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觔】(jīn)
“斤”,异体为“觔”。象形字,今字从⺁,从丅。甲骨文的“斤”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为伐木之斧形。《说文?斤部》:“斤,斫木斧也。”本义为砍木头的斧子。段玉裁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后世“斤”的意义扩大,不单指斫木之斧,而代指所有的“斧”。从今天的字形来看,“斤”仍有以斧砍木的影子:“丅”像斧头与斧柄,“⺁”像被砍斫的木头。所以“斤”表示伐木之斧,又指外形类似于斧头的兵器与农具。
“斤”又是市制重量单位,十两为一斤。异体为“觔”,从角,从力,谓用斤来衡量动物角的力量。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为八两,故俗语有“半斤八两”,是说两人水平差不多,彼此不相上下。“斤两”连用,可泛指分量,如口语“掂一掂几斤几两”。
“斤”是一种砍削工具。《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有个郢地的人,
把石灰点在鼻尖上,涂得就像苍蝇翅膀一样薄,让石匠为他削去。匠人把斧子挥舞得呼呼作风,随便一下就削去鼻子上的石灰,而鼻子却完好无损,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成语“运斤成风”即由此而来,形容技术高妙,手法熟练。这里的“斤”是石匠所用之斧,其实就是锛子,并非其本义斫木之斧。
“斤”还可指一种农具,同锄比较相似,但比锄要小。《国语》中有“恶金以铸锄、夷、斤”的记载,其中的“斤”指的就是这种农具。“斤”也可以作为武器,其形状如同“斧”,一般都有长柄可执,战场上用以劈砍,是一种比较重的兵器,杀伤力较大。
“斤”又引申为砍削。《南史?宋测传》中有“横斤山木”之句,意思是横着斧头砍削山上的树木。“斤迹”指斧头削砍的痕迹。
删改文字有若斤斧削物,故也称为“斤”。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小官偶作一词,望大人斤削。”“斤削”亦作“斤正”,与今之“斧正”同义,是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对于大批量的货物来说,“斤”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但认真的人在交易的时候,会把每一斤的货物都算得很清楚,由此,“斤斤”用以形容明察的样子。《诗?周颂?执竞》中有“斤斤其明”之句,即为明察秋毫之意。但如果过分于细节,那就有点过于拘谨了,成语“斤斤自守”就是指那些谨小慎微的人,而“斤斤计较”则指过分计较于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经济活动中,过分执著于细节都会阻碍人的成功。干大事应当不拘小节,不计较细小的得失,不在乎局部的成败。只有从大局着眼,整体,把国家的、集体的、长远的利益放在个人的、眼前的利益之上,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那些对自己的微末得失、对眼前的短期利益斤斤计较的人,最终将得不偿失。来源:土生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