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了(想家了!这首朴实的小诗唱哭了无数漂泊在外的游子)
《岁暮到家》是清朝才子蒋士铨感怀母爱的诗,一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戳中过无数游子的心。这期经典咏流传黄品源唱响这首诗,也勾起了撒贝宁一段回忆,大学时,撒贝宁忘记和母亲的约定愧疚大哭。对每个孩子来说,母亲或许是生命中最伟大的英雄。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听完这首歌顿时泪目
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报喜不报忧
是游子共同的默契
每当面对母亲充满关切的询问:
“在外面是不是过得很辛苦?”
本就无法陪伴家人的子女
心中更是愧疚不已
不忍向母亲诉说羁旅漂泊的风尘
其实,这样动人的亲情
早已在两百多年前
被一名游子写进了诗里
乾嘉时期
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
并称“江西四才子”
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戏曲亦为清代大家
他就是著名文学家、戏曲家蒋士铨
而他的这番成就
离不开生命中一位特别的老师——
母亲的教育和熏陶
蒋士铨早年家境贫寒
但无论日子过得多么清苦
母亲仍不忘严格教导儿子
辅导儿子成才
在他4岁时,母亲“断竹为字”
待他记住一个字后又打散
隔日再让儿子用竹枝排成所学过的字
直到他熟记为止
冬天寒冷,母亲就坐在床上
拥着被子教儿子读书
夜里纺织,母亲把书本放在膝下
让蒋士铨坐在一旁诵读
甚至会摇醒昏昏欲睡的他
督促他继续学习
母亲教子得法,课督甚严
酷暑严寒,孜孜不倦
蒋士铨九岁时就熟读很多诗文
十多岁时,母亲就让他跟着父亲“行万里路”
成年之后,蒋士铨在外游历,诗名渐著
然而,他心中始终挂念着家里的亲人
1746年,蒋士铨在年终前夕赶回家中
看见母亲为他缝制的寒衣针脚细密
家书墨痕尚新
一针一线,一字一句
都凝聚着浓浓深情
久别重逢之际
母亲的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然而她细细端详之下
总觉得孩子有些消瘦憔悴
连忙询问起在外的艰辛
感怀母亲对自己的关心
蒋士铨写下了诗作《岁暮到家》
全诗语言浅显朴素
却感人至深、饱含真情
尤其是这句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更是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