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有一颗诞生于山海之间的璀璨明珠,这就是厦门。厦门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之地。鼓浪屿,以“历史国际社区”的名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厦门是中国开放发展的前沿。从百余年前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到上世纪80年代初设立经济特区,再到如今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厦门始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厦门是生态宜居的美丽滨海城市。多年来,厦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标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打造“在花园里盛开的城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项项殊荣。图为2016年7月拍摄的厦门城市景观。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曾以厦门八大景之一“筼筜渔火”闻名的筼筜港,一度成为 “臭水湖”。如今,这里已然恢复水清岸绿、草长莺飞、白鹭齐飞的胜景,成为厦门一张亮丽明信片和最美“城市会客厅”。图为2017年4月拍摄的厦门筼筜湖周边城市景观。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厦门“特区·1980”湖里创意产业园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依稀可见40年前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工业区的影子。如今,占地2.5平方公里的湖里老工业区实现新转型,多个园区接连成片,让旧厂房成为厦门年轻人聚集的创新创业热土。图为2020年8月25日拍摄的“特区·1980”创意产业园。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2011年9月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开幕。来自海内外的数万客商云集厦门,追求商机。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2017年7月,福建厦门鼓浪屿,几对青年在拍摄婚纱照。中华传统文化、华侨文化和西方文化在鼓浪屿碰撞融合。2017年7月,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全岛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018年4月15日,福建厦门,车辆进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以“保税 ”“金融 ”“互联网 ”等为特色优势,设立跨境电商、进口酒、整车进口口岸、机电设备展示交易等多个重点平台,形成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航运物流等产业集群,成为厦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新社发 安东 摄

2018年拍摄的厦门五通客运码头往来厦金航线的客轮。厦门已成为两岸直接往来便捷通道。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018年9月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开幕。图为“海丝国家馆”。投洽会伴随经济特区一起成长,已成为厦门城市名片。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2019年6月15日拍摄的第十一届海峡论坛会场外景。海峡论坛自2009年成功举办以来,始终风雨无阻、年年传续。以闽南文化为纽带,厦门重点打造海峡论坛、工博会、文博会等大型两岸交流活动。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020年10月3日,厦门集美学村景色宜人,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厦门集美学村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020年10月2日,“同沐闽南风·共系两岸情”2020年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学体验营在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开营。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迎来建校百年校庆日。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图为2021年4月2日拍摄的厦门大学校园。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2021年3月26日,厦门港海润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改造工程首批设备在海沧港区成功进行联调联试,标志着厦门港打造绿色智能港口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摄

2021年6月2日,一列由50组集装箱组成的X8098次中欧班列从福建厦门海沧站发车开往德国汉堡。这是中欧班列(厦门)累计开行的第1000列。自2015年8月16日首列中欧班列(厦门)开行以来,厦门已开通中欧、中亚、中俄班列线路,可达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