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84年起,原住民族及社會各界即強烈要求政府將「山胞」--自戰後沿用多年之名稱,正名為「原住民」。1994年8月1日,憲法增修條文終於順應原住民族之意願,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其後並於1997年第四次修憲時確立其「民族」屬性,而擁有「集體權」概念的「原住民族」稱呼。為了紀念這段原住民族自我認同及抗爭的歷史,並喚醒台灣民眾的正確認知,行政院已將每年的8月1日定為「原住民族日」,以塑造台灣成為多元文化、族群和諧的社會。行政院原民會表示,回顧台灣的歷史,原住民族曾被歷代統治者賦予不同的名稱,例如清朝時期,稱原住民為「番」,其中服政府之教化者稱為「熟番」,未服教化者稱為「生番」;日治時期,稱原住民為「蕃」或「高砂」,戰後則稱為「山胞」。
這些名詞均帶有濃厚的歧視意涵,是被汙名化的符號,而且,都是統治者自行決定的稱呼。因此在1984年起,即有原呷耸恐鲝垖⑸桨??麨椤冈?∶褡濉梗?诮逵纱艘粛湫碌摹⒃?∶褡约簺Q定的名稱,作為自我認同及擺脫汙名的起點,進而爭取原住民族應有的權利。這一主張在原住民族內部凝聚高度的共識,並成為台灣原住民族邉拥暮诵淖h題。國民大會在1992年5月於陽明山召開第二次修憲會議,原住民為了表達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的主張,當時發起了一連串的抗爭活動。
原呷耸砍錾淼男姓?涸?駮?魑?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