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把脉入门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
把脉的概念
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
把脉的意义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放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哪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把脉的部位
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把脉的方法
切脉应在病人安静时进行。《素问。脉要精胃论》强调,诊脉常平坦
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前臂与其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平放,以使血流通顺。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对成人切脉,用三指定位,先用中指按在高呈弓形斜按在同一水平,以指腹按触脉搏,以按脉。三指的疏密,应按病人的高矮作适当调整。小儿寸口脉部位狭小,不能容纳三指,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三岁以下的小儿,可用望指纹代替切脉。切脉时常运用三种指力,开始轻用力,触按皮肤为浮取,名为“举”;然后中等度用力,触按至肌肉为中取,名为“寻”;再重用力触按至筋骨为沉取,名为“按”。根据临证的需要,可用举、寻、按或相反的顺序反覆触按,也可分部取一指按压体会。寸、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称谓三部九候。
寸、关、尺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在左手,寸对应心,关对应肝,尺对应肾(肾水);左:心肝腎在右手,寸对应肺,关对应脾,尺对应肾(命门) 右:肺脾命 把脉的注意事项
切脉时应注意安静的环境,如患者刚经过剧烈的活动,应先让休息片刻,然后诊脉。切脉者必须呼吸均匀,态度认真,把注意力集中于指下细心地分辨脉象。每之诊脉时间,不应少于一分钟。
把脉的原理
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脉诊,并一直沿用至今,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和量。这三方面决定了脉象出现某些形态的改变,即脉动应指的形象,也即脉象。脉象首先可显示这三方面因素的病变,其次可据其推断其他的病变。显然,脉象是有其客观存在因素的。
心脏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器官,所以脉象首先可反映心脏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脏供血不好、心功能低下等可通过脉象有所反映。如当冠心病形成的时候,心脏可有停跳现象,这时通过脉象就可发现脉搏停跳。
血管的舒缩运动,反映了血液流动的质、量与速度等信息。血管本身的病变,如动脉硬化等也可反映在脉象上。
结脉的脉象特征是脉搏缓慢、时有停跳且没有规律。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疾病可出现脉搏停跳。
弦脉的脉象特征是血管紧张度增高,脉体端直、长。弦脉反映出高血压病,血液流动阻力增高、血管壁硬化。
濡脉的脉象特征是脉象细、位置表浅、无力,即浮细无力。当人体患有胃肠性感冒(不想吃饭、恶心、呕吐、拉肚子等,摄入不足)、急性胃肠炎,呕吐时,体液减少,气血不足,反映在脉象上就可出现濡脉的特征。
脉相的影响因素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脉象是一种生物信息传递现象,是从外部测量到的关于循环系统的一个信号。其不足之处是,不精确,缺乏量化,如号脉可发现高血压,但测不出血压值,若说号出高压180mmhg是不科学的。任何一个生物体,除了发送内源性信息,还发送外源性的信息。决定脉象的内源性因素主要是前面提到的三方面的因素。决定脉象的外源性因素有地理、气候等。
天冷了,血管收缩变细了,血流会减慢;天热了,血管舒张变宽了,血流会加快,脉象就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哪怕是外界环境微不足道的变化,在脉象上都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果在生理的调节范围内,是正常的脉象;超过生理范围,就是病态的脉象。有了干扰,脉象有时就不准确可靠。在这时,经验显得尤其重要,诊脉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可以较准确地发现病变,而一般的中医大夫就可能诊断不清,甚至诊断失误。
常见病脉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应指圆滑,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主病:痰饮,食积,实热诸证.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来大去长。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律的间歇。主病:阴盛气结,寒痰,淤血。分析:阴寒内结,脉道气机受阻,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寒痰淤血,气结不疏,脉气阻滞,故气虚血弱致脉来迟而中止者,则结而无力。
代脉:脉有歇止,止有定数。主病:脏气衰微。分析:脏气衰弱,元气不足,使脉气不能衔接。
正常脉象 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常脉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每分钟脉搏早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尺脉沉取不绝。称为有胃,神,根。其中有胃,就是有胃气,脉搏表现和缓,从容,流利,有神;有神,是指脉搏应指有力柔和,节律整齐;有根。主要表现为尺脉沉取不绝。
脉象相关 此外,脉象与内外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气候,年龄,性别,体质,劳逸及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脉象也会发生某些生理变化。例如一年四季,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脉急数,青壮年脉多有力,老人脉稍弦,妇女脉象较男性脉象弱而略快;胖人脉稍沉,瘦人脉稍浮;劳力之后,饮酒,饱食或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来较弱;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等。这些均应与病脉相鉴别。另外,少数人桡动脉走向异常,脉可不显现与寸口,如有的显于寸口的背侧,名曰“反关脉”;有的从尺部斜向手背,名曰“斜飞脉”。这都不属于病脉。
中医脉诊一学就会 ¥39 购买中医把脉口诀(古法)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 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脉象口诀歌: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
在诊疗实践中,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娴熟的技术有很多方法可灵活掌握。比如将脉象“分类”的方法、“互相对比”的方法、“知常达变”的方法、“察独”的方法等。
据考证,古代医家精心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不仅反映了寸口脉变化的相关方面,而且反映了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多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很实用,既简便又准确。因此,应该将这些方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
1、辨别和分析反映脉位的脉象
反映脉位的脉象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其辨别方法是,首先确定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后,再用相应指力辨别寸口脉在哪一部。根据寸口脉在“五部”的顺序,可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
为便于叙说,暂将“按之至骨”的指力称“总指力”。根据“总指力”,可具体掌握对“五部”分别进行诊察的相应指力。比如:辨别浮脉,所用指力不超过“总指力”的“五分之二”。辨别沉脉,用指力大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三”。辨别不浮不沉之脉,所用指力相当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与“五分之三”之间。若用“总指力”不能触及脉体,需大于“总指力”才能触及的脉体,是伏脉。用以上方法,可以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其他脉象若以脉位变化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濡脉”是“细而软”兼“浮”,“弱脉”是“细而软”兼“沉”。再如,“脉浮数”是“浮脉”与“数脉”相兼,“脉沉数”是“沉脉”与“数脉”相兼。显然,这都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对脉位变化的分析,一般认为,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这是一般规律。临诊时,表证脉不浮或里证脉不沉,其诊断作用更重要。必须将脉位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意义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充分体现脉位变化的诊断作用。比如,《伤寒论》第九十二条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四逆汤方。”第三百零一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两条所论都是“表证”,但其脉不“浮”而反“沉”。这种情况下,对脉与症的综合分析非常重要。前条所论,病有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属太阳表证,其脉应“浮”而反“沉”,说明平素阳气不足,里虚较重,故用四逆汤救里,此为寓解表于回阳救逆之中。这说明,《伤寒论》不因“脉症不符”而“舍脉从症”,从而体现了脉位变化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第三百零一条是太少两感证。病在少阴,不应发热而反发热,故谓之“反”。此“发热”,是外感风寒之邪在表。此脉沉,是心肾阳虚不足以鼓动。《伤寒论》不因“脉症不符”而妄行取舍,而是在脉象与病症的“常”、“变”之中辨析其病理机制,弄清脉位变化与症状不符的内在原因,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法。其内在原因是平素心肾阳虚而复感风寒,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表里双解。这些实例说明,对脉位变化的分析,应该拓宽思路,不能局限于“某脉主某证”的一般认识。若脉症不符,更应该深入分析。
2、辨别和分析反映“至数”变化的脉象
反映“至数”变化的脉象分三类:一是迟脉,二是正常脉的至数,三是数脉。临床错综复杂的“至数”变化,不外乎这三类。其他脉象若脉的“至数”变化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促脉是“数”脉再兼“时一止”。再如,脉沉迟是迟脉与沉脉相兼,脉沉数是数脉与沉脉相兼。
“至数”变化最容易辨别,可用“呼吸定息”或“计时法”测定。一般认为,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之间。一息三至或三至以下者,都是迟脉。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都是数脉。按计时法算,每分钟脉动50次以下为迟脉,正常的至数每分钟60~90次,若超过正常脉的至数则为数脉。小儿脉的至数当另论。
对至数变化的分析,一般认为,数脉主热,迟脉主寒。但是,这只是“迟数”二脉最一般的诊断意义。实践证明,迟、数二脉对分析病证的寒、热确有很大实用价值。除此之外,脉的至数变化还有更广泛的意义。比如,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以及痛证、痰证、饮证等,都可通过脉的至数变化提供诊断依据。特别是“脉症不符”的情况下,对至数变化的分析尤其重要。如《伤寒论》第二百一十三条说:“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此条所论,其脉迟,非虚非寒,乃阳明腑实热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分析脉迟的成因,不能认为是“脉证不符”。因实热壅结于里,气血阻滞,阳气受遏,也可导致脉迟。因此,可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荡除燥结。这说明,中医对脉的“至数”变化有独特的认识方法,必须辨明成因、性质、病位、所主病证及其相互关系,综合分析病理机制,才能充分体现至数变化的诊断意义。再如促脉,其实质,是在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时一止”的变化,表明“阳盛及阴”或“热极伤阴”,这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认识方法。由此说明,虽然脉的至数只是心脏的搏动次数,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脉的至数变化具有非常广泛的诊断意义。因此,对至数变化的分析,既要体现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要兼顾至数变化的实质是心脏搏动次数的变化,二者结合起来,更能体现至数变化的诊断意义。
3、辨别和分析反映脉体大小的脉象
反映脉体大小的脉象分三类:一是正常脉体,二是洪脉,三是细脉。临诊所能触及的脉体大小,不外乎这三类。其他脉象若以脉体“大”或脉体“细”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虚脉”是脉体“大”再兼“迟、空、软”等条件。“微脉”是脉体“细”再兼“软”。
脉体大小的辨别,以正常脉体为依据。若比正常脉体“大”,都是洪脉。若比正常脉体“小”,都是细脉。正常脉体的标准因人而异,可参考划分“五部”的方法确定。详见第六章,不另重复。
对脉体大小的分析,一般认为,洪脉主实主热,细脉主虚。其实,这是洪细二脉主病的一般规律。除此之外,这两种脉象都有非常广泛的诊断意义。比如洪脉,《脉学阐微》说:“若病后久虚,或虚劳失血而现此脉,为阳盛阴竭之凶象。”此脉象虽为洪脉,绝不是主实,可以肯定是“胃气已绝”的真脏脉,不然的话,则未必是“阳盛阴竭之凶象”。这说明,对洪细二脉的主病不可一概而论。必须结合兼脉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古代医家将虚实二脉确定为常用脉象,就是对洪脉及其主病性质进行综合分析的一个方面。因此,在洪脉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辨别虚实,不能认为洪脉都主实证。
《伤寒杂病论》对脉象及其主病的分析方法,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其方法是将脉、病、症、治并举,综合在一起,辨脉辨症与辨证密切结合,进行全面分析,并将脉诊灵活机动地用于诊疗实践。这是最能体现脉诊诊断作用的重要方法。
4、辨别和分析脉的流利程度
滑、涩二脉是反映脉流利程度的脉象。脉的流利程度分三类:一是正常的流利程度。二是较正常更流利的程度,即滑脉。三是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即涩脉。其中,正常的流利程度,是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滑脉和涩脉,则是脉的流利程度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根据正常脉的综合表现,体会正常流利程度的脉形,为辨别滑、涩二脉积累经验,提供依据。
滑涩二脉的辨别方法很难掌握。这是因为,脉的流利程度,要根据脉的多方面变化来判断。但是,其目的,并不是诊察脉的其他变化,而是专门针对脉的流利程度。因此,辨别滑涩二脉比较困难。其关键技术是,将指目按在寸口脉的脊部,细心体察脉管内血液运行的流利程度,然后,再结合其他方面的变化综合体会。若脉管内的血液运行滑利,较正常流利程度更流利,则为滑脉。若运行艰涩,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则为涩脉。脉的流利程度没有具体指标,只难根据正常脉的综合表现反复体会,因此,必须加强基本功练习,多积累诊察正常脉流利程度的经验,才能准确辨别滑脉和涩脉。
对滑涩二脉的分析,一般认为,滑脉与涩脉是相对的,性质正相反。但是,其所主病证和诊断意义,不能拘泥“相对”或“正相反”的形式。有些脉书习惯用“相对”或“相反”的形式论述脉象及其主病,其实,这种作法便于区分脉形和性质,却不能准确表达脉象的诊断意义。并且,若拘泥这种形式,则使机动灵活的脉法变得呆板僵化,不利于发挥脉诊的重要作用。比如,主病的滑脉多属实邪为患,但涩脉的主病则有虚、实之分,不能因为滑脉主“实”而认为涩脉必然主“虚”。并且,滑脉的主病,也未必都是主实证。所以,对滑涩二脉所主病证的分析,必须根据脉的流利程度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5、弦脉的辨别和分析
弦脉是反映脉体张力的脉象,其实质是脉体的张力增强。若寸口脉的张力正常,一般认为是“微弦”,这是脉有胃气,其具体表现为脉弦而有“和缓”之象。弦脉并不都是主病的,有主“平”、主“病”、主“死”的区别,主要取决于胃气的多少,可根据弦脉的“和缓”程度辨别。主“病”的弦脉,即“胃气少”的弦脉。主“死”的弦脉,表明胃气已绝,是“真脏脉”的程度,故主死。
弦脉的辨别方法是:先触及脉体,再对脉体进行按压,其指感特征是“按之如弓弦状”,若举指,其脉体不随手而起。这是脉体张力增强的表现。
弦脉的出现率很高,历代脉书对弦脉及其主病都有很多记载。一般认为,弦脉有生理性弦脉和病理性弦脉之分。生理性弦脉是肝脉与春季相应的季节脉。病理性弦脉多为疏泄失常、气机不畅、气血失和所致。其主病,多为肝胆疾患或寒证、痛证、痰证、气郁、气滞、瘀血、癥瘕积聚、疝痛拘挛等。除一些常见的病证外,支饮、悬饮、癖病、瘟热等,皆为弦脉所“主”之证。《脉经》说:“疟脉自弦”。《脉学阐微》说:“肝炎病脉多弦”。这说明,古代医家对弦脉及其主病的分析,多与常见病或多发病密切结合,总是不断融汇新知,逐渐积累经验,并非拘泥“脉症对号”的一种形式。
6、紧、缓二脉的辨别和分析
紧脉和缓脉性质正相反。紧脉的实质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缓脉的实质是脉体“舒缓”或“缓纵”。这两种脉象都是病脉,没有“常脉”之说。其辨别方法是:紧脉脉体“紧张”或“拘急”,按之有“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的指感特征。缓脉脉体“舒缓”或“缓纵”,按之有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指感特征。
缓脉应与迟脉相鉴别。《脉经》唯恐后人将迟脉与缓脉相混,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示后人,对“缓脉”与“迟脉”,必须严格区别。否则,就会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二者的根本区别是:迟脉诊察至数变化,缓脉诊察脉体“舒缓”或“缓纵”的程度。绝不能混淆。
紧脉应与弦脉相鉴别。其区别是:弦脉只是脉体张力增强,按之如弓弦状。紧脉则是脉体“紧张”或“拘急”,且有“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的指感特征。这两种脉象同中有异,在脉形和程度上都有一定区别。因此,弦脉有常脉和病脉之分,紧脉都是病脉。
有的脉书误解了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以,对紧脉或缓脉的分析有些欠妥。比如,《诊家正眼》说:“缓为胃脉,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其实,这都是误解了“缓脉”与“脉来和缓”的概念。实际上,“脉来和缓”才是胃脉。“缓脉”并不是脉来和缓,这是两种不能混淆的概念。因此,说缓脉“不主于病”是不对的,说“取其兼见方可断证”也是不对的。比如,《伤寒论》第二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便是单赁缓脉辨证的实例。这说明,缓脉不结合兼脉也可断证。这说明,《伤寒论》并没误解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再如,《伤寒论》第三条说:“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此条与第二条相对应,说明紧脉与缓脉性质正相反。因此,应该澄清对缓脉的曲解误说,不能将缓脉认为是正常脉的表现。
7、对长短二脉的辨别和分析
长短二脉的辨别非常简单。按“持脉轻重法”的操作规范,若寸口脉在寸、尺两端过于本位,则为长脉。若寸、尺两端不及本位,则为短脉。
长脉一般是体质强壮的表现。短脉虽非常脉所期,但并非都是主病的脉象。若矮人脉短,且无其他不适,可不按病脉论。
一般认为,主病的长脉多属实证,短脉主病多属虚证。其实,这是一般规律。比如短脉,其主病并非皆是虚证,临诊时,因气郁、气滞、气逆、气机不畅而脉短者并不少见。因此,对长短二脉及其主病的辨别和分析,不能只按一般规律,更不能形式化。
8、散脉的辨别和分析
散脉有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之分。生理性散脉是脉体“大”而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散漫”之象,但脉体圆敛,且无其他不适。病理性散脉的脉形是:脉体不圆敛、过度散漫或形体过度宽泛,甚至脉管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的主要区别是程度不同。因此,散脉的辨别和分析主要是根据散脉的程度。
近代以来,散脉的应用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是近代脉书没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近代脉书对散脉及其主病的分析确有欠妥之处。
在近代脉书中,散脉是“浮散无根”之脉。这实际只是散脉的一种程度,只能见于危重病证。其实,散脉并不都是这种程度。作为常用脉象之一的散脉,并不以“浮散无根”为必备条件,也不是只能见于危重病证。它既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常脉,有时还是疾病向愈的佳象。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心脉搏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所谓软而散,即散脉的脉形。显然,其主病有轻有重,还可以是疾病向愈的表现。所谓“消环自已”,即疾病向愈。这说明,不能将散脉认为是只见于危重病的脉象。
9、芤脉的辨别和分析
芤脉是一种特殊脉形。它综合了“浮、大、软、中央空、两边实”等多种构成条件,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大量耗伤津血,脉管血量不足,脉管收缩与失血量不协调的脉形变化。因此,在诊疗实践中,芤脉的出现率不高,往往是一过性的脉象。若慢性病见芤脉,说明自身调节功能极差。
脉诊发展史表明,历代医家都以“中央空、两边实”为芤脉的基本特征,基本上没争议。因此,对芤脉的辨别和分析比较一致。比如,失血者出现芤脉,表明血管收缩与失血量不协调。失血量过大,血管“空”,血管应随之而收缩,若机体失血性调节功能较好,则血管收缩与出血量相适应。若迟迟不见适应性的血管收缩,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已差。这是古代医家对脉象反映机体机能状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在诊疗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诊疗实践中,应该特别重视根据脉象变化分析机体机能状态,这是脉诊切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之一。
10、虚实二脉的辨别和分析
虚实二脉以脉体“大”为前提。这两种脉象的实际意义,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实。若脉体不“大”,则不具备虚脉和实脉的构成条件。
一般认为,脉体“大”主实,脉体“细”主虚。其实,这是一般规律。脉体“大”并不都主实,必须进一步辨别和分析。虚实二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其辨别方法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若兼“迟、空、软”等条件,则是虚脉,主虚证。若“大而长”兼有“微强”的表现,则是实脉,主实证。
诊疗实践中所能诊触及的脉体,除正常脉外,不外乎洪、细两类。“洪”代表大于正常的一类,“细”代表小于正常的一类。因此,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实,是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将虚实二脉进行改革,并列为常用脉象,其目的,即在于此。脉诊的发展史可以说明这一点。
由于虚实二脉是相兼脉,其性质非常明确,所以,对虚实二脉主病性质的分析比较简单,凡虚脉都属虚证,凡实脉都属实证。
11、微、濡、弱三种脉象的辨别和分析
微、濡、弱三种脉象,以脉体“细而软”为前提。其中,微脉不兼其他条件。濡脉兼“浮”。弱脉兼“沉”。这三种脉象同中有异,应予辨别。若非“细而软”的脉体,则不具备形成这三种脉象的基本条件。
由于近代脉书误解了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误认为微脉只能见于危重病。所以,影响了以上三种脉象的辨别和分析。其实,从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看,微脉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以有不同的程度。因此,微脉并不都是见于危重病的脉象。濡脉和弱脉,都含微脉的构成条件,即脉体“细而软”。在脉体“细而软”的基础上,若兼“浮”,是濡脉;若兼“沉”,是弱脉。这说明,这三种脉象都不是只见于危重病。因此,对这三种脉象及其所主病证的分析,应以实际表现时的程度为依据,不可一概而论。但总的说,这三种脉象反映患者的体质条件较差,气血不足,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
12、动脉的辨别和分析
对动脉的辨别,一般是按古文献记载的脉形“对号入座”,对得上就是动脉,对不上就不是动脉。这种辨别方法太机械、太死板。结果是,很少有人见过动脉。其原因,是没弄清动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由于脉诊经典文献难理解,动脉的实际意义被埋没了。以《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等经典文献的记载为依据,可以将动脉的实际意义再挖掘出来。现已证实,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所以,对动脉的辨别,应该结合非窦性心律脉形的特点,不必按古文献记载的脉形“对号入座”,其辨别方法可灵活掌握。如《脉经》说:“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厥厥然动摇。”《脉经》又说:“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从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这说明,古代医家也不是按一种方法辨别动脉。只要明确了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辨别动脉并不难,临床并不少见。
对动脉主病的分析,必须结合动脉的实质,若只按脉形进行分析,往往离题太远。
13、结脉的辨别和分析
结脉的辨别方法很简单,凡脉有“间歇”即是结脉。需要说明的是,若脉“数”而时有“间歇”,为促脉。这是从“结脉”分化出的一种脉象,因其另有诊断意义而被确定专用脉名。因此,可将结脉和促脉区别开。
结脉主要反映心律失常,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窦性停搏。促脉除反映心律失常外,可以反映病证的寒热属性出现转机,对辨别“厥”证寒热具有重要意义。对结促二脉及其所主病证的分析,既要考虑心律失常,还要体现中医的特色理论。这是因为,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脉象变化有独特的认识方法。比如,促脉是在数脉的基础上出现一止,但中医认为,这是“阳盛及阴”或“热极伤阴”的病理机转。这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认识。
14、微 脉
(一)脉象
微脉浮取而见,极细而无力,犹如羹上飘浮之肥油,按之欲绝,如有如无。在有些医藉中,复合脉言微时,很多不是指微脉,而是起形容词作用,有“少许的”、“略微的”意思,此时不作微脉看待。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论曰:长夏胃微软曰平。”亦即略微软弱的意思。若把微看成是微脉,即微而软,当是胃气衰而不是平脉了。
(二)相类脉
微脉浮细无力,与细、弱、濡相类,须加以鉴别。
1.微与弱:二者都极细而无力,但脉位不同。微脉见于浮位,弱脉见于沉位。
2.微与细:二脉虽均细,但微较细脉更细。细脉不强调脉位、脉力,只要脉体细,就是细脉。徽脉虽细,但脉位必须浮,脉力必须无力,按之欲绝。
3.微与濡:濡脉的特征,都称其浮而柔细。笔者不赞同这种看法。因为濡即软,对脉位、脉体、至数都无特殊限定,只要脉有柔软之感,就是濡脉。若果以浮而柔细称为濡,则与微脉较难区分,顶多说微比濡更细、更无力而已,实则可迳视为一脉。
(三)脉理与主病
脉的搏动,依赖阴血的充盈,阳气的鼓动。气血皆衰,脉失血之充盈而细;脉失气之鼓荡而无力;血虚不能内守,气虚不能固于其位而外越,故脉浮,于是形成浮细无力,按之欲绝之微脉。如《脉学阐微》曰:“微为气血不足,阳气衰微之象。”
1.气血衰弱
气血弱,则无力充盈鼓荡血脉而脉微。如《金匮?水气病篇》:“微则无胃气。”《金匮?呕吐哕篇》:“微则无气。”
2.阳气虚衰
阳气虚衰,无力鼓荡血脉,脉亦可微。症见畏寒、肢厥、萎靡、嗜卧、吐利、胀满等,少阴篇中恒多见之。如《伤寒论》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伤寒论》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3.邪去正未复
久病脉微概作虚治。新病邪去正虚未复而脉微,为欲愈之兆。例如《伤寒论》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伤寒论》254条:“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金匮?呕吐篇》:“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当然,此种脉微,未必都是浮细无力之微脉,亦可指脉见和缓或缓弱无力之脉,此皆为邪去,正气未复,向愈之征。
(四)微脉主实析
《金匮?腹满宿食篇》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脉既已见微,尚用大承气汤,似乎此微当为邪阻无疑。《脉理求真》亦曰:“然有痛极脉闭,脉见沉伏,与面有热色,邪未欲解,并阴阳俱停,邪气不传,而脉俱见微者。若以微为虚象,不行攻发,何以通邪气之滞也。”
微脉主邪实,余以为不然。上述之微脉,乃沉取而见,实为沉伏之脉,或沉涩之脉,并非浮细无力之微脉。景岳云:微脉“当概作虚治。”诚有见地也。
15.辨别和分析脉的更代
代脉反映脉的更代,对辨别脉象变化是否主病以及疾病的发展转归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代脉书误解了代脉的实际意义,误将代脉认为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的脉象,因此,有些脉书对代脉及其主病的辨别和分析已离题太远。
以脉诊的经典文献为依据,可以将代脉的实际意义再挖掘出来。现已证实:代脉主要反映脉的更代,这是对脉象进行诊察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按脉象随“四时”变化的规律,春季之脉应显弦象。若春季其脉不弦,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这对分析脉象是否主病具有重要意义。按这种方法,可以辨别一年四季的脉象是否与“四时”相应,是否主病。并且,可以按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以辨明脉象与病症的内在联系。再如,女子妊娠三月,其脉应显滑象。若妊娠三月其脉不滑而涩,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胎元失养。这些实例说明,辨别和分析脉的更代,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因此,不能将代脉认为是脉有间歇的脉象,那就违背了代脉的实际意义。
16、辨别和分析脉象的变化和转变
在疾病过程中,脉象发生变化或转变,由一种脉象转变为另一种脉象,古代医家称其为“革脉”。脉的更代有一定规律,在疾病过程中脉象的变化和转变也有一定规律,代脉和革脉分别按这两方面的规律对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这是革脉和代脉的区别。古代医家诊脉,既诊察脉的更代,又诊察疾病过程中脉象的变化和转变是否符合规律,这对分析病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验越丰富,这两种脉象的重要意义越明显。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很难理解,这两种脉象的实际意义都被埋没了。
据考证,近代脉书由于埋没了代脉和革脉的实际意义,使现在的诊脉方法失去了原来的灵活性。并且,对脉诊充分发挥诊断作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现在的诊脉方法,若与经典文献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确显逊色。
从脉诊经典文献的记载看,古代医家开创的诊脉方法,不仅非常实用,而且机动灵活,但是,从《脉经》以后,脉诊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原来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现在发现,其主要原因,是脉诊经典文献的表达方法难理解,一些脉名的实际意义被埋没了,脉诊的实用技术没全部传下来。其中,革脉和代脉,都不是专指脉的某一种形态,而是代表对脉象变化进行辨别和分析的两种重要方法。代脉是按生理性的脉象变化规律进行辨别和分析,革脉是按病理性的脉象变化规律进行辨别和分析。因此,这两种脉象的临床应用最灵活,最机动,既可用于诊察脉象是否主病,又可用于分析脉象与病症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用于诊断疾病的发展变化和预后转归。比如,《脉经》说:“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毫无疑问,这是专指疾病过程中脉象的变化和转变。意思是说,若卒病其脉即发生变化和转变,表明机体适应能力或调节机能尚可,此为脉有生机的表现,故曰“卒病得之生”。若病的时间很久其脉才发生变化和转变,表明机体适应能力或调节机能很差,此为脉无生机的表现,故曰“长病得之死”。再如,失血量过多的患者,其脉当沉细,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若不转变为沉细脉,则不符合规律,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太差,是脉无生机的表现。如扁鹊说:“病若吐血复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浮大牢者死。”所谓“牢”,与“革”正相反,指脉象不发生变化和转变。扁鹊的意思是说,反复失血的患者,其脉当变为沉细,若浮大之脉不变为沉细脉,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太差,故主死。所谓“浮大牢”,是浮大脉不发生变化或转变,而不是浮大脉与牢脉相兼。从脉诊经典文献对革脉和牢脉的记载来看,若脉象随疾病的发展规律而发生相应变化或转变,则为革脉。若不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转变,则为牢脉。这说明,在诊疗实践中,按疾病发展规律诊察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疾病的发展有一定规律,脉象的变化必然有一定规律,若脉象变化不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则需进一步辨别和分析。这对临床辨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绝不可忽视。
以上说明,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其诊断意义都很重要。但是,由于二十六种脉象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影响了对脉象的辨别方法,同时也影响了对脉象及其主病的分析。因此,应该根据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掌握每一种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方法,这是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基础。
脉诊误区
一些脉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据可以看到脉诊的信而有征,并非如一般所说脉诊不过出于臆想那样的虚玄。内经所“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外见五色修明,故声音能彰。心肺有病,呼吸为之不利。”照中医原有理论来推衍:肺主气,心主血。气的吸入由心肺,呼出肝肾。气入于肺,在外成为卫;气入于心,在内成为营。营卫循行流利,那就呼吸能彰了。
在四诊中,脉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仲景在讲述诊病的方法时,首先讲脉学。如太阳篇说:“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很显然,先说脉象然后才叙症候。同时以脉浮紧为伤寒,脉泛浮缓为中风。
脉诊为什么这样重要?因为脉是营卫的表征。内经说:呼吸一息,脉行六寸,一昼夜呼吸13500息,合共810丈。阳(卫)行25度,阴(营)行25度,合为50度。平旦大会于寸口。
内经说:理色脉以通神明,合之四时五行,六曲八风,不离其常,然后百发百中。内经指出理色脉的重要性,但在诊断上为什么脉学又被强调着它的作用呢?这主要是由于脉征常反映经络的变化,因此对机体的病理变化,反映亦最敏捷。仍以太阳病为例:仲景论太阳病头项强痛不解的治法,曾经指示过先刺风池风府。太阳之脉,行身之背,太阳传经的第一表现,是由项至风府受邪。巢氏病源的伤寒候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前面已说过,气的吸入,是经由心肺的,风府为肺经的穴道,风池为心经的穴道。营卫的循行,这里是必经的道路。
再说桂枝汤证的汗出几几:几几是小鸟学飞振翼之貌,照这样讲,那么,汗出几几的解释,应该是恶风的症形之一;状如小鸟振翼,也就是耸动肩膊。我们知道:肩膊前下是云门,后下是肺俞,都是肺穴。肺主皮毛,风寒由皮毛而入,故得浮脉。这是脉和经穴症候的关系。
仲景说中风的脉象是浮缓。许多人以为缓是缓慢,这是就字面的看法。经验上:结合浮缓来理解它,那么,以尺寸定阴阳脉位:假如阳分脉浮大濡,阴分脉也同样是浮大濡。彼此都在浮中沉三部表现相同的脉象,这便是浮缓的脉形了。而数者互相比较,却又以浮脉为特出。因此说是中风的阳脉,代表风为阳邪。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桂枝汤在脉证是的方义是:用桂枝生姜行阳,芍药甘草和阴,行阳者为卫,和阴者为营。因此能治太阳病头项强痛汗出恶风的见证。
脉象不仅可以知病辨证,而且可以判断生死。然而它的鉴别和辨析是十分精细的。在脉象的互相联系上,同一种脉象,而结论有所不同,生和死的区分也相去天壤。例如啄指的死脉(是一种疾脉),但若在孕妇见之,即非死脉。孕脉见于两尺,尺脉滑利,其动搏指。所谓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因精气流溢,转相灌溉,加速脉的转动所致;同时,冲脉复还于心,有此现象。左疾为男,右疾为女。结合色诊:女腹如箕,色见三阴,丹田石门气海有青纹,随月份深浅,由大至细,由下而上。此外,胎女,母食欲强,动先右足而后重。男腹如釜,色见三阳,丹田石门气海有紫纹。母不思食,动先左足而前重。滑疾不数,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以脉息论:三个月的妊娠,脉的至数开始变化;三月多一至,四月多二至,五月以上多三至。有孕的脉的特征,是三部的脉至(波)有一线相连住。身虽有病,但无邪脉,亦为孕子,佃脉下必有一线,方为有喜。左脉滑疾特甚,是重阳,是二个男胎;右脉滑疾特甚,是重阴,是一个女胎。重阳重阴的意思,指脉波旺上加旺。还有宫外孕的脉,虽然有啄脉,流利滑大,但这样脉不调节,还一面出现不足的现象,而见涩脉。结合色诊:在瞳人处及眼下胞下黄黯色。同时人中向外侧左右翻。
还有:将产的脉,甚至离经,水下乃产。所谓离经,是离开了寸关尺的部位,而直上鱼际。
再谈谈胃溃疡的脉象:右关多见弦大。浮中沉三部,随着这种脉形的出现,可以定其上中下胃脘的病变。
习学中医之诊脉,无不有"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之感叹,甚或以为"非才高识妙"则难识其奥。有志之士穷多年心血仍无所获,后则自惭才浅识陋,而退避三舍,不敢问津。学脉诊难有收获,关键在于古今传习之脉诊理法尚不完善,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对"平人脉象"论过于侧重于脉象的变化。比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说。使人误以为平人脉象是变动不居的,没有准确固定统一的标准。又如肺浮、心洪、肝弦、肾沉、脾缓之说使人误以寸口脏腑各部当见本部之脉。真是小小寸口变化万千,只能令人望洋兴叹。不明平人不病之脉,则更是难辨何为有病之脉。
误区二:古今论脉之书,多侧重于脉象而忽视诊法。诊法是诊脉的起点和过程,是根本;脉象是终点和结果,是枝叶。此即医圣仲景所言"驰竞浮华,不固根本者是也。"古代名医柯琴亦曾感叹而言:"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各以脉名取胜,泛而不切,漫无指归。夫在诊法取其约,于脉名取其繁。"
误区三:追求从脉象断病症。常常听人赞誉某某名医一按脉就知病人患有何病,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实际上诊脉之根本目的在于诊查病机(气机变化),是为辨证施治服务,而非为了诊出病人有何不适。病人之不适症状是病机的结果。同一病机可出现多种病症,而同一种病在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病机。这也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道理。当然若能准确把握病机,结合病人年龄、职业、形态、气色,结合经验是完全有可能较准确地说出病人有何病症的,但绝不是简单的根据诊脉。内经<徵四失论篇>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是以世人之语者,驰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论,诊无人事,治数之道,从容之葆。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呜呼,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所以,《玉函经》所言“脉为医门之先,其理微妙,未易研究,大抵问而知之以视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于脉不可偏废”较为中肯。
误区四: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不能准确的贯穿诊脉全过程。只能是将"阴阳"与脉象简单的比附。《内经》中云:"察色按脉,先辨阴阳。""阴阳"理论是诊脉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失去了"阴阳"理论的指导,也就失去了中医的灵魂。其实我们的中医类象是一种哲学,哲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所以阴阳哲学必须与诊脉实践紧密结合,诊脉才会焕发它的活力。
误区五:中医理论的基石"气"不能在诊脉过程中当作诊察对象被把握。"气"就象哲学中所言"物质"一样,是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其实"气"一词即包含了"物质"和"运动"的双重概念。李时珍在谈其诊脉的体会时曾说"非候五脏六腑之部位也,乃候五脏六腑之气也。" 气在人体的运动方式无非是"升降出入"。《内经》云:"升降息则神机化灭;出入绝则气立孤危。"如此人体奥妙的生命尽皆概括于气、阴阳、升降出入之中。
误区六:古今医家对脉象之描述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统一。所言皆浮,而非一浮;所言皆涩,而非一涩。若不明于是,必入泥沼,学成难矣。说起学切脉,老师们在讲课时必定要把《内经》中的“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以及王叔和《脉经》中的“脉理精微,其体难辨,浮紧弦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这两句话背诵给学生们听,本意无非是说脉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不下番功夫,不可能得其要旨,孰料反而给其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