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大学毕业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正式成为职场人。然而,突然之间从亲密无间的校园集体生活,进入到分工明确的职场生产线状态,许多新人产生了不适症。这不,在眼下的职场新人中,“拼”式生活正风行。
“拼饭”:实惠又热闹
在汉口福星国际商务大厦某广告公司工作的小汪,近来和公司新来的三名新人搭起了伙,一到吃饭时间便前去精武路一家小餐厅“拼饭”。“刚上班,收入不是很高,而且暂时都还不能适应比学校食堂贵得多的伙食。”记者看到,一盘土豆丝、一个番茄蛋汤、一份千张肉丝,让几个人觉得非常丰盛,每人均摊5元钱左右。“公司里的同事大多都好奢侈啊,一顿饭就是二十多块,我肯定不跟他们一起,而且眼下好像也没什么共同话题,在一起挺别扭的。”采访中,在国贸大厦工作的新人小刘笑着告诉记者,她通过网络网罗了附近几家写字楼工作的和她情况类似的两名新人,趁着吃饭时间在一起交流工作感受,感觉很舒心。
“拼住”:重温卧谈会
“上班西装革履,下班住进狗窝。”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小孙,自7月初起前往汉口一家知名企业就职,试用期月薪为1200元。起初,他在一个城中村租了间房,月租300元,条件不便利而且极不安全,简陋的居住环境和光鲜的办公环境相对比,让他很是失落。更让他难受的是下班后回到空荡荡的小屋子里,连个搭话的人都没有。
8月2日,小孙搬进了由另外两名大学同学租的三房一厅套房,情况完全改观:环境幽雅,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房租平摊下来也不过350元。当然,最让小孙觉得兴奋的是可以重拾大学时的卧谈会,下班后的生活一样让人期待,丰富多彩,互有照应。
短暂过渡期 模式可提倡
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初入职场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入职之后,在校时“肆无忌惮”的集体生活方式顿成记忆。若能找到一群“同道中人”继续这种集体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冲初进职场的孤独、紧张等心态。“刚毕业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拼命想去营造起一个校园式圈子,但慢慢地,快则半年,慢则三年,当自己逐步进入了职场,有了独立的职场圈子后,这种方式会逐步解体。”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现在一家杂志社工作的小陈告诉记者,“拼客”模式作为职场过渡模式,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