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真工作时——

和朋友出去玩时——

不得不打客服电话时——


一家专门提供电话接听服务的英国公司Face for Business调查发现,有62%的雇员在接电话前会经历焦虑,而千禧一代(生于1981-1996年间的人)中有76%的人在听到电话铃响时会焦虑(2019)。

1. 电话沟通加重了人们的失控感
与发等其他沟通方式相比,电话沟通有强制性和即时性的特点。
强制性在于,如果是重要或必要的来电,我们是不得不接的,且在通话过程中,几乎是默认一定要对对方的话作出回应;
即时性在于,我们只有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决定要不要接电话,这就让我们有时会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

并且在通话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立刻对对方的上一句话作出回应。而、邮件这类沟通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缓冲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掌控感。
而当一个人觉得环境与自身都在掌控之中时,ta便会感觉到未来对自己而言是可以预知的,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
这种由控制带来的安全感,是我们对抗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的重要武器之一。
2. 我们的表达变得更碎片化和符号化了
随着网络语言和各种表情包的普遍和流行,我们变得更喜欢用一个词取代一段话,用戏谑的方式来代替大段的情感表达,用“表情包大战”来完成一次对话。
于是疏于正经表达的我们,在打电话这样要求相对完整的表达的场景中,变得无所适从。

3. 对“一对一”状态感到恐惧和不满足
电话对应的信息密度是很低的,而人们却变得更“贪心”和着急了。
我们越来越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实时的对话中。我们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希望同时做尽量多的事情,和更多的人对话。我们对于信息量的阈值提高了,所以会在信息量不足时感到不适。
而在和一个人通话时,你们感到在这个时间段内,你们是一对一的。但我们已经无法满足于一对一的交流了。
4. 电话中缺失的非语言信号
研究表明,人们解读和判断对方发出的信息时,对话内容和语调仅仅占了其中45%,而剩下的55%都需要根据对方的手势、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Mehra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