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攻下襄阳,过了一把瘾后,发现郧阳一带还驻扎着明军左良玉部,很怕他来攻,就纵兵大肆劫掠焚烧襄阳城后,渡过汉水向东攻克光州(河南潢川)后,又折入湖北“占据”随州。最后,张献忠率部窜至信阳一带驻扎。
张献忠猜得没错,左良玉果然率军入河南来围剿他。
不过,张献忠也不是吃素的,他趁机进攻郧阳,只是罗汝才却待在在河南与李自成组成联军。老张顿时失去一条臂膀,实力大减,在信阳又被老对手左良玉所率的明军所败,差点全军覆没。
只带了几百随从的老张当然不敢去投靠李自成,因为在荥阳大会上曾与李自成有过节,干脆潜入安徽抢掠,那里有农民军“革里眼”贺一龙等部,说不准还可以联手。
当年高迎祥从陕北带来的农民军为贫穷的农民,队伍壮大后,手下的那些的头目基本上都为自己取了个绰号。如独行狼、一只虎、蝎子块、小霸王、震天王等。当然绰号也不是随便取的,一般要表现出这个人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如外貌、作战勇猛等。
可是,只有这“革里眼”的绰号让人很难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原来陕北延绥地区,有一种叫吉灵鼠的土产小兽,当地老百姓俗称革里。这个小东西天生“近视”,一尺以外就看不清楚东西了。而贺一龙天生近视眼,于是部下都称他为革里眼,还表示他鼠目寸光之意。
不过这次“革里眼”就不“鼠目寸光”了,和张献忠联手攻下庐州和无为州并大掠一番后,和其他农民军奔向河南投靠李自成去了。
张献忠不敢阻止,因为实力不如人家,只好打算重新进入湖北,但在潜山又被明将黄得功大败,只好待在原地等待时机。
你还别说,真的给张献忠等到了好时机。
原来李自成在湖北孝感、汉阳等地击败了明军,张献忠的宿敌左良玉部溃退至池州(安徽贵池)。张献忠即刻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好时机,率军从潜山一路向西,相继攻下黄梅、蕲州、蕲水。
这里有个小插曲,张献忠攻破蕲水后,将寄住在那里的、自己的老上司熊文灿的几十口家属全杀了。
要说这老张的心也真的够狠,要知道他当年向熊大人假投降时,只要老熊稍微咳嗽一声,他的命就没了,如今却灭了先前主张招抚自己的老上司全家。
崇祯十六年,夏。
经过半年的韬光养晦,实力越来越强的张献忠一举攻下武汉重镇武昌,处决了宗藩楚王朱华奎。
和其他藩王差不多,朱华奎也是个财迷,王府里堆满了千万两金银,就是舍不得拿出一个子儿来募兵发饷。
张献忠看着从楚王府抄出来的大堆金银珠宝,感叹不已:“真愚蠢,这么多钱却舍不得用来招兵买马,放在这里等人抢!”
最后,让人放数块银锭在朱华奎身上,扔进河里淹死。
“处理”完楚王,张献忠开始考虑武昌全城人的“出路”了。
他将十五岁至二十岁的所有青壮男子强行编入军中,年轻漂亮女孩妇女们则挑出送入军营当军妓,而剩下了的,全部被屠戮。
看着空荡荡的武昌城,张献忠似乎感到缺了点什么,最后他终于想起自己还有“大事”没干呢。
这个“大事”就是当皇帝。于是,张献忠在武昌创建“大西国”,称“大西王”。实际上,张献忠对这个皇帝称号早就按捺不住了。早在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张献忠于凤阳首称“古元真龙皇帝”。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献忠相继于舒城、六安两度草创政权,建号“天命”。天命二年(1643年),张献忠据黄州称“西王”。
而在武昌,张献忠才正是建立“大西”政权,自称大西王(还没正式称帝),以武昌为都城,更名天授府,以原明楚王府为大西王府。与此同时,中央政权也随之建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中、前、后、左、右等五军都督府,以及五城兵马司。地方上下设省、府、州、县各级行政单位,设置巡抚、府、州、县官。
张献忠知道武昌并非久留之地,加上当时李自成早已占据汉阳,自己又打不过,就进军湖南并取全境,接着又向江西发展。
东奔西跑的张献忠突然发觉川蜀才是立国之本。公元1644年(大西天命三年),张献忠在四川成都正式称帝,以成都为西京,以原明蜀王府为皇宫,国号仍为“大西”,改元“大西”。大西国全盛时下辖今四川和重庆大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