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的故事)

80酷酷网    80kuku.com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的故事)

子,至圣先师,周游列国十四年,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语录,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这些故事和语录中,却鲜少提及与女性相关的内容。

圣人对女性,似乎一直保持着一种讳莫如深的态度,恰如后世2000年,人们提及“性”,便骤然色变一样。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在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恰好记载了一篇孔子和弟子邂逅美丽少女的故事,终得以让人一观,圣人心中的理想女性是什么样的。

这篇故事叫《阿谷处女》。

01

根据刘向的记载,孔子和弟子子贡路过一个叫“阿谷山”的地方时,看到一个佩戴着半璧美玉的少女正在溪边浣衣服。这个少女清丽出尘,气质不凡,刘向称她“阿谷处女”。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孔子十分心动,便对子贡说道:“你可以跟这个洗衣少女说说话吗?”说罢拿出一个酒杯交给子贡:“帮我试试看这个少女的想法。”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子贡这种事情大概做多了,十分熟练地拿着酒杯来到少女面前:“我来自北方的乡下,现在要到南方的楚国去。路上又饥又渴,天气又热,心里燥得很,不知姑娘可否给杯水喝,让在下静静心。”

这搭讪套路给满分。

少女眼皮也没抬,说道:“山上有两条河,一清一浊,都流向大海。你想喝便喝,不用问我。”

冷冷拒绝了他。

子贡坚持将酒杯递给少女,少女拿起酒杯逆着水流冲了冲,又顺着水流舀了一大杯,放在旁边的沙地上一指:“自己端走,男女授受不清。”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02

子贡赶紧拿着酒杯回来交差,孔子点点头,知道这不是个轻浮的女子。随即又将自己琴上的琴轸拔去,交给子贡:“你再去帮我试试她。”

子贡又轻车熟路地来到少女身边,拿着琴对少女说道:“刚才听姑娘说话,简直如沐春风,悦耳和畅,令我心动。我这里有一把琴,少了转动琴弦的轴,不知姑娘可否帮在下调调这把琴呢?”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依旧是满分搭讪话术。

少女冷笑一声:“我不过是个乡野女子,见识短浅,五音不全,哪里懂什么调琴呢?”

子贡脸一僵,只好又讪讪地回来跟孔子报告。

03

孔子点点头:“刚才的搭讪方法可能太过风雅,不如来点直接的。”说完又从行李中抽出五匹昂贵的细葛布,交给子贡:“你再帮我试试她。”

子贡心领神会,拿着葛布厚着脸皮再次来到少女面前。这次子贡注重了礼的规范,并没有直接将布交到少女手上,而是将布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少女旁边的河岸边,说道:“这五匹葛布,虽然知道可能不值姑娘的身价。斗胆放在河边,不成敬意。”

细葛布在当时是一种比较昂贵的布料,少女如果重视物质,此刻肯定会心动。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少女终于抬起头来,义正辞严地说道:“你这个路人,又是讨水,又是调琴,又是送布,逼逼赖赖,有完没完?咱俩非亲非故,我怎么能受你的东西?再说了你虽然没对象,我可是早就名花有主了!”

子贡被喷一脸,灰头土脸地再次回到孔子身边汇报。

04

孔子感叹一声:“这个女子真是既通人情又知礼节啊!”

故事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评价:“南有乔木, 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南方有高大的乔木,却不一定是你可以休息的地方;汉水边有美丽的少女,却不一定是你可以求得的佳人。)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阿谷处女如此清丽脱俗,即使是孔子至圣也无法求得,可以说给了阿谷处女一个极高的评价。

故事最后的总结说道:“孔子出游,阿谷之南,异其处子,欲观其风,子贡三反,女辞辨深,子曰达情,知礼不淫。”

(孔子南游,路过阿谷,惊叹处女的清新脱俗,想要看一下她的风度。子贡三次往返,少女言辞很有深意。孔子赞她通达人情,知晓礼节不轻浮惑乱。)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通过上面的评价可以看出,阿谷处女在孔子心中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女性形象。

清新出尘的外表给打个10分的话,处女的“达情知礼”“不淫逸”则可以再给个80分。之所以不给满分,是因为在孔子心中,还有另一个几乎满分的女性形象,这个一会儿讲到。

可见,一个女性是否“知礼”“达情”“不淫逸”,是孔子判断女性是否完美的重要标准。而这一点,与他面见南子夫人时截然不同的态度更可以看出来。

05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倾国倾城,但是生活作风不太好,与母国的一位公子私通。卫灵公很宠爱她,不仅不计较她的外遇,甚至为她与公子相会牵线搭桥。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宣传自己的主张,尽管处处碰壁,但是明面上还是受到了不少礼遇。

孔子想要侍奉卫灵公,便先寄居在卫大夫蘧伯玉家里。南子早就听闻过孔子的名声,一心追星,便派人对孔子说:“我们国家,想要跟国君结交,必须要先见国君夫人。如今南子夫人也非常愿意先见见先生。”

孔子推辞不过,只好去见。两人隔着一张帷幕,孔子恭敬地叩头行礼,南子也在帷幕中拜了两拜还礼,身上佩戴的环佩玉器“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两人说了什么不得而知,回来后他的弟子子路非常不高兴。孔子指天发誓:“我是不得已才去见她,要是说一句假话,天打雷劈。”

由此可见,哪怕只是跟作风不良的女子见个面,孔子也是引以为耻的。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后来过了一个多月,卫灵公邀请孔子出游,却把孔子单独放在后一辆车上,自己跟南子夫人同乘前面一辆车,招摇过市。

孔子认为灵公爱美色胜于爱他,于是愤愤不平地离开了卫国。

06

同样是美丽的女子,孔子对待阿谷处女和南子的态度截然不同。

南子尽管淫乱,但是在接见孔子这件事上,是遵守了基本的礼节的。两人隔帐会面,对于孔子的行礼,南子也恭敬地予以回礼。

因此,在孔子心中,女子是否淫逸,是要远远排在是否知礼的前面的。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接下来要讲到的一个女性,叫做敬姜,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在孔子心中近乎完美的女性。

敬姜是一个寡妇,她是鲁国大夫公父穆伯的妻子。在丈夫死后,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子公父文伯。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敬姜教育文伯十分严厉,通过纺织缉麻告诉儿子治国做人的道理。在她的精心调教下,文伯成长为鲁国的国相。

文伯做官后,见母亲还是每天缉麻纺织为业,便劝她停止劳作享享清福。没想到敬姜十分生气,认为女性只有坚持劳作才能不淫逸,不同等级的人分工劳作国家才能顺畅运行。

后来文伯不幸早逝,敬姜不允许他的妻妾哭泣。她认为:“好色的人,女子会为他去死;好士的人,士人会为他去死。”她不允许儿子落一个好色的名声。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儿子死后,敬姜对自己要求更加刻薄严谨。她与男子说话要隔着一个门槛,不与男子同席,不接男子敬酒,男子谈论政事她一句话也不敢说,因为女子的任务是打理内庭,朝政不是她能参与的事情。

孔子评价敬姜“知礼”“慎微”“无私”“有章”“智慧”“不淫”“没有任何过失”,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

07

阿谷处女、南子、敬姜,是非常少见的孔子留下评价的三个女性形象。

在孔子心中90分的阿谷处女,她的优点是“知礼”“达情”“不淫逸”,最后才是外貌;

在孔子心中100分的敬姜寡妇,她的优点是“勤苦”“知礼”“无私”“有章”“不淫”“智慧”“谨守男女有别”“不议政事”,一个将勤苦克制发挥到极致的女性;

在孔子心中负分的南子夫人,她的缺点是“淫乱”,即便非凡的美貌和周到的礼节也无法弥补的缺点。

所以在孔子心中一个完美的女性,首先要“不淫乱”,其次要“知礼”,懂得男女有别,接着要“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再接着是“智慧”“克己”“有章”“不妄议政事”等等,最后才是“美貌”。而这样的评判标准,几乎影响了后世2000年。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08

关于女性,其实孔子也曾留下过直接的评价,这就是那句饱受争议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这句话的完整出处位于《论语?阳货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篇》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近代以来,很多专家学者为了帮圣人洗脱“女性偏见”的帽子,对这句话进行了很多不同的阐释和论证,其中包括将“女子”解释为“汝子”,即你的儿子;将“女子”解释为“家中小妾”,圣人的意思是小妾难养;将句子重新断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意思是只有女子跟小人勾结在一起时最难缠,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但是无论如何阐释,都摆脱不了为圣人强行洗白的嫌疑。根据这些人的论点,整个句子都会变得非常不连贯,语意也很不通畅。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女子”代指女性,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用法,无论《左传》《诗经》还是《礼记》,“女子”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女性。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孔子这句话最直白的理解就是“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她们就会放肆,疏远了她们就会怨恨。”

将女子和小人摆在同一位置,表明了圣人对女性的基本态度。

除了这句饱受争议的话,在评价周武王的贤臣观时,孔子又说了一句很受争议的话,出自《论语?泰伯篇》: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论语?泰伯篇》

大体翻译一下:

舜通过五个贤臣就治理好了天下,而周武王说自己有十个能治理天下的贤臣。孔子说:“人才太难得了,尧舜时代的人才最为兴盛,但是武王的十个人才中有一个是妇人,所以实际上他只有九个贤臣。”

周武王所说的十个贤臣,其中一位是自己的妻子邑姜。

所以在孔子心目中,一个女人即使有出众的政治才能,也是不能与男人并列的。

到这里,孔子对女性的态度,以及心中完美女性的标准,基本十分明了了。

09

再回到前面提到的三个女性:阿谷处女、南子、敬姜。

这三个女性,即使放到今天评价,也是有其夺目闪光之处的,尤其是阿谷处女。

面对一个陌生男子的再三调戏和冒犯,阿谷处女都不卑不亢地一一给予了回应和反击,分寸拿捏到位,反驳机敏智慧。

用今天的眼光,可以说阿谷处女是一位非常自信、机智、独立、大方的聪慧女性,然而在圣人眼里,却只看到了一个“坚守男女礼节”“不轻浮淫逸”的贞洁烈女形象。

南子自带桃色新闻,但是在对待孔子的礼节上,实际上并无不周到之处,孔子却引以为耻。

至于敬姜,她早年丧夫,一个人辛苦地将儿子培养成才,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在这一点上是一个十分令人敬重的母亲形象。但是她事事克己复礼,一切以“礼”为先,甚至在丧子之后为了所谓的名声,让儿子的妻妾们压抑自己的感情,不许哭泣,又达到了近乎“病态”的地步。

常年的守寡和对“礼”的盲目尊崇,让敬姜完全泯灭了自己身为一个人的人性和感情,而成为一个严格执行礼教的冰冷机器。

这样的敬姜就是孔子眼中的完美女性形象,也是中国封建社会2000年对完美女性的评判标准。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10

孔子一直期冀建设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礼制社会,上下有序,等级严明。在他的理想社会里,女性显然被放到了一个社会附庸的位置。

为家庭、男性付出一切,便是女性的所有价值。后世继续延续这一思想,对女性的禁锢更加严厉,不仅思想上反复洗脑,行动上更是严格限制女性的自由,甚至不惜摧残女性的双足。

敢于追逐个性和表达自我的女性被严厉鞭笞,物理毁灭;而严守礼教,为丈夫儿子牺牲自我的女性,则被大力讴歌,刻碑立传,树贞节牌坊,女性最终一步步彻底沦为男性的所有物。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这一座座牌坊,彻底定格了封建女性的命运

孔子的思想和女性观念,对后世中华民族的性格养成和审美标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左右了无数中国女性的命运,也更让千百年来无数特立独行的女性,在历史上永远缺位。

参考资料:《史记》《列女传》《韩诗外传》等


孔子与3位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2000年女性审美如何养成的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