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硬件防火墙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一台报价二十几万的硬件防火墙,最终却以8万元的价格成交。这巨大的价格落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实?而市场上越来越热的硬件防火墙,又是否真的物有所值?记者开始调查。

  硬件防火墙的“真面目”

  在某企业,记者见到了这台价值20余万元人民币的国内某知名品牌的硬件防火墙。它号称支持100M带宽、并发12000个连接。然而,拆开这台产品,记者惊讶地发现,这台防火墙的外壳下,有着普通PC的“平常芯”:PIII的CPU、ASUS主板、D-LINK网卡、希捷硬盘、KingMax内存……记者几乎以为自己打开了一台组装的PC机。

  记者看到,这台硬件防火墙的网卡与普通网卡没有任何区别,拆下网卡,安装在普通PC机中,电脑能够识别、使用;再拆下硬盘,装进PC机,电脑可以启动,并进入了防火墙的命令行模式。看来,这根本就是一台普通的PC机,惟一的区别在于它安装了一套UNIX系统+软件防火墙模块。
  与此同时,北京也传来消息:一位网络安全专家打电话告诉记者,他也应邀拆开了国内另一知名品牌的硬件防火墙,发现它采用普通笔记本电脑的架构:赛扬900MHz的CPU、128MB的笔记本电脑内存、10GB的IBM笔记本电脑硬盘,以及四合一的82559网卡,甚至主板上预留的USB接口也还赫然在目。
  相距千里的两地,记者和安全专家看到的情形却惊人相似:两台“硬件防火墙”不过是多网卡的PC机而已,只是采用了UNIX类操作系统,并定制了一个特殊的机箱——“盒子”,就身价百倍。

  追踪硬件防火墙
  大名鼎鼎的硬件防火墙竟然如此平常?究竟什么是硬件防火墙?记者继续追踪。
  防火墙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两种。软件防火墙是安装在PC平台的软件产品,它通过在操作系统底层工作来实现网络管理和防御功能的优化。但对国内市场上的硬件防火墙产品介绍仔细研读后,记者发现,对于硬件防火墙的定义,厂商们似乎仍莫衷一是。大多数厂商对产品的介绍,往往用大量的篇幅向消费者灌输产品的防护功能,而关于防火墙的实际配置,则基本没有提及。记者通过电话向厂商咨询,对方或语焉不详,或拒绝回答。
  厂商们的讳莫如深,让“硬件防火墙”更添了几分神秘。
  记者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后,发现硬件防火墙一般有着这样的核心要求:它的硬件和软件都需要单独设计,有专用网络芯片来处理数据包;同时,采用专门的操作系统平台,从而避免通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漏洞。对软硬件的特殊要求,使硬件防火墙的实际带宽与理论值基本一致,有着高吞吐量、安全与速度兼顾的优点。
  而国内市场的硬件防火墙,大部分都是所谓的“软硬件结合的防火墙”,采用的是定制机箱+X86硬件架构+防火墙软件模块(大多数是基于UNIX类系统下开发的),而且是PC BOX结构。这种防火墙的核心技术实际上仍然是软件,吞吐量不高,容易造成带宽瓶颈。并且PC架构本身就不稳定,更不可能长时间运行。这种防火墙一般只能满足中低带宽的安全要求,在高流量环境下往往会造成网络堵塞甚至系统崩溃。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