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朱一飞

这两年国内支付行业可以用“混乱”一词进行概括,虽有监管部门的大力整顿,对某些支付机构处以数千万罚款,但仍旧无济于事。
各支付机构之间恶意竞争,随意上调费率,胡乱加收费用等现象仍然严重;很多从业者在此环境之下,开展业务时虚假宣传,欺骗用户等现象也是愈发严重。

乱象之下,支付行业终迎来洗牌,曾经耳熟能详的收单机构跌落神坛。
以5月份收单机构交易量20强榜单为例:主流支付机构的交易量整体严重下滑,这一点与银行加强风控以及疫情的后续影响有关,整体交易量缩水50%左右。

2021年5月份支付机构排行榜20强
拉卡拉作为个人收单领域的领头羊,交易量排名第一这是意料之中,但以3000多亿交易量的巨大优势领先,这一点要归功于曾经的“瑞联盟”,现在的“卡拉合伙人”。
其实拉卡拉的口碑并不算太好,但基于本身的知名度以及今年“瑞联盟”的加盟,使其拥有足够多的从业者为其拓展业务;此外,拉卡拉本身实行压货制,很多从业者不得不被迫持续为其开展业务。

曾经的王者,瑞银信以及开店宝跌落神坛。
瑞银信曾多次登顶收单机构交易量第一名,现如今月交易量不足千亿,更是跌落10名开外,实在令人唏嘘。
而辉煌时刻的开D宝绝对是用户的宠儿,在当年的“自选时代”几乎秒杀一切,但经历了去年的513事件后,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甚至于很多业内人士笑称“想要支付做得好,必须远离开店宝”。

值得的是合利宝以及电银信息这两家机构,一直处于垫底的合利宝后来居上,业务体量进入前十名;电银信息在涉足个人收单领域后也是成绩斐然。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快钱支付在吸收了畅捷的个人业务后,曾经的一蹶不振如今算是迎来第二春。
此外,也有多家支付机构跌落该榜单。

小编认为,支付机构的业务体量并非取决于产品,而是取决于下属从业者的体量,当拥有足够多的代理商时,就拥有足够多的市场主导权。
就如同开店宝一样,在拖欠了半年分润之后,其下属的从业者只能被迫更换品牌,这也是为什么开店宝业务量严重下滑的原因,因为它失去了为他开疆拓土的将士。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开店宝今年未开展任何新业务,全面为续展牌照做准备。

更多行业信息请我留言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