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拥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许多革命先烈都曾在重庆留下过浓墨重彩的红色印记。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革命教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地标,在讲好党史故事的同时,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总台央视记者 曾文甫:我现在来到了位于重庆市红岩村的红岩革命纪念馆,今天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从早上起我们就看到有不少的市民和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游览,学习党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
总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落户红岩村
红岩革命纪念馆,远远望过去其外形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红色岩石,寓意的就是“红岩”精神坚如磐石。这里其实是重庆当地非常有名的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和文化地标。4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也是在这里正式启用,这也是总台用好红色资源,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
红色基因注入红岩 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
红岩村这个名字,原来是由于这里多产红色页岩而得名。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这里曾经是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所在地,红岩村还有曾家岩的周公馆,以及虎头岩的《新华日报》总馆,曾一起被称作“红色三岩”。
这也让红岩村这片红色的土地,从此是注入了红色的基因,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
目前在纪念馆内正在展出的“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展,通过600多张历史照片和300多件文物,以及采用互动投影、增强现实等科技表现手段,讲述了那段峥嵘岁月的光辉历史。
展品“百 幅”毛毯—— 体现浓浓党群鱼水情
在诸多的展品中,有一件非常珍贵的革命文物这几天也是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它看起来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旧毛毯。但它却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百幅”。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字呢?那是在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大批新四军将士遇害。听到消息后,当时还身处海外的港澳同胞就根据民间“百福百寿”的传说,找来上千块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毛料,连夜制作成一大批毛毯,取名“百幅”,送给新四军,以此表达所有港澳同胞对人民军队的衷心支持和祝福。这小小的一个物件,也是从侧面很真实地展现了我们党领导的军队同人民群众这种深厚的鱼水情;正是依靠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统区坚持革命,创造性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才团结和争取到各界爱国民主人士,也为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建立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举措助推红岩精神代代相传
如今,包括红岩革命纪念馆在内的重庆多个红色景区,每年都吸引超过100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参观游览。为更好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这些地方均采取周一至周日全天候开放措施,同时也结合疫情防控需求,实行每天限流15000人。
而就在两天前的4月29日,位于红岩村的原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经修缮后也是重新恢复开放,相信这也将为红岩精神更广泛传播和更好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编辑 王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