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ú qiē rú cuō ,rú zhuó rú mó)”,意思是说要想有好的文采,或者有君子的修养,那就得像加工骨器一样,切了之后还要再不断地磨磋;就象加工玉器一样,琢了还得细细地打磨。
诗经《诗经.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赫兮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在那淇水湾处的小洲上,绿竹丛丛、枝叶苍苍。有位文雅的君子,他的品行像切磋过的象牙那样端庄,他的道德像琢磨过的美玉那样纯良。多么端正闲雅啊,多么威严开朗啊!那位文雅的君子,叫人永远难忘记!
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景美、人美、人的心灵更美!
如画一样的这首诗中的这个文采斐然的“君子”,名叫武和,人们也称其为武公。
孔丘弟子子夏在《毛诗序》中记载曰:“《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经是卫国的国君。
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之前屡次被幽王和褒姒点烽火嬉戏,便不再理会。周幽王遂而被杀于骊山。
武和得知消息,马上率卫国之精兵强将,协助周平王平息了犬戎叛乱。
之后,众诸侯拥立周幽王的儿子、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因武和平定犬戎立下了汗马功劳,周平王于是把当时最高的爵位“公”封给了他。
这时,武和已经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了。
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武公又与郑、秦、晋等诸侯国一起,辅佐平王将国都从镐(读hào)京(今陕西西安市)迁往迁至洛邑(读luò yì ,在今洛阳),开启了东周的历史。
这些事件,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卫康叔世家》中都有记载。
卫武公活了年寿96,在位55年。在这五十多年中,他始终是谨慎廉洁、宽宏大度,并能够不断自省自勉,从谏如流,故而从未犯过错。
在他95岁时,还作《抑》诗以自儆:“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意思是说:修德养性,使它高尚美好。举止要谨慎,行为要规范,仪容要端正,不犯过错不害人。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卫武公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雕琢、打磨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获得了百姓的爱戴。
卫武公死后,卫国上下无不感伤。为了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思念,人们就作《淇澳》来歌颂他。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八个字,孔子也是推崇备至,《论语》有言:“子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宋代王应麟所撰《三字经》中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之说。
是的,一块皮糙肉厚的玉石,经过不断地打磨,会成为一件漂亮的、价值连城的首饰。这个过程是耗时的、辛苦的,还需要足够的耐心。
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后人祝穆在《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有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听了,深感触动,从此用功读书,终于成为大文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如果我们在探究学术、修养品行的过程中,能像打造器物一样用心、能像老婆婆磨针一样有耐心,那我们和自己的梦想,也就近在咫尺了!
正如东汉王充在《论衡.量知篇》中所言:“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