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百年战争就是英国和法国断断续续打了一百多年,即不是中间没喘歇,也没有两次战役之间隔太长时间的。这个解释我认为已经够通俗了,但战争的起因绝对不通俗。
如果不了解历史,往往会把对于两国之间的战争爆发想象,设立在一个很浅显的层面,这也是人的常规思维方式。比如说,可能是因为一方想侵略另一方,夺取其领土、资源或人口、财富等;还可能是双方长久以来互相看不上,越憎恶越深刻,直到一个所谓导火索的事件彻底爆发;还可能是双方因为误会,或者一方动了另一方的藩属保护国,从而间接侵害了其利益而爆发战争,等等等等。
其实这些从常人的经验主义得来的常规推测都没有任何意义,特别是像英、法这样的中世纪老对头,你必须透彻的了解两家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对对方又分别有何种诉求,才能顺藤摸瓜、滤清脉络。也就是说要关键看人,才能理解其动机的出发点。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捋一捋这俩"冤家"。
首先两国都是日耳曼人南下灭西罗马帝国之后的产物,但因为一海之隔而各自有了不同的经历。起家于法国北部的法兰克王国后来发展成查理曼帝国,庞大的疆域让这个帝国敢于声称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后来这个帝国一分为三,其中的西法兰克王国就是后来的法国,整个欧洲中世纪的分封体系的"约定俗成"和"规矩"都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后来才影响到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以及英格兰。所以综上所述,查理曼帝国以欧洲"老大"自居;西法兰克以原查理曼帝国内部"老大"自居;法兰西王国从"根上"就流淌着"老大必须我来做"的血液,或者说潜意识。
再看英格兰,之所以不叫它英国,是因为它跟今天的由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组成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完全是两码事,当时它就是英格兰王国。(但是咱们为了表述方便,就不扯什么英格兰、法兰西了,直接叫英国,大家知道这档子事儿就行了。)当初大部分日耳曼人南下的时候,一批"不走寻常路"的分支来到了这里,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盎格鲁和撒克逊人,其实还有少部分朱特人。他们登岛后日子也不好过,一下建立七个互相征伐的小王国,又遇到日耳曼分支里分的最明显的那一支,维京人的入侵。让人家统治了很长时间后才翻身后,没传几代就被"征服者"威廉给征服了。
好,这个人物出现,彻底把两国联系在了一起。威廉一世是诺曼底公爵,诺曼底这块封地在法国疆域内,是由维京人在海盗最为强盛时期建立的。可能有些人读到这里似乎理解了些什么,是不是因为威廉一世是诺曼底公爵,所以法国以自家有个公爵名下拥有英国为理由,而对英国提出主权要求呢?不是。
因为中世纪的封建制度非常标准,标准到铁板一块的程度,正所谓"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意思就是说,国王当初分封了一个公爵及相应的领土,这片土地是世袭的,公爵在自己的领土上再进行二次分封,从公爵手里拿到土地的下层贵族们,只需要向这个公爵效忠,而无需对国王效忠。这样一来,很容易产生各地大贵族各自为政的现象,虽然他们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基本不会出现某个公爵想代替国王的念头,但是如果国王想动他们半寸土地,那也是难于上青天。而法国恰恰是这种模式的发源地,自然表现得格外根深蒂固。可以说,当时法国国王真正能控制的土地,也就是巴黎及其郊区罢了,最多有的君主能通过联姻等手段,额外有点儿飞地。
所以从这点来看,威廉一世这个人头上有两个并列存在的头衔,一个是诺曼底公爵,一个是英格兰国王。这俩头衔相互并不冲突,公爵那个头衔下,他有效忠法王的义务,国王那个头衔下,他跟法王平起平坐。法王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不会有任何借助威廉这个公爵身份,而"收编"那个国王身份的非分之想。由此也就可以断定,中世纪的分封模式太严肃了,导致英法百年战争的,绝不是威廉一世的身份。
但两家世仇的源头却能归到他,毕竟他是让两国紧密相连的第一人。分封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世袭,试想一下,威廉一世的后人在法国和英国都有大把的亲戚,这些亲戚传着传着,有的就成了巨大领地的继承人。还会出现这种状况,有个亲戚在法国继承了爵位和领土,英国国王因为直系断了,按照血缘亲疏得传给这个人。结果就是,在这个新任英国国王的头上,名下除了英格兰以外,还有他原有的法国领地。因为世袭,他还会继承从威廉一世就有的诺曼底,这样长久下来就是"滚雪球"啊,再"滚"就把法国"滚"没了。
或者细心的朋友会问,前面不是说同一人的多个头衔得分的很清楚么?是,但这个具体的人会选择居住在哪个头衔下的土地上呢?又会以哪个头衔为主呢?当然是那个等级高的。在他自己心中是分了主次的,当实力总和达到或超过法王的时候,他既可以用法国那边公爵的身份对法王示好,也可以以英王的身份跟法王翻脸,全看他个人的利益权衡,这才是真正的"分的很清楚"。
关于贵族对自己头衔分主次的话题,咱们可以额外举个小例子。乔治一世,他是后来英国汉诺威王朝的开国君主,他在得到"继承通知书"之前的身份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汉诺威选帝侯。神罗的等级理论上要比英、法这些王国高一级,他的统治者称皇帝,而皇帝是在几个仅有的选帝侯里推举出来的。所以汉诺威选帝侯本身就已经跟英王这个桂冠平级,而领土又在神罗内部,不像英国孤悬海外。所以即位后的乔治一世选择以汉诺威为主,身为英王他一辈子也没去过几次英国,死后也是埋在汉诺威的。
好了,言归正传,咱们来看看前面提到的那种继承所带来的"滚雪球",在英国是如何上演的。威廉一世当完了国王,他三儿子当,三儿子当完了小儿子当,小儿子当完了外孙当,外孙还没等当完,他小儿子的外孙夺得了王位。
威廉一世小儿子的外孙就是亨利二世,也就是咱们前面做好铺垫的关键人物,由于血缘上比较外道了,所以算是改朝换代,英国的金雀花王朝开启了。这个人物的关键性在于他继承了父亲的法国安茹伯爵爵位,安茹领地相当大,现在又继承了外公的英格兰,以及外公父亲威廉一世的诺曼底,还继承了他妻子家的阿基坦。试想一下,一个英国国王,在法国有三块重要的领土,法王是不是如坐针毡。
法王觉得我手下的伯爵去你那当了国王,虽然不敢觊觎英国领土,但我现在只有个巴黎,是不是可以把你留在法国的领土要回来几块?英王觉得:"门儿也没有啊!",于是百年战争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