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北京市教委与北大、清华、北航、北邮等12所高校联合举办的信息类高校毕业生双选会上发现:北京一些高校后设专业毕业生在应聘时并不叫“座”。
“真后悔当初盲目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北京某大学的李同学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学校是以文科为主的大学,但她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几个理科专业,在投递简历时,一些用人单位都会说上这样一句话:“这个学校还有计算机专业啊?公司搞研发想从计算机强势的学校招聘,文科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相对比较弱,对不起,我们不予以考虑。”李同学向记者介绍,四年前她是奔着学校的名气而考进该校新设的计算机专业的。如今一到人才市场,许多招聘单位根本不晓得学校还有计算机专业。无奈,有的同学只能降低就业期望值,有的则走上考研路,报考本校的经济、金融、新闻等“王牌”专业。
近年来,一些高校纷纷增设新专业。据了解,开设新专业一般为两种情况:一类是开设一些市场前景好的专业以吸引学生;另一类是为了拓展学校实力,增设一些传统专业。于是,许多理工类大学开设文科专业,而一些以文科见长的学校也新增理工科专业。然而,四年后就业市场的冷淡却为开设新专业敲响了警钟。一位现场求职的某理工大学学法律的同学说,学校强势学科的学生不愁就业,甚至一个学生几家单位抢,但新设专业的毕业生却很少有用人单位眷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大椿认为,大学的竞争力源于特色和学科质量,盲目的“大而全”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高校在增设新专业的时候,一定要研究新专业的知识结构、研究方向和市场前景,如果没有市场需求,学校就不应该盲目增设新专业。而对于一些就业困难的新专业,最好是隔年招生,这样能保证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