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崭新理念辅助心理健康———
职业压力是每个职场人都会面对的挑战,很多人处于传统的观念,把职业压力当成自己的意志品质问题,自己默默忍受,还有人虽然主动寻求帮助,但是没有得到符合自己职业特点的帮助,只是“隔靴搔痒”。工作压力看似个人问题,同时也破坏组织的健康,并最终导致经济损失。那么,企业是否有义务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EAP(员工辅助计划),为自身的健康发展来做出长远规划呢?
我怎样在老板的夹缝中求生存
最近,本版编辑接到一位职业女士的电话,她几乎是声泪俱下地痛陈自己在公司所受到的压力和委屈。
“首先,公司上司太多,为了协调各种关系,我已经筋疲力尽。公司有些问题,但是顾及到各个层面的关系,我只能不说。这些上司间的良好协调关系已经形成,一旦自己向其中一个领导说了这些意见和想法,就会打破这种关系。而且,我平时做了很多工作,如果跑去提意见,我担心会被老总说成添乱或者挑拨离间,自己的所有工作表现将很可能被抹杀掉,甚至有可能被公司开除。
“我在处理与其中一个上司间关系上也有困难。平时我很努力工作,有一天,一个女上司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对我态度很恶劣。我没有做任何解释,我认为只要工作认真就好。但一次开会时她又直截了当地批评了我。我吓坏了,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面对她。”
你不是惟一在职场中受委屈的人
为此,我们采访了美国的张道龙博士,他是一家中美合资的企业心理咨询服务(EAP)公司(华夏心理教育中心与美国Chestnut健康系统公司共同创办)的咨询师总督导。他分析到:
1、你不是“惟一”。
首先需要引导自己放眼周围,意识到这是较常见的职场问题,不仅自己,身边的其他人也会遭受类似的职场困扰,甚至可能比自己处境更困难。如果能泛化思考,会让自己感受到放松,摆脱孤单感。
2、看清自己的感觉。
应积极分清自己的不满是产生在领导对自己的批评内容上,还是产生在领导对自己批评的方式上。这种分辨的过程就是在梳理自己的情绪,找到其产生的根源,为问题解决找准方向。尤其需要意识批评的内容是否准确,及时修订问题,以便自己能更好的工作。
3、学会“包装”建议。
如果自己的建议合理,那建议时的“包装”就甚为重要。要避免单纯表达抱怨或责备的口气,呈现诚恳的态度,还要真诚肯定领导的作法。这些“包装”的目的是营造舒畅的谈话气氛,让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产生应有的作用。
4、有效沟通的运用。
员工要尽量避免假设领导对自己的不满,而且在建议时要将问题与解决策略同时提出,不能只说问题。如果确定自己是对领导批评的方式感到不满,可以在婉转表达自己心理承受度有待提高的前提下,建议领导用单独谈话或发MAIL的方式加以批评。
5、寻找解释的时机。
任何人在激烈情绪状态下都很难保持冷静,所以要学会至少暂停24小时。由于记忆的关系,最好在冲突发生后的三五天之内,即情绪平静后,对问题还有记忆的时候,主动与领导谈话,并一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张博士指出,“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有和谐的工作环境,良好氛围的营造需要每个人在看到别人错误的同时,学会运用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去解决问题。每个人自己的言行其实就是在告诉别人要如何对待你。要相信自己,主动发启自己的正向影响力。建立愉快工作系统的钥匙永远在你自己手中。”
企业有责任培养“幸福、健康、高效”的员工
像这位女士这样的经历和压力,相信每个职场人士都不陌生,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寻求正确有效的帮助,来缓解职业压力。
随着中国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几乎天天感叹:“工作越来越难寻找,同事越来越难相处,业务指标越来越难突破。”
根据2004年年底公布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社会转型时期,工作任务、劳动强度、工作责任和竞争、工资分配、工作成绩和个人发展等内容,都对人们的工作造成极大的压力。甚至连文化知识的更新、业务能力的提高都已经成为一种逐渐增长的压力。
在中国,虽然压力问题已经逐步引起中国经理人的重视,对心理服务的需求也比较强烈,但心理服务的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同时,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目前存在三大明显缺点:许多中国市民不能负担精神健康的服务;没有足够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对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偏见。因此,很多员工遇到职业上的压力后,经常是咬牙死扛,而企业也往往忽视职业压力这个重大的隐患。
根据美、英等国多年的实践,企业普遍采用的解决职业压力方案,就是EAP。它是员工辅助计划(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s)的英文缩写。<
EAP是早期发现和解决那些在工作过程中会影响其工作表现的有关工作和个人问题的干预计划,旨在帮助和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员工辅助计划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据统计,目前在美国有3/4以上的企业员工常年享受着EAP服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员工辅助计划每年为公司节约3700万美元的成本。
正像张道龙博士说的那样:“这个时刻,EAP进入中国,对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