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阿里巴巴“五年之局”大猜想:反购雅虎

80酷酷网    80kuku.com

杨琳桦 侯继勇

布局如下棋。多年之后,10亿美金的价值已漂洋过海显山露水,但同时,也蛰伏着一个新故事的开始。

现在,雅虎、阿里巴巴和软银重新站在了起跑线上。

如果以朱德庸漫画《上下》做个不恰当对比,雅巴就如时间跷跷板上的女A和女B。五年前,雅虎以光芒四射的美国互联网鼻祖身份照耀东方;但五年后,即使在西方语境下阿里巴巴也显示出了更美好的身段;

软银——是中间那个男主角。现在,女A和女B各自嚷嚷当仁不让,未来局势的关键取决于男人,而男人沉默不语。

不过,商业故事经常讲述一些比风月佳话更为神奇和俏皮的结局。换言之,尤是关键时刻,媒体尤容易沦为最无辜和扰乱视听的平台,等十月答案揭晓,两位女主角原来掷地有声的发言和立场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未可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三人行”关系的新平衡中,没有一方会成为真正输家,这不是你死我活的产品市场,而将是资本逐利性和通融性的再一次体现。除非想象力突破了中国人惯常思维而放眼世界——它不再是一场“三人游戏”,执著的阿里来一次彻底偷袭和破局,那就是反收购雅虎。

“软银”先生

在此端棋盘中,首先需明确的是,如果不是女A自愿退出,没有谁可能强行要求其“离场“,除非当年交易协议还有相关”补充条款”。

而据雅虎CEO巴茨的最新发言,雅虎将继续维持其在阿里集团的39%股权不变。这也意味自2010年10月始,阿里巴巴董决策将受到影响——雅虎势必影响阿里巴巴决策,尤其是否决与雅虎相冲突的决策。

这“一子”,五年前埋下。

2007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B2B业务在香港上市公布的招股书透露: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由四名董事组成,分别由阿里巴巴集团管理股东指派两名,雅虎和软银各指派一名,但自2010年10月起,“雅虎可委任的董事总数将为于该日期可委任的董事人数及阿里巴巴集团管理股东于该日期可委任的董事人数两者之间较高之数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投行高层告诉记者:“理论上总董事人数并无限定,但现实是,这种时候雅虎和阿里巴巴双方都不可能让对方再多增设席位。”

换言之,雅虎董事席位将由一名变为两名。

9月16日,巴茨明确表态:可能于年底加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而据招股说明书中三方于2005年的交易协定,阿里巴巴集团(包括旗下子公司)进行重大决策时,董事会投票数需达到50%。

也就是说,在没有进行董事会增选前,阿里巴巴管理层基本能拍板决定,但增选后,尤其是当阿里管理层与雅虎发生意见分歧时,软银将成关键力量。

对此,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对于巴茨参与董事会,并没收到通知,也没收到通知她是会代替杨致远或者是增加多一个董事会位置。

前雅虎CEO、奇虎董事长周鸿祎认为,董事会增选不会影响管理层,“阿里巴巴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以马云为首的管理层,作为大股东,能做‘傻股东’,就没道理废掉最有价值的资产”。

五年前,同是在这样一个神秘兮兮的盛夏,全中国媒体可谓绞尽脑汁进行着疯狂的猜谜大赛,只有少数指向了雅虎以雅虎中国资产置换阿里巴巴股权的交易方式和软银(孙正义)作为背后推手的可能性。尽管事后谜底揭晓,软银并非是那个“月下红娘”,但此次聚光灯下,软银无处可逃。

见招拆招

“可以肯定的是,在阿里巴巴董事会席位重新调整后,软银任何一次对投票权力的行使,首先都会以满足其根本利益为先,这是一切商业活动的游戏之基础。”上述外资投行高层指出,而几种情况又可细解如下:

第一种情况,阿里巴巴董事的决策从市场和业务本身出发利于阿里巴巴集团且不伤害任何两位股东时,投赞成票;第二种情况,当阿里巴巴董事的决策利于阿里巴巴集团但伤害雅虎时,软银会如何抉择?

事实上,小荷已露尖尖角。

2005年当马云、孙正义、杨致远三人携手之际,即已划定各自边界,马立足中国,孙立足日本,杨立足欧、美。不过时过境迁,如今雅巴都有突破边界的冲动与迹象。

几天前的阿里巴巴网商大会上,阿里巴巴与eBay总裁兼CEO约翰·多纳霍宣布合作,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卖通”客户可直接通过PayPal向遍布全球的8400万名活跃用户出售商品,阿里巴巴的网络批发平台也将接受eBay旗下PayPal用户的付款。

8月25日,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加州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Auctiva,这是一家以帮助客户更好在eBay发布产品、管理产品和达成交易的主营业务公司;此前7月,阿里也已收购硅谷一相关企业Vendio。

根据双方2005年协定,于中国市场外,阿里巴巴及其旗下子公司不能在海外开展B2B业务之外的业务,如电子支付、搜索、新闻资讯及所有面对个人消费者业务。当然,从目前的这些举动来看,尚不能因此就说阿里巴巴举动违背了相关协议。

而按照上市招股书说法:2010年10月后,如果阿里巴巴想收购作价超过1亿美金的企业,则须获董事会批准。换言之,在未来阿里巴巴的“增地”运动中,软银将成关键一票。而同样,这一票也将影响雅虎的扩张。

虽然据本报记者此前在硅谷获悉,目前雅虎已成立的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其初衷类似从中国到印度的对人力资源成本结构的再调整,属于雅虎全球技术力量结构的再调整,同时记者从美国市场和雅虎消息源方面也未获知雅虎有单枪匹马再闯中国的计划,但国内舆论都认为雅虎行动不会这么简单。

佐证之一是该中心总经理张晨此前对媒体的公开讲话“雅虎在中国业务发展顺利,保持赢利”;9月9日,雅虎子公司雅虎香港表示,“正考虑”吸引内地客户到雅虎香港网站上投放广告,加强了这一信号。而来自周鸿祎的消息源则透露:此前,雅虎已在华南开展广告营销服务。

有舆论指责雅虎上述作为违反了2004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时的相关协议:按照该协议,雅虎今后不得在中国从事与当时的雅虎中国相竞争的业务,包括新闻门户、搜索、拍卖、邮箱等业务。

“这种情况会比较复杂,尤其考虑到软银同时持有雅虎少量股份和阿里巴巴股票。”上述外资投行高层认为,此时软银会综合判断,而原则仍是不损害和满足自身利益出发,“但有一点很重要,通常这种局面下,小股东的利益其实很容易被伤害。换言之,当阿里巴巴认为这个业务对集团有利时,其实未必对雅虎和软银有利”。

“根据2005年协议四个董事席位的摆设看,同为投资人的软银和雅虎是一种‘战略同盟’的默契关系,而这种默契和关系,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下继续维持。”上述外资投行高层说。

也有观点认为,无论从商业利益还是感情上,孙正义显然不会轻易放弃阿里巴巴而去迎合雅虎。今年6月,孙正义旗下的雅虎日本与淘宝日本合作,在淘宝上开通“淘日本”,在雅虎日本网站开通“中国商城”。

反收购雅虎?

在记者所有采访中,认为十月后马云或被弹劾而被迫离开阿里巴巴集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有一个惊天大猜想是——马云是否可能反收购雅虎,并通过控制美国雅虎来控制阿里巴巴集团?

据记者观察,目前中国互联网界正呈现出一种反收购趋势,以盛大和九城今年在美国和亚洲其它各地的动作为例,网游界成为这种趋势的第一代表,但身处电子商务行业的马云是否可能铤而走险?

以马云和阿里巴巴团队惯有的狼性文化和行为方式,好像未必没有可能。而在这一猜想上,资金不是问题,关键是——目前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吞吐量是否可能掌控,以及对雅虎未来价值的判断上。

有关第一个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阿里巴巴团队或可选择先保留雅虎美国团队,后适时进行资产重组,就如当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各分支对雅虎中国的“资产重组”,而若阿里巴巴集团成为雅虎大股东,美国人一般也较唯股东是从,“但是,从长期看,这种业务的整合仍有很大风险”。

“现在美国雅虎市值仅200亿美元,以50亿美元收购25%的股权即成为雅虎第一大股东,控制成本更低。“对于这一话题,周鸿祎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现在美国雅虎市值仅200亿美元,以50亿美元收购25%的股权即成为雅虎第一大股东,控制成本更低,因此可行。

而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投行高层认为,这也是唯一可能让软银皆大欢喜的议案,“除非软银和雅虎股东之间有禁止类似事情发生的相关协议;而雅虎若不想在这种情况下成为输家,除非巴茨成为被阿里收购后的老大,那就是商业无间道了”。

所谓的中国本土化:硅谷的反思

杨琳桦

时间见证着一个企业的沧海桑田。十一年之后,马云的公众形象已由“一个疯子”到“一个疯狂的人”再成功晋级为“伟大的企业家”,甚至可能获得硅谷更习惯的尊称“Rock Star”。

同样今日来看,你很难说,从eBay角度,其于2006年底的“及时收手”是不是一项英明的决定。

美国人有美国人自己对一个海外市场的远、近期收益和Timing(时机)的判断,就似谷歌的曲折撤离。类似公司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取决于海外分部对本土产品(创意)的迅速复制,如果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现不同需求的反馈、要求和再决策,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尤其当该市场的收益还处于远期清晰、近期模糊时。

但如今阿里巴巴和雅虎的风波,以及eBay的“卷土重来”,确也已让骄傲的美国人开始认真反思:究竟当年eBay是输在了哪里?以及所谓的中国本土化又是怎么回事?

2009年初,我在加州伯克利分校参与一个有关亚洲商务的会议,主讲人之一麦肯锡咨询全球资深董事、北京公司董事长Jimmy Hexter这样向西方人“布道”:最早时全球CEO天天来问麦肯锡有关中国社会的稳定问题,几年后他们开始关心中国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制度,但到了2008年,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开始成为“Public Concerns(公共关注)”。

当然在这一问题上,中国互联网行业是个例外,甚至外资企业在与中国公司的对抗中从未胜利过。但究竟什么是中国的本土化?恐怕中国人自己也说不清楚,这实在一个非常宏大叙事又琐碎得一地鸡毛的问题。不碍来看看美国市场的解读。

首先,电子商务可以视作是网络时代以来出现的第一种真正区别于传统行业的新商业模式,eBay向客户收取费用,而eBay之前的雅虎作为门户模型靠的主要还是广告。根据我收集到的信息,被西方人称为“诧异”的免费规则是他们眼中认为淘宝取胜的第一原因,但同时eBay所犯下的最大错误,是指派了一个德国人(后曾改为台湾地区人)和美国人作为职业经理人,去运营中国大陆市场,他们甚至不会说中文。由于高层管理团队对中国市场的不了解,大量美金被浪费在了错误的事情上,比如当一个国家的网络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前即在网络上大铺广告,而这个时候,淘宝的广告铺张则更多是电视等传统渠道。

同时西方人也已意识到,骄傲的外资科技大明星,其实不了解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成本结构,把大量美金浪费在了没必要的基础设施上。有一个细节是,据说当年eBay易趣上海办公室的一个椅子即值两百多美金。

这里我还需要提一点,实际上中国网络用户的技术水平仍局限着类似外资公司的发展,就像一个只吃过苹果的孩子它很难对芒果产生概念和感觉,假设芒果是更好吃的话,它们也只可能更关心现实口袋里有多少钱并对其做出选择。

当然,我认为他们可能还忽略了当年淘宝与eBay易趣之间如火如荼的公关大战,但反思未必不是一个新的起点。据我在硅谷的了解,此时Facebook首席执行官、26岁的年轻人Mark Zuckerberg正在发奋学习中文。尽管谨慎而很有自己想法的Facebook两年内杀入中国的概率不高,但谁又能预料重新出发的新一代美国外资科技企业,不会以更灵活和凶悍的“猛兽”方式现身呢?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