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中产阶级标准(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我如往常一样掐着表挤上了早高峰的地铁,在如同沙丁鱼罐头的车厢内,我小心翼翼地将那个作为时尚编辑用来装点门面的包护在胸前,然后如常点开微信开始回复消息,一个被我常年设置为消息免打扰的名为“X大北京校友会”的群吸引了我的注意。原因无他,最新的一条消息是一篇文章,标题很唬人,《中国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

老实说,当时我很犹豫要不要点进去看,甚至盯着手机屏幕出了神,而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1)

中产?这个词可以说是熟悉又陌生,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词,抽象到连经济学家们吵了很多年都没能给它下个定义,有的人说要看年收入,有的人说要看净资产,有的人说要看马斯洛需求层次,而目前不同标准差距又非常大。

但我们又我们似乎模糊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和公众号文章对中产阶级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了了解,但这些了解却是一个个物质化的标签符号。

无论是上个月霸屏热搜的《三十而已》,还是两周前刷屏朋友圈的《钢琴只能排最后?中产孩子兴趣班鄙视链》,这些内容都满足了大众对中产阶级的窥私欲。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2)

作为一个有着体面工作的时尚编辑,我自诩生活过得还不错,拎着上万的包,用着中产标配的戴森吹风机,床头摆放着智能助眠灯和香薰石,在护肤品和化妆品上更是舍得下血本,日常去公司对面的星巴克买咖啡。虽然我达不到富裕但和贫困也应该不沾边,所以我大概率可以算得上中产吧?

但我很清楚这些都是表象,身处的地铁暴露了我的处境;我的包需要小心翼翼地护着,因为每天早上我挤地铁上班;我的高跟鞋需要贴胶,因为小牛皮鞋底经不起摩擦;我的戴森吹风机生怕不用落灰,因为它是用信用卡分期买的;我买口红通常只会在几种心动颜色中挑选一支买,因为口红的保质期不长;我点星巴克会点加了两份Short的满冰Grande,因为这样会比直接点冰美式便宜八块钱。

当一件事很模糊时还能自我欺骗,当它被解剖开血淋淋摆在面前那就又不一样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这个标题很玄乎,它将这种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

再进一步讲,十大标准万一我一条也没达标到岂不是很尴尬?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3)

再三犹豫,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及本着对美好生活追求以及自我审视的心态下我还是点了进去。

屏息凝神,老实说当年查高考成绩我都没那么紧张,毕竟考完我就给自己估了分,但对自己是不是属于中产这件事我一直处于自我欺骗和自我麻痹的状态,我潜意识去避开这些所谓的标准,然后用那些带有价值符号的东西来装点自己。

挺长的一篇文章我只用了不到三分钟就看完了,如果十大标准是成为中产的充分条件,我大概能满足两个,如果成为中产的必要条件是这十大标准,那我为自己企图将自己划分成中产感到抱歉。按照这个标准,我大概属于伪中产的无产者。

然而,10W+的阅读,几千的在看,以及底下网友们如火如荼的讨论都赤裸裸证明了“中产阶级标准”这个概念有多么火。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4)

有人说中产是个伪概念,也有人说中产就是有了点小钱,觉得要必要和下等人进行区分了,所以制造出了各种规矩各种玩法来骗人骗己。

无论是不是骗人,要达到中产的“有点小钱”就相当不容易,这里又回到那个问题:中产的划分标准究竟是什么?

我们来看几组标准:

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

麦肯锡全球研究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是那些年收入在9万到36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茫然——这标准是不是太低了一点......按照这个标准,全国70%的人都能算中产。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5)

但是,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2019新中产白皮书》中,却认为只有家庭年收入要达到20-100万、家庭年净收入在10-50万之间、可投资资产在20-500万、家庭净资产在100-2000万,以上四条至少满足一条才能算中产。

这与去年《中国各阶层收入统计表》中年均收入超过18万的脱贫门槛基本一致,而这个数字对应月薪是1万5,全国大约只有12%的人达标。

在《中国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中,则给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它引用了一份关于北亚地区的中产阶级调查,最终得出了一个更加精准的下限——家庭月收入在45202元,年入50万才有资格自称中产,这个标准几乎是国家统计局标准的10倍,卡掉了全国94%企图成为中产的人。

没错,文章认为要想成为中产,首先需要达到的底线标准:年收入50万。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6)

如果说年收入是一道滤百思特网网,那在成为中产道路上没有被过滤掉的6%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他们将面临下一道筛选指南:在一线城市有房,有好车,不能有贷款。

毫不夸张地说, 这是一道比年收入更高的门槛。

首先,目前在中国普遍被公认为一线城市的城市只有四个,分别是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市,统称“北上广深”,再加上15个新一线城市,一共也就19个。

而这19个城市房价有多高就不必多说, 80平米的房子套均价格是450万,除了偏远的郊区,300万以下市价的房产几乎打着灯笼找不着。要做到全款买下这样一套房子,还不能有贷款,基本就是“拼爹”。

如果一定按照这个标准划分,那在《三十而已》中为了让孩子上顶级的国际幼儿园,劝丈夫咬牙贷款3000W买下江景豪宅的顾佳,连中产都算不上。

至于好车,要符合身份拿得出手,还得配得上一线城市小区30万车位的,那就得是特斯拉、宝马5系、奔驰C级和奥迪A6L,价格都在50万左右。

当全款买车和买房都成为中产的必要条件后,能满足条件的人连1%都不到。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7)

如果以为年薪50万,有房有车有存款无贷款就能成为一个中产,那可就太天真了。

文章给出的第三条指标是:要有百万级别的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可不是车子房子,而是实在实的票子,基本就是现金、银行账户的存款以及短期投资组合在一起。

都说中国人爱存钱,但央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房产占中国家庭总资产的77%, 23%才是金融资产。国人的钱基本都被套在房子和车子上面,真能拿出100万现金的家庭凤毛麟角,这也难怪总有人说——摧毁中产阶级,只要一场大病,虽然这样的文章后面基本都在卖保险,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毫不夸张地说,满足前三个条件,重新加权后,只剩下0.05%,这是万分之五。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8)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中产,前三个条件都满足了那也只是达标,后面的七个标准才是从方方面面考核实打实的生活质量,这些都是难以量化的东西,也是最被标签化的东西,只有满足了才能算得上中产阶级中的精英。

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一是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或者较高的社会地位。

良好的教育背景无非就是名校毕业、海归、还有镀金必备的EMBA;而社会地位又关系到发言权和建议权,再直白点就是说的话有没有人听。

这些东西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指职业,要从事专业性或者管理类工作,这类人大体有三种,分别是各行业白领、体制内成员和文教职业从业者。

而即便有的 “蓝领”工资高,但却被这条标准排除在外。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9)

二是追求健康,注重运动。

每一个中产都会办一张年费5000元的健身卡,但一部分人办了卡可能只会去一次,就是办卡签约的那一次,其他时候这张健身卡连洗澡卡都算不上,毕竟根本不会有时间去。

还有一部分人还是会定期去健身房,但也只是想在CBD高楼落地窗前的镜子拍照打卡发朋友圈罢了。

严格意义上,这些人都得被扣上“伪中产精英”的标签。

真正所谓的“中产精英“们,除了办健身房年卡,500一节的私教课也得安排上。他们已经不仅仅限于有氧跑步和撸铁,高空瑜伽和拳击才是现在中产们精英流行的运动。骑马、滑雪、登山等一类高逼格运动,则是进阶标签。

至于众人熟知的高尔夫,不好意思这项运动目前处于中产精英运动鄙视链的下层。

除了运动,吃也很重要。煲汤养生和保温杯泡枸杞都早已是过去式,如今的中产精英们流行戒油戒糖,有的还经常辟谷,后者的意思是“吃空气“。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10)

三是旅游、购物、娱乐一个不能少。

定期出去旅游度假是中产家庭不能缺少的标志,去密云水库逛一圈或者去爬个泰山什么的可不能称之为旅游,这里的旅游基本特指走出国门的那种,新马泰被排除在外。

举个例子,现在有些国际学校的入学考核老师会直接问小朋友:“上一次出国是去哪里玩?“ 你可以仔细品品。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11)

四是不失格调的生活品质。

中产们往往喜欢买一些带中产符号的东西来以此证明自己属于这个阶级,所以价格并不是被考虑的首要因素,只有给他们带来更高生活品质的商品才值得消费。而在质量差不多的情百思特网况下,他们也愿意为一定的品牌溢价买单。

戴森的吹风机,Anova的低温慢煮棒,宝格丽和卡地亚的手镯戒指,劳力士的手表,海蓝之谜的面霜…….这些都是备受中产精英们喜爱的商品。

除了吃穿用度,有没有看过歌剧,能不能品尝出不同红酒的葡萄种类和年份,喝不喝得出茶的区别,这些都是中产精英的过滤器。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12)

五是有道德、有礼仪、有素质。

这条则过滤掉了因为有钱而飞扬跋扈的暴发户。

六是拥有良好的穿衣品味。

“衣品好”这个词又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指衣服要买名牌,但衣服也得质量好有设计感,重要的是知道怎么搭配,知道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得体。

这件事看着简单但其实很难,毕竟腰缠万贯却穿着polo把领子立起来的老板大有人在。

如何穿成一个得体的中产阶级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做两套不同场合可以穿的定制西服,在换季买上一两件高质量的衣服,避开过于张扬的颜色选择大地色系来凸显穿衣格调,将衣服打理得干净平整,会用一些小配饰装点自己,这些都是中产精英穿衣的百思特网必备功课。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13)

七是重视精神上的追求。

根据胡润百富的《2018中国新中产阶层白皮书》, 48%的中产阶级每天花费1-2小时自我提升和学习,36%每天花费2-3小时。

白皮书还说了,每年中产们平均花费1.9万元用于自我提升,阅读占比59%。请注意,下了班回家躺在沙发上看剧吃鸡打王者荣耀的,不算一个合格的中产。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出炉?(中产阶级标准)(图14)

十条标准一一看下来,你会发现难怪经济学家们为这事吵了这么多年。

或许中产精英真的是伪概念,毕竟如果十条标准成为十层过滤器,能顺利通关的现实几乎不可能存在。

特别声明(本站非电商站,不做网上交易):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