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富士
在1984年吃过柯达的亏后,富士在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柯达是当时的奥运赞助商,作为赞助权利的一部分,仅有柯达公司能在新闻中心提供分发和冲洗胶卷的服务,柯达在主新闻中心设立了大型冲印部,可为650位摄影记者冲印大约7.5万个胶卷。但富士却另辟蹊径,它在主新闻中心外面免费分发和冲洗富士胶卷。这使许多人以为富士就是这届奥运会的赞助商。
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wasatch啤酒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ab酿酒公司(百威啤酒的制造商)以5000万美元巨资买下了“奥林匹克”字样和五环标识的使用权。与此同时,盐湖城当地一家小小的不起眼的酿酒商在自己的货车上刷上了“wasatch,2002年冬奥会非官方啤酒”字样,大造声势,轻而易举地夺走了众人的眼球,削弱了a-b酿酒公司的营销效果。
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家得宝
家得宝参与了美国奥委会的“工作机会项目”,将一些美国运动员视为自己公司的员工,付给他们工资和福利。带着这种家得宝雇员身份参加雅典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一共有71名(49名在夏季奥运会、22名在残奥会),这让非奥运赞助商的家得宝跟奥运扯上了关系。同时,这家公司在店内布置了与这些运动员相关的宣传材料,使“奥运会运动员是家得宝员工”的定位深入人心。
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google
google从来没有赞助过奥运会,但每逢这些重大赛事google都会通过变换标识的设计,来制造与赛事的关联。在悉尼奥运会期间, google崭露头角,标识上就多了一只举着火炬的袋鼠。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google更进了一步,让自己的logo出色的图案与冬奥会的赛事保持惊人的一致:冬奥会主项目是滑雪时,google上就一定会出现滑雪的卡通人物。改变标识这一小小的创意,为google省去了数千万美元的赞助费,也让数以亿计的网民想不误认google与冬奥会存在合作关系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