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黄雪晴。
塞(sāi)这个字的读音较多,如果不理解每种读音所表达的意思,那就容易念错。
下面我们就先从字形入手,慢慢梳理一下塞这个字的不同读音以及所对应的含义吧。
-甲骨文的塞上面是“宀”,这个部首其实就是一座房子,从房顶到墙壁的一个侧面的轮廓,说明塞这个字和房子有关,房子里面是两个工。
后来金文里变为四个工,也就是?(zhǎn),这个字是展开的展的初形。四个工下面是两只手往上托捧,就是廾gǒng。
“塞”,就是用手把某种东西铺开展开,去填堵房屋里的空间,这就是填塞。
甲骨文时期的“塞”还没有下面的土,到了小篆时期,又增加了“土”,为什么增加土呢?土是一种比较松软的堆积物,如果加了水,会变得更加的稀软,糊状的可以用来粘合一些东西。
早期人们也往往用糊泥巴来填堵一些缝隙。
《诗·豳风·七月》中就有“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的句子,是说寒冬马上就要到了,百姓们需要赶紧把屋里的老鼠洞堵起来,用烟把老鼠驱赶出去,还要把门窗的缝隙用泥巴糊起来,防止寒风侵入。
正是因为塞有填堵的意思,所以我们把用来堵住某种器物口的东西也叫作“塞”,比如瓶塞、软木塞。
人们常常用的网络用语“心塞”,也是说当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心里会不舒服,就像心里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不畅快。
后来小篆里的四个工,连笔写起来就变成了三横或者四横再加两竖,楷书沿用了三横两竖的写法,这个字形就定下来写成了“塞”。
塞这个字不止一个读音,还可以读sè,比如说交通堵塞(sè)。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因为自然外力,比如地震、火山喷发等,导致山体滑坡。
那些跌落的土石会拦截河床或河谷,把河水堵在那里囤积成湖泊。这种湖泊叫做“堰塞(sè)湖”。
其实无论是读sāi,还是读sè,都是堵塞、填塞的意思。只是在口语中,当“塞”单独用作动词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读成sāi。比如,塞给你一百块钱。
而当“塞”用在一些常常用于书面语的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中,我们往往都读成sè。比如,堵塞,搪塞,茅塞顿开。
塞,还有一个读音,sài。我们刚才讲塞字的字形时提到过,早期人们在寒冬来临之际,会用泥土糊窗的方法,阻挡北风灌进屋里。
而作为一个中原地区的国家来说,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像北风一样常常入侵,搅扰边境。
所以,在边关要道上修上一堵土墙,用来阻挡外族入侵,这个土墙就叫作“塞”,土墙之外的地方叫作“塞外”。后来“塞”就专指国境线上,分隔内外的军事建筑,也称作“要塞”。
由于边塞往往是军事重地,所以从汉魏六朝时期,就有了一些以边疆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被称作边塞诗。唐朝时期,边塞诗进入繁荣时期。
唐诗中有很多千古流传的名句都是来自于边塞诗,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等。
■ 转自 | 网 络
■ 编辑 | 任志强
■ 审核 | 聂珂君
■ 投稿邮箱 | amexc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