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追求完美 掩饰内心自卑——
咨询者:王女士,34岁,销售
心理咨询师:游涵,高级心理咨询师、完形治疗师,潜心致力于生活禅和心理学研究,专职亲子及两性关系的心理咨询。北京盛智源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著(绘)有《禅是一盏心灯》、《掌上菩提》、《易经绘本》等图书。
咨询原由:王女士是个成功的销售人员,有车有房,在家说一不二。老公文学修养高,在家搞创作,孩子聪明乖巧。但最近,儿子总是不听话,她又觉得老公没出息,家里阴云笼罩,她决定寻求心理咨询。
口述实录
我爱我的老公和孩子,但是他们却怎么也不能让我满意。
小时候,父母工作都很忙,为了更能集中精力顾事业,他们把姐姐送到外婆家,把我留在身边。即使被留下,但他们疲于奔命的高效率和快节奏,让我找不到“被重视”的感觉。我的学习很好,但是他们认为这是应该的,我总是得不到他们的夸奖。
上高中时,母亲因连续加班和考职称而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这给我的打击很大,悲痛伤心之余,我多么希望能得到父亲的重视。此时,姐姐早已从外婆家回来,与我在家“争宠”。一年后,父亲又娶了个老婆,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她身上。这一切,对本得不到重视的我无疑是雪上加霜。
上班后,我表现得格外突出,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这种被外人重视的感觉让我在一段时期内占尽风光,但当我到了待嫁的年龄,我的家庭成员仍无一例外地忙于各自的事,他们几乎无视我的存在,我没有机会与他们沟通我的想法,就算有男孩子在外边追我、截我,也得不到他们的呵护。
为了让他们重视我,我选择了一个自己根本不喜欢的男孩子作男朋友,以此玩“争宠”的游戏,但这一切仍无济于事。我赌气打算真嫁给他,甚至采取了极端做法:为了买房搬出去住,我挪用了公款……
出事后,男朋友离我而去,我却真的得到了全部家庭成员的重视。可是,惨重的代价让我无法再以平常心面对未来,谁会接受一个“出过事”的女孩子?
还好,有人在默默关心我,毅然决然地和我结了婚。但我还没有从阴影里走出来,我甚至不相信他真心想娶我,于是我强烈地发作,以各种刁难考验着对方。还好,三年的磨合使我终于相信:他重视我,在乎我。
但我开始不满足于现状,尤其是“出过事”的打击,让我更有“翻身”的欲望,因此,人前显贵便成了我掩饰羞愧的一大法宝。为了处处体现完美,我以拼命地工作赢得外界的关注,并不住地报考学历,以此体现我的价值。这给老公造成了强大的压力,我看不惯他在家搞创作的状态,在我看来,那就是甘于一世无名、庸庸碌碌。
我在儿子身上花的心血很多,并自诩为一个合格的母亲。但是,他常常“犯错误”,让我们很生气。最近,我总是觉得焦虑疲惫,但是又停不下来,就好像有条鞭子在我背后挥舞,让我逐渐走上母亲那条道路,我真的很害怕自己会死去……
心理剧场
心理剧场个案中,我回到那个渴望父母重视自己的“幼小自我”。看着忙碌的父母,我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觉,只能用故意犯错的方法来刺激他们。突然,我明白了,我的儿子也在用同样方式表达他的感情。
儿子对我的依赖感特别强烈,只要我一在家,他的小手便张开,一切“小节”均要由我帮忙共同完成,以此证明妈妈重视他;他觉察出我对智力发育特别看重,便有意强化自己这方面的兴趣,在睡觉前要我讲故事,还经常玩乐器来取悦我;他还觉察出我非常在意外表的完美,经常陪着我照相,并在照片面前津津乐道;他注意到我和爸爸都喜欢开车,于是他也喜欢车,用以体现“我和你们一样”;因为我们度假总是到海边,他说“我也特别喜欢大海”,表示“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出去”;他并不爱去幼儿园,可当觉察到我们一定要让他去后,便很快地适应了“非去不可”的状态,以此告诉我们:“只要你们高兴,我愿意做任何事”……我拼命地工作,拼命督促老公上进,给儿子报各种各样的班,看似“重视”家庭,实际上,我的这种“付出”,的确没有太多考虑家庭其他成员的感受,我只是按照“自己认为是对的”这个模式操控着母子和夫妻关系,甚至跟自己都没有商量,就跟着感觉走下去。在那个感觉里,带着过去的习气:需要被重视,要求完美,被忽视的焦虑,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自我驱使和逼迫。
我正在以已故的母亲角色存在于现在的家庭,创造我原来的家庭格局———父母的“只重视工作而轻视我”,让我以犯错误为代价,将“被重视”挣回到自己手中后,又将此症再一次“遗传”给我的儿子。我以一个残缺的心灵体现所谓的母爱,因此为全家带来紧张和焦虑。
其实,老公的放松,正反照出我的焦虑,我接受不了平凡度日的生活真相,反倒拼命在别人眼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判定,这是本末倒置和颠倒梦想。老公和儿子都在默默承受着我残缺的生活状态,他们比我更能接受全部的我,这正是我最需要的家庭之爱,我惟一能做的,就是放松,不让焦虑阴云再在家庭的上空蔓延。
深度点评
一个家庭中,孩子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即会寻找各种花样来赢得父母的关注。犯错误即是一招,可当这一招还不奏效时,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加深“错误”的程度,强化自己在家人心目中的位置。
如今的社会,以高节奏向前发展,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适应其速度。年轻的父母是市场经济的骨干,高节奏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他们把节奏放慢,便意味着即将被社会淘汰。因此,他们必然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比较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对孩子的叫屈,他们或哄哄,或视而不见,或放在老人家,或以发作的形式强迫孩子适应父母的状态……其实,这都是在为下一代制造负面人格特质。
在此,我们并不主张父母因孩子放弃工作。如果采取极端的做法,会导致牺牲事业的一方将焦虑传递给孩子:“我这么做,全是为了你!”这个信息,孩子是背不起的,他/她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承担父母失业的责任。
父母与孩子是一体,适应快节奏不仅是父母的事,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承受并适应的状态。这就强调家长们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告诉孩子自己在做什么,社会是什么,工作是什么……用诚实的爱传递给他们所有信息,无私且公正。
比如为孩子请一个保姆,不要硬塞给孩子这个事实,而是告诉他/她: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有太多时间陪你,所以请一个阿姨帮我们陪你,照顾你,她会和爸爸、妈妈一样地爱你……虽然会暂时性地让孩子不适应这种改变,可由于父母是诚实的,已经将这种爱和诚恳传递过去了,因此不会引动孩子太大的焦虑,不会让他感到被父母抛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