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出书(教师为评职称挂名出书:人才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有些网店明码标价叫卖书籍的“作者”“主编”署名权,卖家承诺书籍质量并保证一书一号,如有违反还支付双倍违约金。部分高校教师花重金“挂名”出书,以此为筹码在职称评定中占得先机。“红火”的挂名生意背后,是人才评价体系的深层问题。
“别人都花钱出书,我不花钱就只能落后。”一位高校青年教师的无奈,道出了流风所及的“逆淘汰”问题。可以说,挂名出书的影响,不仅在于使职称与金钱挂钩、违背职称评定的初衷,更在于形成一种投机取巧的氛围和环境,进而对学术研究乃至其他专业领域的风气产生消极影响,消耗那些老老实实做学问、干事业者追逐梦想的激情和勇气。
一手交钱就能一手出书,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一些高校科研学术风气不正,部分职称评定程序不够科学严谨,少数出版社经营管理存在漏洞,甚至靠贩卖书号来赚“快钱”,加上网络电商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各方的“利益合谋”提供了便捷平台。在所有因素背后,有一条更为根本的制度性因素:一旦职称评定的标准和体系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就容易出现对待学术成果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情况。这不仅为挂名出书的市场发育提供了土壤,也滋生出“论文经济”等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现象,导致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扭曲。
事实上,根据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对职称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量身定制”,在更加多元立体的维度中实施评价,才能验出被评价人的真实“成色”,给予应有荣誉、实现有效激励。刚刚过去的2017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重要文件,逐步将职称的评审权下放到高校等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中,鼓励自主评定、多元评价、按岗聘用。一些高校尝试把师德、课堂教学质量等纳入评价要素,部分医院将手术、接诊情况列入考评范围……持续深化的职称制度改革,日益形成更加公平、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
当然,职称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不可能“一放解千愁”。评审权放下去,如何避免高校或社会组织发生权力寻租现象?如何既保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又兼顾标准和程序的科学性、合理性?如何对高校等社会组织的职称评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这些问题提醒我们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的体制机制,在制度设计中加强对细节的关注,把评审的全过程放在阳光下接受监督。
我们常用“著作等身”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而挂名出书的现象启示我们:真正重要的不是数量等身,而是质量等身。职称本质上是为了展现一个人真实水平和素养而设定的评价体系,只有健全评审机制、理顺工作方法,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留得真金,激励各个领域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