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时,国家一直在倡导大学生就业选择去西部,或者去基层。结果呢?"一江春水向东流",除了一些人认为自己有政治资本的外,大部分都涌向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的大城市。"北漂"、"南漂"们在一年后,究竟有多少人处于失业状态?我没有做过调查,不敢武断地下结论。
今年年初,我有一位同学到我就业的小镇来。他的形象没有怎么改变,但他的频繁跳槽的经历却是让我大吃一惊。末了,他还留下一句话,"能回到家乡贫穷的县城我都乐意,我不觉得丢脸".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他从沈阳到深圳,经北京,回沈阳,接着回烟台,到我工作的小镇。可谓是经历坎坷了!我沈阳的许多同学也不乐观。刚毕业时,信誓旦旦地说非沈河、和平区不去的同学,仍然呆在家中。非沈阳五大区不就业的同学不也是去了郊区苏家屯吗?繁华落尽见真淳,或许大城市并不是大学生就业的向往。
去济南人才市场招聘时,看到几乎每家企业都会收到数十份的简历,而不管这家企业是处在市中心,还是偏远的小乡镇。在面试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在大城市工作数年的人倾向于去乡镇发展。
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是谁在引导大学生们选择去基层发展?"细分析之,得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自高校扩招以来,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大学生要就业。而与此相矛盾的是。社会好像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还有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要求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而刚毕业的大学生上哪里去找工作经历呢?
第二,大城市不是就业的天堂。在城市里工作,面临着众多生存的问题。吃、穿、住、行哪个方面不需要金钱?最要命的是结婚买房问题。在沈阳青年路附近,40多平房米的房子要几十万。辛苦工作数十年,钱都贴在了房子上。现代社会还要求有车,压力能不重吗?
第三,中国乡镇企业的飞速崛起,使大学生们看到了美好的远景。在山东邹平的一个县城里,资产上亿元的企业有近十家。小型企业就不用说了。这只是北方的一个县城,更不用说南方的乡镇企业了。相信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大学生们在城市的梦破灭以后 ,目光很自然转向全国各地乡镇的民营企业了。
囿于笔者视野不够宽阔,不能细致地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但就以上的分析来看,"是谁在引导大学生们把择业的目光转向基层"的答案呼之欲出了。
国家在宏观上是促使大学生们择业走向西部,基层,但更明显地是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正在逐渐地改变大学生们的择业观。既然不能"城市引导农村",那就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