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矿石(20个品位的铜矿多少钱一吨)
这几年来,美国利用封锁打击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新闻铺天盖地,华为、中兴等优秀企业,频繁登录美国实体名单。
而中国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提前布局,在某一个领域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甚至可能会限制住美国科技企业的发展。
那就是钴的供应链。
钴的发现与作用
钴在1753年就被发现了,由瑞典的科学家布兰特成功分离,是一种银白色、具有磁性的金属。
但这种银白色的物质最初并不受欢迎,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它很容易使人中毒,甚至一度称其为“魔鬼”。
所以在钴发现之初,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用得上钴的领域也十分稀少,需求量不高。
其在古代主要作为调色的元素之一,如用作瓷器的釉料。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钴的作用也慢慢得到了重视。
真正让钴这一金属成为许多国家争相竞购的原因,是因为其在电池生产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美国科学家发明的钴酸锂电池,让人类发现了钴在电池生产中的重要性。
随后钴酸锂电池在笔记本、手机上广泛应用,已经深深融入了人类的生活中。
正因如此,钴的消耗量在短短几年内,以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猛增。
提前布局,只为不再受制于人
中国是一个钴消耗大国。
在绿色能源的呼吁下,我国钴的消耗量将会有增无减,因此钴的储备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但与巨大消耗量相反的是,我国的钴矿石资源并不丰富,远远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
钴矿的分布并不算十分集中,储量也不丰富,目前已探明的钴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下来约为0.001%。
这些已探明储量的钴矿,主要分布在刚果、赞比亚等国家。
但这些非洲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很多自然资源的开采权并不能自主决定。
再加上工业水平有限,矿石的精炼技术也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而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技术水平稳步提高,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拥有全门类工业,且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国家之一。
为了弥补钴矿石资源不足的缺陷,中国未雨绸缪,早早就在钴矿石资源上进行布局了。
中国在矿产资源上的战略,主要是通过收购矿业开采公司的开采权,以此开采矿石;
并通过自身完善的工业体系,对开采好的矿石进行精炼,进而掌握钴矿石开发的全产业链。
十多年前,中国的矿业公司开始向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进发,希望能在遥远的非洲,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许多企业只能在国外的大型企业中艰难前行。
也许真的是天佑中华,后来经济危机使得国外许多企业经营不顺,因此不得不忍痛割让一些优质资源,以求资金周转。
中国企业趁此抓住机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收购到了不少优质资源。
也让中国企业在非洲矿产资源开发的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2001年,中国金川矿业在南非买托雷斯,收购了鲁阿希矿业。
而2012年,又收购了刚果金的铁砧矿业,掌握了包括Kinsevere和Mutoshi在内的铜钴矿的大部分股权。
2016年,中国企业收购刚果金最大的铜钴矿大部分股份,实现了控股。
2017年,国际市场上钴的价格大幅上涨,也让此前参与收购的中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经过多年的收购,中国已经拥有了钴产业的绝对话语权。
现如今,世界上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钴矿石,开采后都是由中国企业进行加工精炼的,再对外出口。
自此,我国已经牢牢掌握了钴的全球产业链。
也正是因为我们对钴矿上下游产业链的全面把控,才让极度贫钴的中国,能够在钴的定价上拥有绝对话语权。
原本卡脖子的枷锁,现在却成了护身的铠甲,保障我国新能源企业利益不受侵害。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流传着“无钴不成车”的说法。
因为在电动车电池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物质就是金属钴。由此可见钴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地位。
为了降低成本,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都与矿产开采商签订合同,订购相关的矿石材料,保障钴产品的供应链。
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导致钴的价格猛增。
中国要在2035年实现碳达峰,并最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而新能源车的崛起就是大势所趋,日后还有更大的市场等着人们去探索。
所以为了既定的目标,就需要有长远的规划,提前布局占领好赛道。
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我们,不能再错过这一世界大变革的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钴还具有耐高温高压的特性,是航天航空发动机制造上必备的原料之一。
小到生活中常用的遥控器,大到一些国之重器,都有钴的身影。
正因如此,钴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是大国竞赛的重要一环。
当中国掌握了全球市场上钴定价的话语权后,最为害怕的莫过于美国和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