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中国技术工人短缺的调研报告。课题组是在对广东、福建和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今年4月份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对今年二季度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后,完成这份调研报告的。报告就解决技工短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一、技工短缺现象遍及全国
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1、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调查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调查还发现,企业当前最急需人才的前3位人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例达到31.9%。
2、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和初级工的需求人数与求职应聘人数之比分别是2.4∶1、2.1∶1、1.8∶1、1.5∶1和1.5∶1,目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
3、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状况更加严重。江苏省无锡市今年二季度企业登记需要275名高级技师和技师,但没有一个人应聘;高级工的需求与应聘人数之比已经达到4.8∶1,中级工和初级工的需求与应聘人数之比分别为1.5∶1和1.7∶1。
东三省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短缺。据去年底调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辽宁为8.8%,吉林为7.1%,黑龙江为6.1%。即使在上海,此比例也只有9.4%。
4、我国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势头。据测算,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
报告认为,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现行教育体制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2、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不够,只使用、不培养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技术工人的短缺;3、没有形成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的机制。
二、解决技工短缺的对策建议
当前,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养亿万高素质的劳动者。各级政府要把技能人才培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政府在重大项目审批、招标时,对申报、投标单位要提出技术工人培训和使用的相关要求。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方分担的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大力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相结合。落实“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抓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坚持“就业引导培训”、“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的原则,推进培训就业一体化,逐步形成“先培训,后输出”的机制,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的组织实施。
第二,加大企业培训力度,加快培养速度。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的主体是企业,要引导企业落实职工工资总额1.5%-2.5%用于职工教育的社会责任,在企业普遍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行业、企业集团应建立高技能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完善名师带徒的措施,广泛开展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攻关等活动,努力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生力军,并为高技能人才搭建发挥作用的舞台。要发挥老技师的带动作用,发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等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
第三,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抓紧出台《职业培训考核条例》。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要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高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需要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通过《职业培训考核条例》将其制度化。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广“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逐步建立职工凭技能和职业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并逐步实现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