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竟然和大雁衔枝有关?
大家都听过“精卫填海”的故事
小精卫衔枝填海
坚韧不畏的精神让人感动
精卫填海最早的记叙源于《山海经》
你知道精卫填的海在哪里吗?
小精卫又是真实存在的吗?
快和科教授一起来看看吧!
精卫填东海
此东海非彼东海
《山海经》载:“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这里我们知道,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可是你知道吗?这里的东海可不是我们地图上的东海。
《初学记》卷六中提到:“东海之别有渤獬,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张岱在《夜航船》卷十七中也说:炎帝女溺死渤獬海中,化为精卫鸟,日衔西山木石,以填渤獬,至死不倦。”所以《山海经》上所说淹死炎帝之女的东海,是指山西、河北东面的渤海。
由此我们知道《山海经》里说的“东海”并非我们现在地图上看到的东海,而是说的渤海。
精卫原型竟是它
白额雁:我自豪
《山海经》中,对精卫的描述是: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这个描述,与我国白额雁的相貌非常相似:白额雁的背部、颈、尾处的羽毛棕黑,与“乌”的羽色相近,它们的嘴基与前额都有白色的横纹,脚蹼也呈淡红色。仿佛和精卫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姊妹”。
并且白额雁是在西伯利亚北部繁殖,每年迁我国长江下游一带越冬,神话故事中精卫鸟所填的东海一带正是它们的必经之地。由此看来,白额雁就是精卫的原型可谓是“实至名归”啦!
精卫填海是大雁衔枝?
傻傻分不清楚
古代就有大雁飞行时会衔树枝或者芦苇的说法,在崔豹的《古今注》中写到:雁自河北渡江南,瘦瘠能高飞,不畏缯缴,江南沃饶,每至还河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尝衔长芦可数寸,以防缯缴。”
《淮南子·修务训》中也提到:“夫雁顺风以爱气,衔芦而翔,以备矰弋。”意思是大雁在迁徙时会衔着树枝来躲避伤害和平衡风力。
大雁衔枝的确是古来的传承,除了古代典籍,在唐代大诗人李白《鸣雁行》诗也说:“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
元代谢宗可《雁阵》诗:“渡江秋影又南征,折苇衔枚夜不惊。”衔芦或衔枝而飞的雁,到了一定时候、地点,就将口中的树枝芦条抛下。
科教授想,想象力丰富的古人正式受迁徙中衔枝的大雁的启发,而激发灵感并创作出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吧。
除了精卫填海
还有好多我们熟知的
神话故事都是有原型的呢!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神话传说呢?
快留言告诉科教授吧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百家讲坛
《精卫填海》
播出时间:11月13日至12月2日 12:00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央视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