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美股研究社
陆金所股价较年内高点已经跌去近一半,不过,刚刚发布的财报缓解了这种趋势。
北京时间8月10日美股盘后,陆金所公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公司宣布在此前3亿美元回购计划基础上增加7亿美元回购计划,叠加利好使陆金所盘后股价跳涨10.96%。截至发稿,其盘前股价再度大涨超11%。
陆金所预计今年全年的营收将增长18%-19%,而净利润更是将增长32%-36%,是什么在支撑这种成长性?上市以来第四份财报的好成绩,陆金所的估值修复之路还有哪些隐忧?
去P2P之后营收增长依赖零售信贷
陆金所财报披露,其今年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48.2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7.3%。
其中,陆金所核心的两大业务表现相对稳健,一是零售信贷,二是财富管理。
零售信贷依然为陆金所贡献了高达79%的收入,第二季度陆金所的零售信贷余额同比增长16.8%,达6068亿元,新增贷款从上年同期的1374亿元,增长11.1%至1527亿元,累计借款者约1550万,同比增长15.7%。可以说,借款人撑起了这101亿元的零售信贷收入。
这背后是上半年个人信贷市场的整体复苏,央行2021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52.35万亿元,同比增加13%;二季度信贷总额增加2.78万亿元。
这在整个金融科技领域都有所传导,8月6日,港股上市公司51信用卡公告称2021年中期亏损将大幅收窄超70%至1.53亿-2.03亿,主因正是信贷撮合业务规模的回升使收益增加;5月底,美股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360数科曾宣布,第一季度促成贷款规模大涨40.4%至741.49亿元。
金融线上化趋势让助贷业务也成为了一座金山,陆金所的贷款规模处于行业头部,随之而来的是增长趋势有放缓表现。
最近三个季度,陆金所的新增借款人数分别为50万、60万、40万,而这已经是疫情后经济复苏的成绩。
陆金所的零售信贷业务中,小微企业是主要客户。Q2财报显示,不包括消费金融子公司,77.6%的新贷款发放给了中小企业,高于上年同期的72.6%。
结合陆金所的贷款去向,如果贷款人数量没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或许只能将目光放在复贷率以及其他业务的发展,其成长空间尚不明确。
当然,相对于同领域企业数据,比如360数科的2100万累计借款人,陆金所面向个人而非企业主的贷款能力还有不小的成长空间,原因是360数科第一季度741.49亿元贷款总额中,只有58亿元投向小微企业,占比不到8%——即使陆金所的数据已经排除了消费金融子公司,双方的路径差异依然较大。
针对高净值用户的财富管理业务可能值得更多的期待。Q2陆金所该项业务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2.4%,达4211亿元,合计注册用户同比增长53.7%至4710万。
作为最早进入和退出P2P领域的公司,陆金所在这个季度实现了历史遗留P2P产品彻底清零,所以这一次的财富管理业务成绩可以视为新的开始。
目前来看,财富管理收入不到2%的占比暂时只能获得一句未来可期的赞誉,但长期来看,要想继续保持像本季度一样优秀的利润表现,它可能是一个核心。
行业头部玩家利润普涨
盈利能力几乎是所有金融科技公司傲视群雄的资本之一,比如今年第一季度,360数科运营利润15.6亿,运营利润率43.3%,净利润13.4亿创历史新高,净利润率高达37.1%。
陆金所虽然规模更大,需要承担的成本更多,但表现也可圈可点。Q2陆金所实现净利润47.29亿元,同比大涨53.2%,这是其上市以来最快的净利润增速,净利润率也超过30%,达到31.9%。
本季度的表现正是主要得益于成本优化,一直以来,金融平台都要承担高昂的获客成本以支撑助贷业务获取客户,比如360数科在Q1以3.9亿元的营销费用达到了一年来的新高,这一项费用率近11%,陆金所的支出会更多,但成本控制带来的效果也更明显。
第二季度,陆金所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20年同期的46.06亿元下降至43.16亿元,降幅为6.3%,公司披露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销售生产率提高减少了佣金支出——意指支付给销售人员的佣金,陆金所总计拥有超6万名直接渠道和合作渠道销售人员。
另外,与未来增长息息相关的投资者获取和留存费用从上年同期的2亿元下降至本季度的1.69亿元,降幅为15.5%,主要原因是投资者收购渠道成本的优化。
这一项的重要性体现在,这是为财富管理业务“造血”的重要渠道。陆金所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末,陆金所的客户平均资产规模约为2.9万元,是其它3大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平均客户资产的三倍以上。
按照行业规律,面向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业务最终的盈利能力远远强于普通信贷业务,或者理解为对外获取的单位投资客户和单位信贷客户之间,前者具有的投资复利价值大于后者重复贷款带来的信贷收入价值。
正是基于陆金所区别于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有“抢跑发育”优势的财富管理业务与公司战略,我们才能对陆金所是否具有估值修复甚至重构的潜力做出判断。
当然,首要的出发点是公司对回购动作的加码,巴菲特曾言:“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回购的股票在市场中是被低估的。”
陆金所何时走出“价值洼地”?
在财报发布之后,陆金所宣布在5月公开的3亿美元回购计划基础上增加7亿美元回购额度,累计回购规模达到10亿美元。这是最直接的提振市场信心的动作,有短期维护股价的作用——受中概股环境与金融监管环境双重影响,陆金所上半年股价总体下跌趋势明显,目前股价较年内高点已跌去近六成。
回购的前提是资金水平相对健康,根据Q2财报,陆金所截至6月30日尚有银行存款241.6亿元。
但回购带来的逆转始终是短期的,长期来看,陆金所想要走出价值洼地,需要确定的认知有两个,一是银行以外的贷款需求是否存在并增长,二是有多少未被满足的贷款以及金融需求是陆金所有办法解决的。
前者已经被陆金所、360数科、乐信等一大批金融科技公司的存在与发展证实,后者则事关陆金所尚在发育期的财富管理业务。
所以观察的业务核心有两个,一是基本盘,二是成长空间,前者来自目前的营收主力信贷业务,后者来自财富管理与金融科技的配比转型效果。
这也符合管理层的定位,陆金所董事长冀光恒表示:“根据我们自己对监管意图和行业竞争的分析,我们决定逐步将业务重点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并坚持三个原则:保持我们的运营完全符合法规,为小微企业主以及中产阶级提供增值,并以科技进步促进我们的业务发展。”
在金融科技公司业务设计中,陆金所或许是对小微企业最“友好”的,这在与360数科的贷款去向对比中已经呈现。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符合后疫情时代经济政策的走向,在这样的财务周期中保证了基本盘的稳定,同为助贷业务,它的风险敞口更小。
同时,营销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消费金融和个人信贷的规模,但主要的出发点是公司对成本与ROE的判定。尽管如此,陆金所的信贷基本盘是足够稳定的。
成长性上,围绕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话题是,科技与金融中,哪一个才是公司的真正属性?对贷款业务而言,受限于目前业态主要呈现在助贷上,最大的特点也只是风险控制,陆金所本季度披露的90天 贷款逾期率为1.1%,与360数科一季度90天 贷款逾期率的1.29%相比小胜一筹,所以陆金所具有不错的风控能力。
在这之后,财富管理业务这个既有技术应用空间、又有金融成长空间的业务就走到了台前。
财富管理业务的成长空间已经体现在利润上,但在估值上没有得到充分表达,可以说依然处于P2P结束后的长期优化之中。
但新增需求的旺盛不会消失,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公司平台上投资超过30万元人民币的客户对客户总资产的贡献从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75.4%增至80.2%,高净值客户群正在逐步认识和使用陆金所。
加之来自平安生态的获客助力,陆金所更容易实现最终价值的重构。2020年,来自平安生态的财富管理活跃投资者客均AUM为4万元,远高于其他渠道。
同业对标,作为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平台的嘉信理财就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范例,从2012年到2021年,嘉信理财股价增长7倍;同期营收增长了3.3倍,净利润增长3.5倍,目前其PE高达30倍,陆金所只有9倍左右,而业务规模或范围相对较小的360数科、乐信、信也科技集团均在5倍左右,陆金所或许最有希望依靠先发优势脱颖而出。
总之,陆金所的价值将与业务成长紧密相随,何时能让业务版图的生机焕发,市场就会给予相应的信任。
结语
从最初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到财富管理平台和金融科技服务者,陆金所转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合规,这是它能领先于其他平台实现健康发展的原因。
但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依然在期盼黎明,同时,后疫情时代信贷市场或许会发生一些出人意料的改变,金融是否能与科技良好结合应用,还需要在风口上仔细抉择,这关系到陆金所最终会成为一家怎样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