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
爱尔兰,欧洲
Ireland (IRL)
首都:都柏林 ┆ 官方语言:爱尔兰语、英语 ┆ 面积:70,280平方公里
主要货币:爱尔兰镑 ┆ 国际电话区号:353
爱尔兰面积70282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岛中南部。西濒大西洋,东北与英国的北爱尔兰接壤,东隔爱尔兰海与英国相望。海岸线长3169公里。中部是丘陵和平原,沿海多为高地。最长的河流香农河长约370公里。最大的湖泊为科里布湖(168平方公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爱尔兰素有“翡翠岛国”之称。
全国分为26个郡和4个郡级市及7个非郡级市。郡下设市区和镇。
公元前3000年欧洲大陆移民开始定居爱尔兰岛。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到此传播基督教及罗马文化。12世纪进入封建社会。1169年遭英国入侵。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确立对爱的统治权。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1800年签订爱英同盟条约,成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被英国完全吞并。1916年都柏林爆发抗英的“复活节起义”。随着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英国政府同爱尔兰于1921年12月签订了英爱条约,允许爱南部26个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权。北部6郡(现北爱尔兰)仍归英国。1937年,爱尔兰宪法宣布“自由邦”为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1948年12月21日,爱尔兰议会通过法律,宣布脱离英联邦。1949年4月18日,英承认爱独立,但拒绝归还北部6郡。爱尔兰独立后,爱尔兰历届政府均把实现南北爱尔兰统一作为既定政策。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从左至右由绿、白、橙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绿色代表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人,也象征爱尔兰的绿色宝岛;橙色代表新教及其信徒,这一颜色还取意于奥伦治-拿骚宫的色彩,也表示尊贵和财富;白色象征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间永久休战、团结友爱,还象征对光明、自由、民主与和平的追求。
爱尔兰总人口423.98万(2006年4月)。绝大部分为爱尔兰人。官方语言为爱尔兰语和英语。居民91.6%信奉罗马天主教,其他信奉基督教新教等。
历史上,爱尔兰是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有“欧洲庄园”之称。爱尔兰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60年代经济取得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爱以软件、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并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完成了由农牧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自1995年起,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被誉为“欧洲小虎”。2006年爱尔兰国民生产总值为2029.35亿美元,人均高达49984美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主要城市
都柏林:爱尔兰被称为大西洋上的绿宝石,首都都柏林 (Dublin) 则是绿宝石中一抹黝黑的点缀。都柏林在原居民盖尔特语中意为“黑水河”,因为流经市区的利费伊河带下威克洛山的泥炭使河水呈黑色。都柏林濒临爱尔兰岛东岸的都柏林湾,面积250多平方公里,人口112万(2002年)。
都柏林原名贝尔亚萨克莱斯,意为“围栏渡口镇”,在爱尔兰语中为“黑色的池塘”的意思。公元140年,“都柏林”在希腊学者托勒密的地理学著作中已有所记载。1949年4月,爱尔兰完全独立后,都柏林被正式定为首都,成为政府机构、议会、最高法院所在地。
都柏林是一个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式都市。横跨利费伊河的10座桥梁把南北两岸连成一体。坐落在河南岸的都柏林堡是城中最著名的古建筑群,建于13世纪初,历史上曾是英国在爱尔兰的总督府所在地。古堡由宗谱事务所、档案塔楼、圣三一教堂和大厅等建筑物组成。建于1760年的宗谱事务所位于古堡正面,包括圆形钟楼和宗谱纹章博物馆。圣三一教堂是建于1807年的哥特式建筑,以精美的雕刻著称。伦斯特宫建于1745年,现在是议会大厦。爱尔兰邮政总局是一幢有历史意义的花岗岩建筑物,在这里曾宣布爱尔兰共和国的诞生,并在屋顶上第一次升起爱尔兰的绿、白、橙三色国旗。
都柏林是全国文化和教育中心,著名的三一学院(即都柏林大学)、爱尔兰主教大学、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以及都柏林皇家学会均设于此。三一学院是1591建立的,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学院的图书馆是爱尔兰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藏书100万册以上,收存有古代和中世纪的手稿以及早期出版的书籍,其中以插图精美的8世纪福音书《凯尔斯书》最为珍贵。
都柏林是爱尔兰最大的港口,其进出口贸易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每年离港船只达5000艘。都柏林也是爱尔兰最大的制造业城市,有酿酒、服装、纺织、化工、大型机器制造、汽车、冶金等工业。此外,都柏林还是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