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所以为圣(圣人之所以为圣的翻译)

80酷酷网    80kuku.com

圣人之所以为圣(圣人之所以为圣的翻译)2021-08-01 11:21·王江火

老子所著《道德经》第五章有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是什么意思?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成一只狗形来代替。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去不管了。刍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后引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因此,“以万物为刍狗”在古代就有“视万物如草芥的”意思。

圣人何以不仁?

江火有个最基本的建议,对圣贤的话做最简单的直接理解最好,一定不要做过多的曲解和臆测。圣人之所以为圣,最主要的是由于他们能够体悟宇宙、自然、人类的最基本或根本机理,并以最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世人。圣人为人处世光明磊落,性情中人,从来不会“喜怒不形于色”,更不会两面三刀。圣人品德高尚,言说直言不讳,不会故弄玄虚、搞文字游戏。圣人的精神是直白的,是最没有弯弯绕心眼的直爽人,表达问题简洁清晰,尽量不会使人产生歧义。如果他们真的想表达许多人所误解的意思,直说就可以了,何必用如此隐晦曲折,难道他们还怕自己观点拿不出门不成吗?如果圣人居然也会口是心非、言语曲折隐晦,那他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品格,又怎么可能配做个圣人呢?

因此,老子的《道德经》也必然直抒胸臆的,容不得的半点曲解,就《道德经》第五章这句话本义应该是:天地并不仁慈,只是把万物当作用完即弃的物品;圣人并不仁慈,只是视人如草芥。但是,有许多人觉得这样理解老子的话有亵渎之嫌,他们不会容忍“竟然视圣人不仁慈”的说法。于是从古至今,便有很多人包括那些所谓的历史名人发挥想象力,胡乱猜测老子的用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无限扩展,以至于歧义丛生。

而就实际情况来看,老子的这句话本义就是要表达天地及圣人并不仁慈的意思,因为事实也是如此。所谓仁或仁慈,就是在具体现实中爱人的意思,而天地及圣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任由万物生老病死,从不过问人间是非曲直、生老病死。你见过孔子、老子等圣人天天“学雷锋做好事”吗,你听说过他们做过慈善事业、救死扶伤、扶贫救弱吗?从来没有!圣人只负责发现自然和社会的一般性机理,并匡正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从整体上造福于人类社会,顺自然而行并协调维护自然的平衡。圣人不会去做一些个别的具体的现实的事情,不会为了个别而干涉整体,因而他们不会做某些具体事务方面上的英雄,也不会深入民间嘘寒问暖,这使得圣人在很多人看来是有些冷酷和不仁慈。

因此,圣人是不仁慈的,但圣人的不仁慈与现实中人的不仁慈有本质区别。圣人的不仁显然不同于恶人的不仁不义、损人利己,而是顺遂自然发展,对万物和人类一视同仁,圣人的不仁是对一般意义上的仁慈的超越。圣人会认为,人类社会各种事务的兴衰,某些弱势群体疾苦是自然机制调节的结果,作为圣者是不能因为恻隐之心去予以改变现状的,否则就危害了整个社会的自然生态平衡,这就像我们看到生物界的弱肉强食而不能去干涉的道理一样。圣人因不仁而维护自然社会的健康发展,其实正是人类之福,但这种事情只能是圣人的责任,而作为一般现实的人因为境界与圣人相差甚远,还是应该去做许多仁慈善事、匡扶正义的,这就叫做各司其责。

重点说明。圣人是古代社会的专用名词,现当代社会是不会出现的,因为圣人与这个高速时代无存在关联,也没有存在价值的,那种传说中的所谓“紫薇圣人”其实是某些功利人出于自私而杜撰的,大家当作一种八卦笑话就可以了。当代社会只会产生比圣人更有意蕴和价值的人,而这种人将会超越整个生命界(包括作为生命界中匆匆过客的圣人)。

这就是本世纪中叶将出现的超级生命人,他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上一篇乒乓球拍保养(乒乓球拍品牌排行前十)

下一篇女装店名(过目不忘的女装店名字)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