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拍摄于1917年的四川灌县的老照片。1917年,美国摄影记者西德尼·甘博来到四川进行社会考察,期间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真实记录了100多年前的四川各地的社会风貌。这些照片中有不少是关于四川灌县的,下面的这组老照片就是从中选取的九张灌县的照片,让我们跟随着甘博的镜头,一起去看一看百年前的老灌县的样子。
灌县是都江堰的别称,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因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灌县有着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兴。图为1917年的灌县宣化门,宣化门是灌县东门,宣化一词意为“传布君命,教化百姓”。出灌县东门过太平桥往东为通往成都的大道。旧时的灌县东门是县城最繁忙的城门,门内东街也是县城最繁华的街道。
1917年的都江堰宝瓶口。传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老农,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最后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二十公尺,高四十公尺,长八十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出的石堆叫“离堆”。
1917年的灌县街景。灌县古城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灌县古城除了是一个商贸重镇外,还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很多商人都将灌县作为物资集散的一个中转站,千百年来灌县一直都是通往吐蕃、川西平原的一个重要关卡。
1917年的南桥,南桥原名“普济桥”,根据现存记录,南桥建于光绪四年(1878年),南桥位于灌县城南宝瓶口下跌内江咽喉,是一座古朴美观、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
1917年的南桥桥头,从照片中能够清晰地看到桥头的楼阁匾额上题写着“普济桥”三个字。初建时的南桥名叫“普济桥”,“普济”二字在佛教文化中意为“普济救助,佛祖帮助芸芸众生排除困扰,顺利登上彼岸。”因此作为桥的名字比较合适,也是古人的一种美好祝愿。
1917年的灌县,一条乡间大路上,一个身背许多家具的汉子。清末民初的灌县是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此地市场的药材、山货等销量很大。古城内更是店铺林立、生意兴隆。
1917年的二王庙牌楼,二王庙位于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祭祀李冰父子的庙宇,初建于东汉,原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494-498年),改祀李冰于此。宋开宝五年(972年)扩建,增塑李冰之子李二郎神像。清以后改称二王庙。清乾隆时的《灌县志》中称“二郎庙”。
1917年的青城山斗姥殿。青城山位于灌县城西南,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青城山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1917年的青城山,一座道观门前坐着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青城山属道教名山,是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曾在此修炼,道教称此山为"第五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