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可查到资料显示,“笺”字有如下的意思:
1、本指狭条形的小竹片。在纸发明以前,古代取阅简策而有所表识,削竹为笺而记,系于简策。
2、注释,笺注(经传的注释),指的是注释的文字和内容。如:笺注纷罗,颠倒是非。唐·韩愈《施先生墓铭》
3、笺记(古文一种体裁)。如: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南宋·唐琬《钗头凤》。
4、古指供题诗、写信等,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如: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宋·晏殊《蝶恋花》。这里彩笺指诗笺,尺素指书信。今也指便条或写便条所用的纸张。
5、古代士大夫写给帝王的奏笺。如:南北朝·陈琳《答东阿王笺》。
6、信札的代称。如: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清·纳兰性德《虞美人》。
7、名片,名刺。如:亲友投笺互拜。明·田汝成《熙朝乐事》。
8、文言文名词动用,相当于“在笺上,对……做注释”。如:细考虫鱼笺尔雅,广收草木续离骚。宋·陆游《秋兴》。
写到这儿说点题外话。至于郦波的“欲笺尺素”的“笺”若是按名词动用解,那么在语义和语法上并无大不妥,只是在现实中,抛开现在还写信与否不说,就说对来信中的误会想要解释,要么书面答复、要么口头答复、要么不答复,总无可能对来信写下读后感附在信后以供查阅。
我非专家、教授,只是田野老朽,见识短浅,水平低下,文中若有缺漏错失,但请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