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读者来信:
木子李:
我和丈夫结婚的时候,他33岁,我26岁。
丈夫还有个哥哥,比丈夫大6岁。
结婚后,我才知道的事情:
公公在世的时候,丈夫都不愿意谈恋爱,因为,那时候,他和公婆住在一起,就担心,结婚后,公公会和他结婚对象处不来。
丈夫说,他恨公公。
丈夫哥哥结婚时,他们家才买了第一套房子,当时,公公还不想买房子,是婆婆强行要买,才有了后来的房子。
那时候,丈夫在外地上班,公婆和丈夫的哥嫂一起住在新房里面。
公公:悲观、不会做饭、懒、爱碎碎念、痰太多。
但凡婆婆不在家,公公就吃不上饭。丈夫哥嫂对公公厌恶至极。
丈夫在工作城市买房后,公公执意来丈夫这边住。丈夫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那毕竟是他父亲,就勉强答应了。
公公到来后,每天都是负能量满满,让丈夫非常恼火,但是,公公年事已高,除了容忍,别无他法。
直到公公去世,丈夫才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我。
丈夫很少喝酒,每年也就一两次。但是,每次醉酒后,都会大哭,且细数着已故公公的各种不是。
每每这时,我除了聆听,就剩下心疼了。
虽然,对于丈夫的成长经历,我不能感同身受,但是,丈夫一定非常痛苦。
木子李编后语:
通常,多数做子女的,都不愿意说出恨父母的话:1)别人会觉得不孝;2)多数父母都比较称职。
能够在醉酒后,哭着说恨父亲,肯定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精神煎熬。
当今子女:很多都在大学毕业后,前往距离父母很远的城市发展事业,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为了从父母身边出逃。
中国父母似乎看重的是:子女上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工作之后的赚钱能力;以及子女组建一个家庭。
中国父母却忽视了:对子女心理的健康建设,子女是不是和心爱的人组建了家庭以及子女在赚钱过程中是否开心。
事实上,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会有很大影响,很多时候,子女讨厌父母的缺点,最终都会潜移默化地在自己身上出现。
很多子女之所以没有像父母那般缺点多,是因为用知识、见识,在极力退化着自身的缺点,这个过程,其实很痛苦。
为此,呼吁所有做父母的: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可否多一些以身作则以及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