树立了一颗掌军挂帅的雄心。她说:“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
万历二十年(1592年)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她激励其夫并帮助其在石柱建立了一支“戎伍肃然”为远近所惮的"白杆兵"。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到播州(今遵义)参加平定杨应龙叛乱的战斗,战功第一,然而良玉不言其功。“女将军”称号遂传开。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冤死云阳狱,朝廷因秦良玉平贼有功,且子祥麟尚幼,故令其袭其夫职。秦良玉26岁时开始带兵打仗,一生多次率师远征,历经44年戎马生涯,足迹遍及贵州高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并在这一年奉诏辽阳。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派其兄秦邦屏与弟民屏率三千白杆兵赴沈阳, 决战浑河(今永定河)。并与子祥麟随后北上。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秦良玉亲自率兵北上,抵御后金,镇守榆关,“军功第一”,熹宗为其诏加二品,即予封诰,并赐"忠义可嘉"匾额;同年9月,她奉诏讨伐奢崇明叛乱,转战重庆、成都和泸州待地。并收复新都(今成都),大败奢崇明。熹宗又授予她四川都督佥事,并充总兵官, 封诰一品夫人。
天启二年(1622年)白杆兵破奢军解围成都,回师重庆夺二郎关、佛图关,趁夜收复重庆。
天启三年(1623年)秦良玉打败永宁奢崇明军,平定全川;同年平定“松藩叛乱”。
崇祯三年(1630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辅震动,诏天下勤王,各方将领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独秦良玉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裹粮率师,昼夜兼程,再次驰援京师。崇祯皇帝优诏褒美,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召见平台,赐彩帛羊酒,并赋四诗旌其功。
崇祯七年(1634年) 张献忠入川,秦良玉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在夔州(奉节)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
崇祯十三年 (1640年)罗汝才犯四川,秦良玉领兵至,汝才不战而逃,秦良玉率白杆兵追击,在巫山和夔州重创罗汝才农民军。并夺其大纛。
崇祯十七年(1644年) 张献忠、罗汝才联军再犯四川,杀老将张令,秦良玉驰援夔州,然不敌联军,败回石柱。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攻占北京,大举南下之时,秦良玉已年过七十,还毅然接受南明隆武政权赐封的太子太保、忠州候爵封号和隆武政权赐予的铜质“太子太保总镇关防”官印,继续高举扶明抗清的旗帜,准备前往福建抗清,然郑芝龙叛变,隆武帝被捉,未能成行。遂退守保家园。维护土家族地区人民的安全。清军入川后,狼烟四起,遍地干戈,广大人民备受蹂躏,唯秦良玉不屈,以万寿山的万寿寨为据点,坚持斗争, 最终保持了抗清的晚节。
清顺治五年 (1648年),秦良玉病卒,葬于石柱县东3公里处、龙河北岸的回龙案(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享年75岁,朝廷谥号“忠贞”,是为忠贞侯。
《明史》卷二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五十八——秦良玉传(清·张廷玉等)
地址:http://guoxue.baidu.com/page/c3f7cab7/269.html
《南明史》卷七十列传第五十——秦良玉传(民国·钱海岳)
秦良玉,字贞素,重庆忠州人。石砫宣慰使马千乘妻。万历二十七年,征播州蛮,破娄山关,良玉夫妇功称最。千乘以忤内臣丘乘云下狱死,命良玉代领其职。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仪度娴雅。每行军,号令严肃,秋毫无犯;有犯,亲故不少贷,所部兵器用长矛,白木为之,“白杆兵”遂著名海内。
泰昌时,奉调征清兵辽东,遂卸裙衩易冠带,与子祥麟、妇张凤仪、家将文指挥妻白,及左右侍婢,皆男妆雄服,众八千人。赐良玉三品服,授兄邦屏都司佥书,弟民屏守备。天启元年,邦屏渡浑河战死,民屏突围出。辽沈连破,关外残兵奔窜。良玉闻变,统精卒三千,与祥麟兼程守山海关。祥麟中矢,犹拔矢策马夺勇防御,不肯退。良玉陈邦屏死状,尚书张鹤鸣亦言浑河血战,实石砫、酉阳二土司功,诏加良玉二品服;祥麟指挥使;赠邦屏都督佥事,阴子,祠祭;民屏进都司佥书。命回川练兵赴授,良玉率众回蜀。
未几,奢崇明围成都,陷重庆,川中大震。诸土司皆贪崇明赂,逗留,独良玉斩使焚书,遣邦屏子翼明、拱明,都司胡明臣,裨将秦永成先发,自与祥麟率杀手六千,令民屏提调,杨学礼督阵,前锋沿江而上,寇不敢出。而崇明围成都急,巡抚朱燮元调援,良玉乃繇川北鼓行而西,分遣民屏复安岳、乐至,良玉复新都,长驱抵成都。寇败解围去,乃还救重庆。民屏擒寇将樊虎,夺二郎关、佛图关。时南坪关先为翼明所扼,拱明斩寇将沈霖两河,火舟千余,寇束手困守城中。良玉兵抵城下,腰刀先登,手斩千级。寇张彤迎战,祥麟斩之,乘夜复重庆。永成斩将冉应龙忠州。川东悉平,功第一,授都督同知总兵,复晋祥麟宣慰使,民屏都督同知副总兵,翼明、拱明咸加参将。良玉益感奋,以首凶未获,即领兵进剿。分遣裨将秦衍祚复遵义,祥麟克永宁、蔺州,亲率翼明、拱明先后攻破红崖墩诸大巢,擒将李楫等。朝命数赉金币,良玉疏谢,且言:“臣率翼明、拱明提兵裹粮,累奏红崖墩诸捷,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风闻先遁,败于贼者惟恐人之胜,怯于贼者惟恐人之强。如总兵李维新渡河一战,败衄归营,反拒臣不容不得一见。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妇人,亦当愧死。”优诏报之。
崇明巢破,结水西安邦彦同反,引苗众围贵阳。良玉命民屏及其子佐明、祚明从巡抚王三善救之,大破邦彦平越,捣大方。三善死,民屏从殉,佐明、祚明重伤脱。良玉疏闻,有“仇不共戴”语。诏赠民屏右都督,佐明、祚明授参将,翼明、拱明皆晋副总兵候调。
崇祯三年,清兵陷永平西城,畿辅震动,诏天下勤王。各镇自保观望不前,良玉独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师昼夜兼行抵都。都人闻白杆兵至,朝市喧传安堵。上诏褒美,加少保,挂镇东将军印。召见平台,赐蟒玉彩币羊酒,赋诗四章旌之。会四城复,蜀有百丈关之警,命良玉归。翼明护筑大凌河,城成,亦撤兵还镇。祥麟、凤仪代驻近畿防守。后夫妇分兵逐王嘉胤、王自用于山西、河北。已调襄阳,凤仪以孤军战殁侯家庄,祥麟乃南旋。
良玉自京师还,奉命专防川东。七年,张献忠入川,围太平,良玉提兵急救。会祥麟自北还军,前后夹击,大破之,遁去。十三年,罗汝才复入川,闻良玉兵至,反走。良玉率永祚、翼明、谭稳、秦篆,迭破之马家寨、留家垭,斩东山虎,追至谭家坪,寇披靡逃,王光恩、惠登相降。良玉率祥麟亲追至仙寺岭,夺汝才大纛,擒渠虎塌天,前后斩八千余级,蹂死者遍山谷,获甲仗马骡无算,众丧胆不敢西。
先是,左良玉纵献忠走罗汝才。是岁七月,二人悉锐复功川。当是时,杨嗣昌主驱寇入川,尽撤蜀精锐赴楚,邵捷春以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副总兵张令二军。适知州陆逊之过重庆,捷春命按行其营,叹曰:“不图今日见细柳营,娘子军名不虚也。”良玉为置酒论兵,语逊之曰:“邵公不知兵,吾一妇人,受国恩应死,恨与邵公同死耳。”逊之问故,良玉曰:“督师以蜀为壑,无智愚皆知之。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寇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逊之醉,误曳其袖,良玉遽引佩刀自断之。
十月,献忠破观音崖,从上流渡,良玉偕令扼竹箘坪,挫其锋芒。令战死,良玉趋救不克,所部三万人略尽。单骑见捷春曰:“事急矣!尽发吾溪峒卒,可得二万,我自饩其半,官半之,犹足办寇。”捷春见嗣昌与己左,而仓卒无见粮,谢其计不用;良玉乃太息归。捷春师旋覆,嗣昌乃来重庆,谋邀献忠。献忠复出陕破襄阳,嗣昌亦死。
十六年冬,献忠尽破楚地,将入蜀。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复上之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
十七年正月,献忠攻夔州,良玉驰救,众寡不敌溃。威宗殉国,衰绖北向大哭。及清兵入蜀,良玉语其众曰:“吾一妇人,受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虏哉?”与所部中军江国纪等约曰:“从虏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献忠遍召土司,无敢至石砫者。忠、酆民襁负来依者踵接。昭宗即位,晋太保兼太子太保,封忠州侯。永历二年,宗室容藩使至征粟,良玉不应。容藩将攻之,乞救于李占春,容藩乃走。未几卒,年七十五。谥忠贞。
凤仪,沁水人,尚书铨女。祥麟,字瑞征。有勇略,屡立战功,先与良玉书,言:“儿誓与城存亡,愿大人勿以儿为念。”良玉批其旁曰:“好、好,真吾儿。”卒,子万年嗣。
翼明,官总兵,封威通伯。十三年,与万年、杨璟以众同降于清。拱明,官总兵,讨普名声,力战死。
赞曰: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
《清史稿》卷五百十三 列传三百——土司二 四川 (清·赵尔巽、柯劭忞等)
川东道重庆镇辖:
石砫宣慰使,其先马定虎,汉马援后。南宋时,封安抚使。其后克用,明
洪武初加封宣抚使。崇祯时,土司千乘及妇秦良玉,以功加太子太保,封忠贞侯。
子祥麟,亦加封宣慰使。顺治十六年,祥麟子万年归附,仍授宣慰使职。乾隆二
十一年,以夔州府分驻云安厂同知移驻石砫。二十五年,设石砫直隶厅,改
土宣慰使为土通判世职,不理民事。(夔州府夔州协属。)
NO.4 诗词对联
一、有关秦太保的对联:
汉室将军甲第;明朝都督人家。
此联为石柱马氏宗祠的对联。上联指汉朝时期的马援将军;下联指明朝时期的巾帼英雄、大都督秦良玉。
勤王有明祯,巾帼一人骁将略。袭土服清懿,锦袍帛带仰官仪。 横额“功名一世”
秦良玉墓碑上的对联。
金印夙传三世将;绣旗争认四川营。
此联为清朝教育家李西讴《吊秦良玉四川营遗址》诗句联。四川营为秦良玉兵营驻地,在今北京市内。
国士无双双国士;
忠臣不二二忠臣。
巴县双忠祠对联。双国土:指巴蔓子和秦良玉。巴蔓子,战国时人,巴国将军。秦良玉,明四川忠县人。明朝将军。
四川会馆对联
川人曾在秦良玉驻兵遗址筑四川会馆。祠堂内供奉春良玉戎装画像,龛前对联云:
出胜国垂三百年,在劫火销沉,犹剩数亩荒营,大庇北来梓客;
起英魂天九幽地,看辽云惨淡,应添两行热泪,同声重哭天涯。
女休行曾传乐府;男子装屡立战功。
上联典出秦氏女休,燕王的妻子,为宗族报仇,把仇人杀于市中,被捕入狱,后逢大赦得释还。三国时期魏作家左延年据此写有乐府发曲歌辞《秦女休行》。下联说明朝四川忠州人秦良玉,石砫宣抚使马千乘的妻子,善骑射,常穿男子装。马千乘逝世后,她代其职务,所领部队号称“白杆兵”,天启初年率兵北上抵御后金(清),崇祯皇帝年间又曾入援京城。
奇山奇水此间宜有奇杰,寿民寿国随在可为寿徵。
万寿山门前刻对联。
追奔一点绣红旗,夜响刀环匹马驰;
制得饶歌编乐府,姓名肯入玉台诗。
《芝龛记》 中对联
二、有关秦太保的诗
在秦良玉将军去世以后,很多诗人、词人为了纪念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将军,纷纷以诗、词进行赞美,以下是收录的一小部分供网友欣赏!
读蜀碧有怀秦太保
秦文渊
全蜀安危女子身,勤王归后更烟尘;无才杨邵殃余楚,失险夔巫哭有秦。
白发倘教专节钺,红羊劫不到斯民;老彭窃比春秋笔,秀世残编泣掐神
秦太保锦袍
秦文渊
(一)
一旅勤王寡妇高,平如召见荷殊遭;未曾杨邵贻巾帼,特为江山赐战袍。
衣我汉王同感慨,何人象服比恩膏;无多捕拔升平相,归去西川首几搔。
(二)
无衣赋罢老南宾,不有包胥也哭秦;杼轴偏教空蜀国,女儿都要绣夫人。
传家袍是天家物,香火祠留劫火身;喜得昔年瞻拜处,凌烟画尚色丝新。
竭秦太保祠
秦文渊
(一)
俎豆萃萃遍蜀中,吾卿崇祀女元戌;万家捧史香犹祝,十世分支谱尚通。
北道提师临大节,南宾哭主痛孤忠;佳儿烈妇沙场血,万古馨香一样同。
(二)
血占夔门白杆开,奇兵端合自天来;杨侯祸蜀终殃楚,左帅同名愧将才。
荐享为全巴子国。勤王想上帝平台;年年报赛如韩岳,赢得乡人醉百回。
秦良玉赞
董 说
追奔一点绣红旗,夜响刀环匹马驰;制得饶歌编乐府,姓名肯入玉台诗。
题太保秦夫人砚
伯际寅
名齐玉带一空群,草檄飞文埽楚氚;借问虞山坛坫手,敢书奇节报将军
题秦太保良玉传
翰林蒋士铨
降旗猎猎走虫沙,不见宗爷与岳爷;画取美人名马像,宝刀如雪滚桃花
庚午典试蜀中后归舟晚
泊西界沱寄题秦太保良玉玉音楼
陶 澍
忠州女子天下齐,父是秀才夫土司。天生智勇不世出,坐令巾帼惭须眉。
词翰淹通意娴雅,锦袍艳照桃花马。天子临朝识姓名,请缨独对平台下。
白杆之兵锐无前,巨寇亲擒射蹋天;弟兄死国身许国,平生忠义何皎然;
陆知州,诚可耻,肉眼不识奇女子,抽刀断袖应羞死。
邵捷春,亦庸才;坐受屠戮吁可哀,吾谋不用意如此;呜呼群鼠真来哉。
夔门已失关塞黑;忍使此身重事贼?闭关坐卧小楼中,大节直同文相国。
何须更论洗夫人;多少麟台愧颜色
题秦太保良玉传
张怀渭
红妆玉貌秦将军,团花袍蹙金麒麟;横戈革檄东南征,三十万众箭飞蚊。
奢酋播州昆冈楚,白杆所到山岳分;燕山十月雪风颠,披裘徒念征夫寒。
速寄冬衣千五百,天家不费司农钱;九重诗到字龙虎,平台拜赠天颜欢。
归来万马求蚕丛,夺得汝才大纛舞;归巫之山贼所营,下瞰我军如建瓴。
本兵不恤全蜀倾,巡抚巡按安足云;将军扫境怒目嗔,帐下女儿皆铁甲;
纵横风雨矗三峡,扼十三隘谁力争;一腔血洒蚊龙匣,鼎湖弓剑散人间。
回首恩波四十年,金瓯破碎石柱存;江天北望空涕涟,当时杖剑皆如此;
那有幺麽不可止;呜呼,巾帼中有奇男子。
题北京四川营
张怀渭
当时勤王上玉京,桃花马上请长缨。燕天凶焰黄巾贼,震地威棱白杆兵。
金印久传三世将,绣旗争看四川营。至今秋雨秋风夜,仿佛笳声杂纺声。
题北京四川馆门古木
翰林李惺
谁将嘉木植前楹,气象阴浓大势成。末路风声因汝听,全川门面赖渠撑。
人能倚树终宜默,世界需材此已生。冶叶柔条奚济事,羡他老干独纵横。
栽培得地是谁先,天矫当关亦有年。颇裕清荫能覆物,常饶黛色可参天。
心经老后空犹未,根到深时撼岂偏。异日國家思用大,栋梁即在馆门前。
四川营竭秦太保祠
贡生秦淮月
记得将军此驻兵,至今犹号四川营。勤王大义昭前代,收族末光逮后生。
初享乡人新俎豆,长留女帅旧声名。登堂拜竭频聊荐,不尽同支望古情。
纵横寇盗若云屯,孰肯尤危体至尊?一屋忠臣徵妇教,四章宸翰见君恩。
远遗军垒留燕蓟,近剩征袍付子孙。嗟喜洗夫人以后,桃花铰沓鑫崦拧?
读太保秦夫人传感赋以志(太保祠十绝)
陈攀凤
(一)
不读孙吴几卷书,胸中兵甲录妙能储;征袍一著铝华卸,纵是男儿也弗如。
(二)
三千劲旅拥貔貅,夜响刀环不自由;料敌如神操胜算,裙钗一例合封侯。
(三)
慷慨勤王大义伸,桃花马上走风尘;中原方镇知多少,不及将军一女人。
(四)
堂堂白杆播威名,艳说夫人善用兵;召对平台天子喜,亲挥宸翰表忠贞。
(五)
贼寇闻名尽胆寒,只凭报国寸心丹;从来绣阁奇才少,可识前身是木兰。
(六)
兄为名将弟元戌,子效丹忱妇效忠;试问古来麟阁上,谁家似子尽英雄。
(七)
守彻夔兵计太差,东川从此乱如麻;长城尚幸留巾帼,保障西南百万家。
(八)
令传箕帚妇烟氛,无奈金瓯破已闻;只手难回明社稷,遥遥北望哭斜熏。
(九)
二百余年骏烈垂,前人托荫后人思;临江郡与平都邑,应祀忠魂各建祠。
(十)
巍峨石柱特钟灵,将出璇闺百战经;名与好山同不朽,万安万寿倚天青。
登玉音楼
进士王萦绪
一园乔木拥高楼,绿水青山四望收;世宝龙章悬旧额,斜阳影里网丝浮。
平台染翰大功酬,兵焚交残御墨休;珍重恩荣诗别录,玉音沉寂古陌头。
书庄烈帝赐良玉诗有感
秦山高
赐诗皇帝今何在?长与千秋痛圣明;遗墨已随鸾凤杳,英词犹遣鬼神惊。
感恩不独男儿泪,报国能坚女将情;料向玉音楼上读,孱媛哽咽不成声。
遥望二百年前事,话到崇祯感喟长;马革有心酬帝阙,龙纶无恙照蛮疆。
辉煌天语连章贵,危画孀忠累叶昌;不向沙场经百战,平台那得姓名香。
明石柱宣慰使秦良玉画像歌
舒位
银灯夜滚双宝刀,蛮靴十队芙蓉鏖。酒酣不作绝缨戏,紫电横掣将军袍。
诘朝杀气屯四野,美人尽上桃花马。白草青磷古战场,春风一面何人写?
匆匆碧海拘黄尘,以帚以箸空酸辛。世界不少奇男子,天下偏多美妇人。
三教寺良玉陵诗
游三教寺
吕大器
宾山颀兮宾水滂,山亦芬兮水亦芳;妇子嘻嘻怡其堂,庚癸频呼乐欲央。
我不陟此彼其康,天开日霁鸟回翔
题三教寺壁上
观察史高作霖
陌上红尘易白头,深山招隐梵王楼;青松巢得云中鹤,碧间浮来水上欧。
题额相公闻达戌,分符侯爵见荒邱;何如老纳禅关坐,长晤吾身物外游。
过秦夫人墓
高作霖
俄来行脚见松揪,积雪犹凝冻未收;宦海我怜官作衲,墓台人指女封侯。
干戈名将称名将,香火千年赖比邱;静夜钟声知唤醒,宜予白日已回头。
过秦夫人墓次净石韵
湛露清
一色苍凉松与揪,婺星光焰此间收;已饮大节高尚风格谯国,更觉荣封愧吕侯。
前代桑赢嗟变态,忠魂风雨怅荒邱;邻邦旧托长城庇,今日欣瞻古陌头。
次僧净石谒秦夫人墓韵
进士翁若梅
一腔热血长松揪,忠爱堂上目未收;明季衣冠臣半妾,边陲节钺妇通侯。
合门尽足垂终古,末路犹能正首邱;石柱勋名铜柱上,回龙何日拜山头。
明史杂咏
(一)
严遂成
忠顺昔受封,慕华款贡士;功惟不内犯,而无臂指使。
石柱白杆兵,勤王万里行;征播剿奢安,破走张罗横。
西南半壁天,孤撑一掌劲;老寡百战余,安然老终命。
木兰女儿身,戌装拖朝绅;伞盖拜君赐,于铄洗夫人。
(二)
吴世贤
万里烽烟落日凉,蚕丛愁听乱哇鸣;绣襦甲帐桃花马,知是夫人白杆兵。
降书昨夜出渔阳,宝剑平提卸靓妆;愁说沙虫与猿鹤,薛涛笺上报勤王。
青犊黄巾匝汉阴,将军百战阵云深;悲凉洗氏成城意,慷慨曹娥救父心。
忠孝神仙不二门,玉芝苔秀佛龛温;竹林蕃露春秋笔,莫共香奁一例论。
(三)
冯 渠
勤王师出动明君,士舍家财尽犒军;肉食男儿满方镇,平台御墨赐钗裙。
当筵论战最知兵,孱妇拳拳披血诚;漫羡高梁谯国妇,有明又见女长城。
千秋忠孝著麻滩,神勇当年过木兰;玉臂麾兵金甲冷,单骑退贼女儿难。
阴符抛便佣书,一卷麟经教授庐;纱幔竞同莲舫隐,英风寂寞吊菰芦。
秦淮半壁更难支,马阮争工乐府词;多少衣冠门户尽,纲常大节属蛾眉。
谒秦夫人庙
进士王萦绪
裙钗旗鼓作长城,流冠心寒白杆兵;一纸诏书随出入,左侯应自愧同名。
乾坤至此是何时,一旅勤王女使司;召对平台宸翰下,孰为巾帼孰须眉。
将才妇德两无双,中岁抚孤安此邦;侍女戌装严内外,冰心千载照清江。
辞章韬略两难全,闺阁奇才且并娴;血染锦袍才解下,雅歌又动夕阳天。
庙塑容颜真未真,百年佩剑冷南宾;只今青史芳名在,忠勇休声不计春。
赞良玉
余为石柱人,对赞美秦良玉的诗感兴趣,现收集两首,作者佚名,从内容上跟崇祯皇帝所提四首相同,估计为其所题,有待考证,现公开于世,以供赏析。
———谭地平(县人大)
(一)
桃花战马锦征裙, 召对平台策大勲。
多少登坛飞将在, 须眉都愧女将军。
(二)
卸却金钗排虎符, 提兵十万上皇都。
西南嫠妇援东土, 愧煞中原少丈夫。
注:嫠妇即为寡妇
过石柱境上吊女将军秦良玉
女将军,秦良玉。石砫司,统荒服。渝州城门昼不开,渝城狼藉皆血肉。判官胡廷表,走效秦廷哭。女将军,师为出。大战二郎关,身不辟矢镞。黄来儿,何荼毒。女将军,几先烛。督师杨阁部,乃驱贼入蜀。中丞见事晚,伤哉同颠覆。一战罗汝才,矫矫夺其纛。天生女将军,英姿古所独。养贼自重伊何人?奇男子,勇有余,忠不足。君不见左将军,亦良玉。
《满江红》
秋瑾
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豪杰.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醉摩挲长剑作龙吟,声悲咽.
自由香,常思爇;家国恨,何时雪.劝吾侪今日,各宜努力.振拔须思安种类,繁华莫但夸衣玦.算弓鞋三寸太无为,宜改革.
《咏秦良玉四首》
郭沫若
石柱擎天一女豪,提兵绝域事征辽。
同名愧杀当时左,只解屠名意气骄。
兼长翰墨世俱钦,一袭征袍万里心。
艳说胭脂鲜血代,谁知草檄有金音?
平生报国屡争先,隆武新颁瞬二年。
八月关防来蜀日,南朝天子又宾天。
萑苻满目咎安归?涨地胡尘接紫薇。
无复当年风虎意,空余白杆映斜晖。
NO.5 奇闻逸事
公侯、母侯的传说
据说,秦良玉丈夫宣抚使马千乘因开矿之事,得罪了权贵,马千乘被害死于狱中,在此期间,秦良玉四处逃难,到处迁徙。
一天,秦良玉,带着一个风水先生,来到乌江岸上,想找个好地方住家。风水先生反复斟酌后,就看中了乌江龚滩这个地方。风水先生边看龙脉边说:"龚滩古镇,前有高山大川,后有马鞍铁城,左右有青羊关和凤凰山为屏障,是一个将来要出'公侯'的宝地"。
风水先生这一番话,当时被一个放牛娃儿听见了。这个放牛娃其实并非一般的牧童,而是牛郎仙童。他认为风水先生的说法不够准确,因此,就郑重其事地要改正风水先生的说法。他一本正经地冲着风水先生说:"你讲这里将来要出公侯,我说要出母侯。"说罢,这个放牛娃就不见了。
风水先生灵机一动,连忙哈哈大笑,对秦良玉说:"夫人如定居此地,不久必将大富大贵,前途无量。"秦良玉也觉得龚滩这个地方的确不错,于是就决定在此居住下来。住了不久,果然奉旨继承夫职。她就回到石柱,当了石柱的宣抚使。并于勤王回乡后,被朝廷封为"忠贞侯",看来当年的风水先生,还是要比仙童差一着。
NO.6 太保檄文
秦太保作《固守石砫檄文》:
为传檄布告我父老军士同心御侮事。慨自献贼犯蜀,石砫震恐,有议降者,有议迁者。呜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高皇帝以布衣提三尺剑,四征不庭,乃定丕基。今皇上神圣英武,独运庙谟,献逆虽狡,指顾成擒。我父老军士,奈何不详查虚实,妄听谣诼,滋长寇贼之威,挫馁军旅之气耶?本使以一弱女子而蒙甲胄者垂三十年,上感朝廷知遇之恩,涓埃未报;下赖将士推戴之力,思其功名。石砫存与存,石砫亡与亡,此本使之志也!抑亦封疆之责也!然有谓献贼善于将兵,战无弗利者,嘻嘻!此实虎之伥,雉之媒,口口口口口也。夫襄阳乞降,熊巡抚受其绐;澧州溃围,左军门骄其志。若令其当本使,则其技立穷矣。往者播州之役,歼厥精锐八千;蔺州赴接,解严不越九日。他若重庆之捷、成都之捷、夔门之捷,均彰在人耳目。想我父老军士,共见共闻,非本使一人私言也。今者贼之前锋,已逾荆关,距石砫仅三日程耳。乃复盘旋如蚁,游移若狐,欲前复却,欲进又退,本使不知其何所顾忌而若此?虽然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圣人之格言,兵家之要道也!本使国愤家仇,痛心交并,汉贼不两立,其势直不可以终日。然而不敢恃血气之勇,昧壮老之义,而学匹夫抚剑之态!其有盘涧硕人,泉石逸士,怀留侯之奇谋,隐洛阳之雄略,足以制贼之死命,而贡诸本使前者,固当虚衷翁受,拱听明诲。即降至舆台走卒,或有一策师,片言足采,本使亦无不乐与同旋,崇以礼貌。惟本使鳃鳃过虑,不得不与我父老军士约者,则以全蜀沧陷,群贼猥毛。其侦骑之密布,逻卒之四出,禁无可禁,防不胜防。是在各奋报国之心,共作同胞之气。毋惑妄论,毋听谣言,毋许越界,毋许私徙。临阵身必先,杀贼志必果。勿奸淫,勿劫掳,勿嚣张,勿浮动。遭所约则赏有差,悖所约则杀无赦。本使令出法随,虽亲不贷。檄至之日,其各凛遵!
NO.7 纪念作品
军事相关文献:
《百将图》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丛书名: 左图右史 作者: (清)丁日昌
《女性与战争》马骏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军事人物百科全书》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古今著名妇女人物》(上下册)(插图12)作者:<<中国妇女>>编辑部编著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女子从军史》作者:王子今出版:军事谊文出版社 1998年
《中国军事史研究》黄朴民,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研究员。
《中国军事史》共8本
《中国民众叛乱史(明~清) 》 日本 谷川道雄等编 平凡社 1983年
《我国往代唯一战绩彪炳的女将——秦良玉新传》中国空军元老 台湾陈刚著
剧作:
杂剧:董榕《芝龛记》,《蜀锦袍》
京剧:四大名旦尚小云演的《秦良玉》、《桃花马上请长樱》、叶盛兰先生演的《秦良玉》,孙明珠演的《秦良玉》
全才旦角徐露表演艺术家演的《秦良玉》,表演艺术家叶子抗战时演的《秦良玉》
豫剧:台湾豫剧皇后--王海玲《秦良玉》、《秦良玉续集》
川剧:《秦良玉》、《割袍弃袖》
话剧:民国时期《秦良玉演出》 情系话剧的著名导演杨村彬为宣传抗日导演的《秦良玉》
词曲: 金缕曲·题秦良玉像 (清)钱枚
金缕曲·于役石柱谒秦夫人庙 (清)瞿颉
(清)王之春《无双谱补·忠义旗(秦良玉)》。《无双谱补》为康书臣大令所辑,共三十人,各缀一诗题如古乐府。然语多奇创,询可传也,备录之。
(清)沈梦塘《八美词·秦良玉》
秋瑾《满江红》
电影: 1931年卜万苍导演爱凊片《秦良玉》,1940年卜万苍为宣传抗日导演《秦良玉》,1953香港顾文宗导演历史片的《秦良玉》,卜万苍台湾导演的《秦良玉》,1973年台湾豫剧电影《秦良玉》。
电视剧:华视国语连续剧《秦良玉》,《七剑蜀枭》,昊天影视公司正在拍摄连续剧《传奇女将秦良玉》
小说:文公直著 武侠小說《女杰秦良玉演义》、日本井上佑美子《女将军传》、网络作家梦入神机Xuan幻小說《黑山老妖》,《中国历代名女——奇女传》、四川文艺出版社《女帅秦良玉传奇》、民国时期《明代女将秦良玉》,土家族老作家孙因的历史小說《秦良玉》
台北林子钧《忠义英雄传》
1966年著名作家谢冰莹出版通俗小说《秦良玉》(台北正中书局)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故事》--(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秦良玉》
《女聊斋志异》(清) 贾茗 辑
连环画:《秦良玉》民国精品连环画 民众书店36年出版,49年(民国38年)3月再版。
《李自成》、《张献忠》
爱国文献:陈天华的《警世钟》以秦良玉为模范,奉劝妇女必定也要想救国。
崇拜秦良玉的女革命家:秋瑾(1875-1907年)、著名抗日英雄火凤凰--秦德君(1905.8.15-)(1954-1988年期间國家政协委员)
纪念邮票 《古代名将—秦良玉》
电信充值卡《秦良玉勤王图》
秦良玉香烟:黔江卷烟厂设计的烟标“秦良玉”,介绍的正是这位巾帼英雄。
秦良玉白酒: 1980年石柱县酒厂生产的良玉大曲获四川省优秀奖。
“秦良玉”系列优质白酒。产品荣获重庆市“首届产品质量行评金奖”、第二届名特优新产品“消费者最喜爱产品”称号、重庆第三届酒类行评金奖。
课本:民国时期小学语文课本(中华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四册,民国元年四月五版,中华书局)
台湾高中语文课本
国立台中第二高级中学 《国文科补充资料(1)》 咏物咏人篇,中二中 洪豊本 编辑整理,崇祯赐秦良玉诗
台湾儿童绘本《小学生》里面有描写秦良玉的漫画
清代女校教材:
《女子新读本》,杨千里编,文明书局1904年出版。讨论中国历史上的妇女。如孟母、班昭、木兰、秦良玉等
NO.8 国外评价
Worldwide Guide to Women in Leadership
WOMEN IN POWER (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Female leaders
and women in other positions of political authority
of independent states and
self-governing understate entities
1613-48 General Qin Liangyu in China
Married to Ma Qiancheng, the military commander of Shizhu district who was ordered to lead 3,000 soldiers to suppress a rebellion in 1559. She led another 500 men, and they fought side by side in battle and suppressed the rebellion quickly. In 1613, Ma offended a court eunuch, was arrested and died in prison, and she was ordered to take her husband’s former military office. She became famous for fighting the Qing invaders at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1620 crushed numerous rebellions. In 1646 Emperor Longwu of the southern Ming gave her the title of Loyal Marquis. She lived (1574-1648).
Qin Liangyu (1574-1648 A.D.) noted general who fought the Qing invaders at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秦良玉(1574-1648)单独作传的将军,明朝末年领导抗清)
秦良玉事迹排行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